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艺术融入学校艺术教育的实践论文

民间剪纸艺术融入学校艺术教育的实践论文

民间剪纸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民间剪纸起到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作用。目前,我们国家不仅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对它们进行传承。在传承方面,采取的方法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因此笔者将对民间剪纸艺术融入学校艺术教育的实践进行研究分析。

一、民间剪纸艺术融入艺术教育的意义

学校将民间剪纸艺术融入艺术教育:一方面丰富了艺术教育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乐趣,从而陶冶艺术情操。另一方面可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民间艺术的价值,从内心产生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艺术的想法。总的来说,将民间剪纸艺术融入学校艺术教育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对实现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剪纸艺术融入艺术教育的实践

民间剪纸艺术已经成为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生动的形象和镂空的艺术特点深受师生喜爱。

(一)激发学生兴趣,打好基础

在艺术教育中,学生主要接触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将民间剪纸艺术融入艺术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然后才能长期开展民间剪纸艺术教学。那么,教师在教授剪纸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比如剪纸艺术通过其艺术造型传达内心的思想和文化,具有一定的造型规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剪纸造型,让学生了解剪纸中常用的月牙形造型元素、对称性等技法,以及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剪纸兴趣的工具、材料和技法。然后老师详细讲解了相关工具和材料的名称和基本用途,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技术手法和建模元素。最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单色剪纸,如折叠、剪切、粘贴、装裱等,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剪纸步骤和方法。学生完成作品后,要互相评价,初步学会欣赏和评价作品。学生们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也了解了剪纸的基本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艺术欣赏情境,培养艺术情操

为欣赏教学创设艺术欣赏情境是一种美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艺术欣赏环境,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剪纸作品来创设情境,如剪纸实物、剪纸图片、剪纸视频等直观的方式。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来创设情境。例如,在“剪纸蝴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导入视频,向学生展示朱良和变成蝴蝶的飞行片段,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外部条件来装饰教学环境或营造艺术氛围,以增强艺术教育的吸引力,如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有趣的环节,增加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得到培养,获得快乐和满足感。当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层次布置作业。剪纸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然而,一些学生更有天赋,而另一些学生对它不是很有热情。这时候老师可以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东西。例如,学生可以在基础作业的课本基础上剪下基础单色剪纸作品,然后学生可以用一个级别的难度创作课本中的基础剪纸。作业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自己制作创新剪纸。

(三)注重实践,提高剪纸技艺。

美术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剪纸艺术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实践,提高技能。动手实践是提高剪纸技能的最好方法。正所谓“理论指导实践”。课堂上老师讲解完理论后,学生自己动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比如老师说的明刀、隐刀、单切、负切等刀剪法,要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理解和掌握。剪纸需要每一步都要落实。因此,教师应该强调学生在练习之前不要急于省略步骤,同时鼓励学生,让学生加强实践能力,提高剪纸技能。

(四)深入了解剪纸,传承中国文化。

在现代注重效率的社会,传统手工艺艺术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所以将民间剪纸艺术融入艺术教育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剪纸艺术,从而使中国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有责任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传承文化的责任感。比如,教师可以花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讲剪纸的历史,或者邀请一些民间剪纸大师为学生讲解、示范剪纸,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各种剪纸造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剪纸艺术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通过一系列的熏陶,学生的爱国热情会油然而生,同时, 也能激发他们传承这门艺术的欲望,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了提高,反过来又能影响他们的艺术作品,使他们的艺术作品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第三,结论

民间剪纸艺术在艺术教育课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剪纸艺术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资料:

【1】齐金梅。小学剪纸教学实践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陈立泉。如何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探索[J]。辽宁师范学院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