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2010

政府今年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肩负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充分准备,统筹兼顾,重点突破:

(一)、继续狠抓“两大任务”,努力加快项目建设。

坚持把实施招商引资和争取项目“两大任务”作为超常举措,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低于25%。全年计划实施各类重点项目473个,总投资753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65亿元。

其中工业项目95个,农林水牧业项目129个,城市建设项目125个,道路交通项目14个,商贸旅游项目24个,社会事业和其他项目86个。加快国道211和古窑子至青铜峡新材料基地高速公路建设,启动红寺堡至桃山高速公路建设。继续开展返乡文化宣传周和系列招商洽谈活动,主动走出去到重点地区,围绕能源化工、清真食品、包装印刷等特色产业开展项目推介,不断扩大招商成果。

筛选、包装、推介一批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为国内外大企业集团招大商、引大资。力争全年投入资金超过6543.8+05亿元,项目履约率和开工率达到85%以上。按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的目标要求,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精心储备和规划一批“十二五”期间重点项目。

(2)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着力发展新兴产业。

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地方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提高园区的配套能力。

加快太阳山及其烟筒红工业园建设,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等12基础设施项目。园区功能配套面积将达到120平方公里,力争年内实现工业产值30亿元,力争将太阳山打造成新能源、镁合金、煤化工产业基地。完善青铜峡新材料基地、金鸡、嘉宝工业园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盐池、同心、红寺堡工业园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利通工业园。加强园区观察评估,努力形成竞争发展新格局。

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煤炭、电力、金属镁、化工等战略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电解铝、硅铁、水泥、造纸等传统产业,重点培育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加快实施神华宁美金峰矿、清华四谷泉矿等煤炭开采项目和吕晴集团自有电厂、大唐新能源光伏发电、中国节能光伏发电二期等能源电力项目,新增光伏、风力发电装机30万千瓦。督促庆华二期煤焦化、华能煤电一体化、国电吴中热电公司热电联产、太阳能镁业镁合金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对接宁东能源基地,做好下游产业转移。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其发展壮大。大力发展轻工业,实施眉佳纸业生活用纸、科冠酒等项目,扩大轻工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提升骨干企业竞争力。实施产业优化升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四大工程”,加快西峡水泥建设、圣华米莱扩建、双威羊绒公司羊绒制品技术改造、宁龙塑管产业板材生产,努力扩大优势骨干企业数量,提升优势骨干企业质量。

力争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2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家,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个,自治区名牌产品8个。加强产业发展的协调服务。要把做好对企业的服务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建立市级部门负责人服务企业的业绩报告制度。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融资、用地、用工、拆迁等困难,帮助企业坚定发展信心,改善发展环境,实现更快发展。

(3)抓住黄河金堤新机遇,掀起城乡建设新高潮。

全面落实自治区建设沿黄城市带、打造“黄河黄金岸”的战略部署,深化“三城共创”效应,大力实施城乡基本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推进滨江新区建设。围绕打造滨江生态水韵城市和西移东扩战略,按照精心打造、打造精品的要求,全面加快黄河两岸30平方公里新区建设。重点建设黄河公路大桥和桥头堡、黄河圬工工程、黄河铁塔、黄河生态星级酒店和“三广场一中心”等标志性工程。

加快新区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工龙河唐都、盛华苑等38个房地产项目,大力配合京藏高速G211、顾青线、吴中收费站迁建等道路建设项目实施,加快城区灵州大道、李宁街南段等道路建设项目S101、14三期改造。加快商业、金融、医疗、电信等居民生活必需的服务网点布局。,并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向新区聚集,为将滨河新区建设成为黄河黄金岸最大的亲水居住区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大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力度,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交通、供热、供水等问题,改善基础条件。大力提升县城的品味。利通区、青铜峡市围绕打造滨江第一区、争创全国百强县的目标,力争率先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

围绕打造吴中增长极、宁夏崛起区的目标,红寺堡区加快新区规划开发建设,大面积植树、铺绿,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围绕建设宁夏美丽东大门的目标,盐池县加快实施县城东移西进、北控南扩,大力推进县域西部开发建设。同心县按照打造中部干旱带回族风情浓郁的干旱高原明珠的目标,加快县城西扩,全力开发建设新县城。按照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工业城市的目标,太阳山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并重,提高湿地开发、保护和利用水平。

建设一批特色村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目标,搞好小城镇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建设金鸡、叶盛等10个现代文明小城镇。提高村庄集中度,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建设“堵农新居”示范点14个,改造旧村70个。

(4)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建设沿江现代农业产业带、推进黄河节水高效农业产业带、旱作避灾目标,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增长6%。

提升“十大基地”的规模和水平。实施“优质粮食、高产奶牛、高效大棚”等示范工程,建设孙家滩、叶盛等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优质粮食654.38+0万亩,种植有机水稻6万亩,冬小麦20万亩,发展订单农业50万亩;新增奶牛场和规模养殖户110户,奶牛存栏量达到17万头;新增滩羊30万只,饲养量达到530万只;新增肉牛5万头,出栏35万头,保护地农业5万亩,高酸苹果5000亩,葡萄5万亩,人工甘草21万亩,红枣7万亩,发展水产产业2万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整合资源、资金、人才、技术,尽快形成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龙头和企业集群,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施老鹤桥清真牛羊肉市场深加工、中华牛、农牧、肉牛育肥等项目;整合乳业资源,重点支持夏津乳业和恒丰乳业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培育产值分别超过654.38+0亿元和5亿元的两大乳业集团。壮大万盛、米莱等一批骨干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强引领能力。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组建农产品销售协会,发展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产业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示范基地建设和认证,设立20个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安全农产品专销区。

争取国家星火计划和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攻克优势特色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难题,挖潜转化提升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层次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坚持大规模、高标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利通区、青铜峡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工程,继续新建扁担沟泵站改造等8项农田水利工程,实施同心、盐池、红寺堡节水补灌工程,发展节水补灌面积65438+万亩,实施杏梁淤地坝工程等5项生态水利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750公里,实现四川所有行政村通公交,山区90%以上行政村通公交。

(五)突出特色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把壮大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具有吴中特色和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作为扩大地方财力、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任务,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政策引导,争取新的发展和突破。

壮大商贸流通业。围绕建设区域性商贸服务中心的目标,加快构建与多元化消费相一致、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城乡建设相适应的商贸服务体系。加大市场整合力度,加快“双百市场工程”和“三新工程”建设,启动东郊市场搬迁二期工程建设。依托现有专业市场功能,建设清真牛羊肉、果蔬、粮油、钢铁建材、家具装饰材料、日用品“六大物流基地”。完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实施农产品流通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培育交易额1亿元专业市场6个、交易额5亿元专业市场3个。做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管理工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依托“四个中国”的品牌影响力,加快发展清真肉制品、乳制品、方便休闲食品、调味品、保健品、医疗和穆斯林用品,鼓励特色产业走出去,走向中东阿拉伯市场,逐步扭转我市长期以来外贸出口低水平的局面。

加快特色产业品牌建设,扩大清真食品“吃在吴中”和清真产品“买在吴中”的社会影响力。力争实现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产值6543.8+00亿元,同比增长6543.8+03.6%。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大力推进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建设,加快青铜古镇、黄河坛等重点项目开发建设,完善金沙湾、108塔、牛首山寺庙群等配套设施,力争进入5A级景区行列。整合提升城区及青铜峡黄河水工程旅游圈,完善盐池革命烈士纪念园、同心红军西征纪念馆、红寺堡宁夏移民博物馆等景区功能,打造青铜峡精品旅游、城区滨江风景旅游、童眼红色旅游圈。力争全年接待游客654.38+0.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亿元,实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标。

(6)加强生态建设,努力促进环境友好型发展。

生态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为不懈追求,加快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建设增添亮点。依托现有水系,挖掘湖泊湿地资源,实施黄河大堤景观绿化工程和高速公路两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青铜峡市、盐池县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红寺堡区、同心县加快创建自治区园林县城,全市建制镇加快创建园林城镇。

在市区,将建设琴渠北岸、同心街等8条道路,并配以宽阔的绿化带。完成城市绿化65438+10万亩,新增城市绿地3000亩、水面6000亩,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5%和38.5%,园林式单位(社区)达到60%以上。黄河金堤绿色长城造林1万亩,贯穿黄河两岸辐射2公里的生态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重点工程,加快三北四期、封山育林、防沙治沙,加大农田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村庄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65438万亩,绿化村庄65438万亩,封山育林6.5万亩,防沙治沙6.2万亩,新增苗木5万株全市全年完成造林30万亩。环保管理再求突破。

实施好生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等20个节能减排项目,开展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4家、市级试点企业6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上年增加。黄河吴忠过境段地表水水质稳定在ⅲ类,清水沟、南干沟水质达到ⅴ类标准。以农村小康环保行动为抓手,加强水源保护,控制面源污染,抓好“一池三改”。

实施了17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规划了24个农村饮用水源地,农村垃圾处理率达到70%,积极争创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

(七)深化改革创新,为加快发展增添新动力。

把改革作为不断前进的动力,把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源泉,持之以恒,大胆前进。大力改革。加快行政管理、经济和社会各项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进一步理顺市与市辖区、市与“省管县”的权责关系,完善政府责任制,确保市辖区改革权责到位、“省管县”改革到位、政府机构改革到位、乡镇机构改革服务到位。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特别是减少社会投资审批和项目审批,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能。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开源信用担保公司和城乡建设投资公司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公用事业改革,逐步将垃圾处理、中水回用等公用事业推向市场。

深化农村改革,规范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扩大推广范围。实施保障和促进土地管理新机制科学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统筹城乡发展三项改革试点。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认真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确保占补平衡。积极探索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城乡户籍壁垒。向创新要动力。围绕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倡导自主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

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贴息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积极落实与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科技信息、科技创新和科技培训体系,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全年新培育企业技术中心5家,科技型企业10家。全市科技特派员稳定在300人,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创业。继续优化政务、司法、金融三大环境,重点解决建设项目服务效率低、落地难、群众打官司怕打官司难、信用缺失、融资难等问题。

(八)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连着人心,人心凝聚人的力量。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来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发展实惠,是政府的根本责任。坚持教育优先。完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加快实施学校安全工程,改善办学条件。红寺堡区、同心县实现了教育强县(区)目标。

启动利通区和青铜峡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入开展名师名校长评选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按照市医院做大、县医院做强、乡镇、社区、村卫生服务机构做强、民营医院活起来的思路,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完成利通区吴忠中医医院、青铜峡医院、胜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明星乡镇”创建活动,实施“少生快富”工程,狠抓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使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6%。生育政策达标率88%以上。

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制定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意见,创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全面实施《全民健身条例》,支持建设全民健身示范广场和乡镇民族活动中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高标准办好吴忠城市纪念等一系列庆祝宣传活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农民工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利通区和青铜峡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试点。

积极探索全区异地就医、购药联网结算方式,努力实现医保“一卡通”。做好城乡低保、救灾、大病救助和临时社会救助工作,将城乡贫困户大病患者医疗救助年度额度提高到5万元。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形式,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继续大力改善农村贫困人口居住条件,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100户,加快74个村“整村推进”步伐,搬迁2900户123万人,减少山区贫困人口15%。做好创业就业工作。

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扎实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增加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岗位,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50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加快“阿译”从劳动力品牌向人才品牌转变。全年职业技能培训1.6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1.5万人,输出2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543.8亿元。

全力以赴为老百姓办实事。加大城市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新建廉租房450套、经济适用房3万平方米,努力将城市低收入家庭全部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加快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6543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争取和落实自治区民生计划,切实办好市政府承诺的各项为民实事。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民意表达机制,畅通民主渠道。深入开展依法普法工作,研究制定普法“六五”规划。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需求。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提高政府法制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实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坚决打击毒品犯罪。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认真开展道路交通、消防、矿山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构建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加强信访工作,强化信访责任,完善信访工作机制,重视群众诉求,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人民群众推动跨越式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示范社区”、“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和人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做好地震、档案、外事、统计、物价、广电、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住房公积金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统筹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