大学生贷款4万想上岸
近年来,网贷成为大学校园的新宠。虽然贷款额度不高,但能给暂时资金短缺的大学生带来暂时的便利。但行业规则一旦被打破,就会像诱饵和钩子一样扔向大学生,让他们无法脱身。
关于校园贷乱象的报道屡见不鲜,从无力还贷,到卖裸照,再到跳楼自杀,引起了外界的强烈关注。
1,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前几天有媒体又报道了一个关于点对点借贷的新闻。只有4万大学生借了1.4万元,逾期后的日利息更高,达到30%。
经过调查,我知道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去年9月,湖南某高校大一新生周晓因急需用钱,以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为抵押,向某借贷平台借了一笔钱。此后,还款日期临近,周晓在借款平台的“热心帮助”下拆东墙补西墙。短短一个月,我已经在几十个借贷平台借款,总金额十几万。事实上,在最大的两张借条中,周晓写的借款金额是65438+万,4万,但可用的只有4万左右。
此后,周晓陆续还了6万多贷款,但催款电话仍不断找上门来。周晓的同学、老师和家长不断接到催款的骚扰电话。
最终,周晓别无选择,只能退学,中止了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美好大学生活。
我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没有馅饼”,“自己可以丰衣足食”,但有些人就是不放在心上,想着怎么走捷径,认为伸手就能拿到的东西,不需要白白使用。因此,不劳而获的代价往往更大。
刚准备进入大学的考生们,生活过得很精彩,岁月就这样安静下来。然而,周晓因为一次粗心大意毁了他的大学生涯。
原来一顿免费的午餐是最贵的。高考后的第一堂课就是这么深刻!
2.揭露点对点借贷的乱象。
“校园网贷是个坑。10,后面借6个,上岸的不多。”——这是一个深陷校园贷的同学的表白。
当催款电话一次次响起,原本美好的校园生活失去了应有的宁静。
校园贷是一种服务于大学生学习创业的贷款平台。然而,由于缺乏控制,校园贷在法律的灰色空间中野蛮生长,成为许多不法分子交易的工具。名义上,校园贷利率低,贷款手续简单,看似保险,但事实难以想象。
案例一:2065438+2006年2月,65438+2006年,南京农业大学部分学生反映,该校大四学生边某以个人名义让部分同学帮其办理网络信用贷款,但因其未能履行承诺,帮助其贷款的同学被贷款平台催促支付本息。据悉,涉嫌贷款诈骗的南农学生共有57人,总金额近654.38+0.5万元。
案例二:陈怡,青岛大三学生,一年前接触校园贷。分期付款带来的“便宜方便”和购物的乐趣让她喜欢上了这种借贷模式。半年内,陈骁在趣分期、分期乐等15校园贷平台上借款消费,购买了各种苹果电子产品、名牌包、化妆品、尼康相机等。每次金额都不大,1000,5000,但是很快,她发现自己无意中已经累计欠款65438+万左右,每个月要还4000左右的本息。据记者综合统计,陈骁的借款成本为30%,也就是说她欠款约65438+万元,其中3万是需要支付给平台的利息。
案例三:湖南省某高校体育专业大四学生方某,去年借用约18学生的个人身份信息,在“梦想基金”、“校园贷”等12 P2P贷款平台上进行* *。
其他:2016 12.30,20岁的广州某大学大二学生肖飞(化名)在贷款平台“51短贷”贷了2000元,短短三个月的利息就变成了1100000;湖北某大学生贷款5000元,半年利息变成26万;上海某大学生借款4万,半年欠654.38+0万...这样的案例很多,各种现象触目惊心。
一小笔钱可能在短时间内积累成一笔巨款。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如何承受这种巨大的债务压力?!
点对点借贷存在很多乱象。除了高额利息,更可怕的是暴力催款。
比如媒体曝光的裸贷(指借款人以借款人身份证为担保的裸照或小视频。一旦逾期,出借人通过公开其裸照、联系借款人父母等方式迫使借款人还款);
比如通过挂断借款人的电话,发恐吓短信,骚扰借款人的室友、父母、老师等;
比如冒充律师语气收钱,冒充法院相关短信,发布个人威胁信息,让你担惊受怕,逼你还款。
这些江湖套路太深,学生们常常被吓到,被惹恼,却又无可奈何。
可怕的“校园网贷”就像一朵盛开在校园里的“罂粟花”。虽然外表美丽妖娆,但其甜美的花香中隐藏着致命的诱惑。偏偏有人一步步涌向罪恶的深渊。从此,求学之路成了一条“不归路”。
3.如何避开校园贷陷阱?
近年来,随着贷款市场的日益活跃,贷款方式越来越多样,骗子的诈骗手段也越来越新颖。有些并不聪明,但有些真的很考验智商,让人防不胜防。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消费群体,数量庞大且集中。他们的消费观念先进,支出五花八门,层出不穷。骗子利用大学生缺乏金融知识,只有消费没有收入,自控能力差,急需周转资金的优势,打着“借钱不怕坑,还款不愁”“零门槛,无抵押”等虚假口号,诱骗大学生透支信用,盲目消费。
校园网贷就像一只无形的“黑手”,给很多学生带来伤害,甚至酿成悲剧。为了避免这种悲剧,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八点:
1),防止以后透支
在消费主义泛滥的今天,“卡奴”是常见的称谓,“花未来的钱”常见于报端,“分期付款”被视为理财中管理现金流的常用伎俩。现在很多学生分期享受大量的高级消费。虽然他们在消费的时候很享受其中的乐趣,但在未来,他们会每天分期还款,以减少生活开支,直到阶段结束。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逾期,逾期的后果可想而知。同时,也给家庭在错估还贷能力时带来了负担。
2)防止冲动消费
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挺大的,也挺经济的,可为什么突然就“穷”了呢?原因大概是一些“冲动消费”。冲动消费就是心血来潮在某件事情上花很多钱,比如看到自己喜欢的名牌包包,当季最火的口红。额头一热,很可能信用卡就刷爆了,造成经济困难。所以我建议,要避免冲动消费,可以在电子行业、手机软件、支付宝增加一些限制最高消费金额的措施来约束自己。
3)、坚决不做卡奴、贷奴。
很多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办理信用卡和高利贷。他们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高额的经济消费,但却要为未来的信用卡还款和高利贷付出更多的金钱和精力。严重者会误入歧途,对学业和未来造成影响。
4)勤工俭学缓解压力。
同时,要开辟收入来源。对于大学生来说,有许多空闲时间可以自己支配。除了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平时多做兼职或者申请勤工俭学的工作,既能拿到一定的工资改善生活,又能得到一定的锻炼,提前适应社会环境。在此,阿金要郑重提醒同学们,一定要防止在兼职过程中被骗。
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听信校园贷的宣传。居心叵测、江湖经验不足的同学,不要被花言巧语迷惑。一旦被抓,他们会后悔的。另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还没有离开学校。负债和精神创伤会给我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6)建立合理的理财模式和科学的消费观。
大学生一定要有合理的理财方式。很多学校不开设理财课程,但有些学生会有选修课,可以选修。另外,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和别人攀比,不要追求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父母能提供的费用)的东西,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
7)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和证件。
不容易在网上暴露自己的身份或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如身份证、学生证或个人信息)给其他同学、老师或陌生人。学生要注意加强对自己隐私的保护,包括个人信息和文件,防止被恶意的人利用,造成个人名誉和利益的损失。
8)如果真的需要钱,应该去正规平台。
如果真的需要,可以估算一下接下来几个月能否正常还款再确定分期。现在所有银行都有专门针对学生的助学贷款等项目。学生群体在遇到资金问题时,要加强与辅导员、学校管理部门的沟通,防止不法分子进入。
4.P2P贷款亟待监管。
巨大的市场空间说明了校园贷业务的合理性。校园贷的初衷是通过资金的合理流动,解决大学生在自我提升和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但由于监管不力、规则缺失、大学生自身消费观念扭曲等多种原因。,作为P2P蛮荒时代的产物之一,混乱的校园贷已经从扶持转向压榨大学生。
人生地不熟的大学生,一不小心就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蛮力挤压,比如过度考试、高息重费、暴力催收。一旦鲜血迸发,溅在高校净土上,必然触目惊心。
然而,在一系列校园网贷悲剧和乱象的背后,是互联网金融立法、监管和执法的缺失。大学生虽然有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但毕竟缺乏社会经验和阅历,违约风险意识有限。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校园网贷惨案和乱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校园网贷立法、部门完善和执法方面有所作为。
作为大学生,要充分认识不良网贷的隐患和风险,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积极学习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远离不良网贷行为。想参与点对点借贷,一定要量力而行,认可正规的网贷平台,然后实施交易。如果遇到可能的贷款陷阱,注意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