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专业性、自主性、多元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自主性是大学生活动的核心。主要有四个特点。

第一,自我监督。

每天最多六节课。老师上课只教知识,课后不再监督。而是让学生监督自己,学会管理自己。

第二,注重自学。

大学里有图书馆。遇到问题可以去图书馆查资料。老师很少出现在教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网上搜索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学习方式。

第三,研究性学习。

不像高中生不能偏科,大学生可以专注自己的兴趣,通过其他课程。因此,学生可以在某一领域深入学习,而不局限于教学大纲。

第四,理论联系实际。

大学除了学习,还有实习和社会实践。比如机械类学生直接去工厂实习。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用实践检验所学。

学习的方式是在大学,听课少,可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多,学习自主性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里有丰富的书籍、资料和各种信息,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熟练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收集资料和掌握信息,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学习技能。

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特征。

学习能力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课,每一级又由许多课程组成。一般来说,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习30多门课程。如果他想辅修或者读双学位,就得加十几门课。大学需要学习的知识,无论是质还是量,都比中学更深更广。

学习意向是指大学学习是具有职业定向意向的学习,要求围绕某一专业方向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科研、生产或其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而且逐渐形成了世界观、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活动规律,对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