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一般来说,外资企业在资本规模、研发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比内资企业有相当大的优势。他们可以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分配生产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然而,国内企业长期面临相对封闭的国内市场,观念落后,管理水平低,生产成本高,缺乏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搏击的经验和能力。特别是一些过去依赖国家高关税保护和政府补贴的企业,如汽车、信息技术等行业,将经受更大的考验。
1,国内市场份额被占领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涌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产品质量好,技术先进,成本低,品牌好,营销手段丰富。这样,原本属于中国企业的很大一部分市场就会逐渐落入外国企业手中。目前,一些外国商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很高。据悉,2000年,诺基亚在中国的营业额近30亿美元,占其全球市场营业额的12%。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诺基亚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2.竞争力下降的挑战。外国企业的到来不仅抢占了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也严重削弱了它们的竞争力。这些跨国公司规模庞大,尤其是近年来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愈演愈烈,被并购的跨国公司规模更大。此外,这些公司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和营销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这种竞争优势很容易使这些跨国公司在全球生产和销售中形成垄断。中国企业很大一部分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僵化。他们往往无力应对与外企的激烈竞争,容易被外企压垮。
3.人才流失的挑战。根据国外企业的发展战略,进入中国市场时,不会派遣大量国内人员从事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为自己人员工资比较高,为了降低成本,一般只派几个高级管理人员,其余的需要从国内挑选。外企在中国招聘员工的薪资水平远低于自己的员工,但远高于国内其他企业。这样,他们就很容易在中国雇佣到高水平的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人才流动的各种限制正在逐步取消,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借此机会有意识地采取一些优厚的政策来吸引中国的高科技人才。据报道,美国正在考虑将外国专业人员的配额从每年115000人增加到20万人;德国也宣布将吸引2万名欧盟以外的it专业人员。在英国,法律正在修改,以便更容易从亚洲招聘it专业人员。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的优势
虽然经济全球化会给中国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我们不应该盲目悲观。我们应该树立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信心,因为我们都有一定的市场、成本和制度优势,我们可以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
1,市场优势。庞大的人口使得中国潜在的国内市场非常广阔,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优势。据统计,中国每年的水泥消费量几乎占全球消费量的40%,钢材占25%。商界有句话,得市场者得天下,所以在全球竞争中,如果国内企业真的能占领国内市场份额,那么世界就应该是我们的,我们应该对参与经济全球化充满信心。此外,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的中国人,以及像香港这样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都可以在中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便于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占领国外市场。
2.劳动力成本优势。目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很低,在世界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这是大型外国企业不断迁往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的劳动力不仅价格有竞争力,而且质量也很好。中国每年培养近200万大学生,足以让每一个外国人惊喜,所以这样的人才市场对全世界都很有吸引力。最近,西方国家的智库巴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报告称,中国提供的这样一个有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可以持续20到30年。
3.制度和政策环境的优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包括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建立,中国的制度优势正在逐步显现。政府宏观调控向经济手段转变,政企关系和市场规则更加规范,政策法律环境更加完善透明统一,企业与政府的交易成本不断下降,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非常有利于企业发展。另外,相比外企,国内企业有丰富的与国内各种管理机构打交道的经验,这也是一个优势,可以降低这样的交易成本。
第三,国内企业如何参与经济全球化
由于经济全球化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取决于其发展战略。企业只有放眼未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健康发展。
1.确立市场竞争的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确立真正的主导地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步伐。面对新的、高水平的竞争对手,面对国际、国内的市场和资源,中国企业必须确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导地位,否则,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与已经进入或将要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和其他外商广泛合作,利用其品牌向国外出口产品;二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中国的优秀企业可以利用世界其他国家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将生产和销售转移到国外,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自己。企业无论走哪条路,都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2.实施品牌战略。面对经济全球化,企业取胜的关键其实是品牌。目前我们国内企业最缺的就是品牌。比如家电行业,虽然我们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但是因为没有品牌,我们还在给别人打工。只有研究机构的美国耐克公司,不生产一只鞋,一只袜子,一件运动服,却用这个牌子让全世界的人都为它工作。中国企业只有培育自己的国际品牌,才能进入国际市场。然而,创建一个国际知名品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公司创建名牌的经验,依靠自己的努力,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企业自身的文化结合到品牌中去,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品牌。3.把发挥比较优势与增强竞争优势结合起来。中国的比较优势是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为了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国内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比如,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企业应该积极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与中国比较优势相关联的企业,大多属于产业结构中相对低级的产业,被发达国家所淘汰。但是这些行业对我国来说是不能抛弃的,因为它们可以解决我国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此,国内企业除了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外,还必须通过深化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改善管理等措施,不断增强竞争优势,并将其结合起来。这是国内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策略,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4.重视人才战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本,谁就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抢占制高点。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非常普遍,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中国企业要在未来发展,必须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一是选拔优秀的领导者。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选拔一些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担任企业领导。二是用事业、感情、待遇留住人才。人才招聘进来后,一定要想办法留住他们。用事业留人,是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以情留人,就是真诚对待人才,帮助他们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用待遇留人,就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三是加强对企业现有员工的在职培训。在教育培训中注重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一批管理人才、研发人才、营销人才和财务会计人才。
5.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使企业能够对新的问题和情况立即做出反应,并从中受益。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很多企业对网络的应用还不够。虽然有些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应用水平很低,只有少数企业在网上推广自己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因此,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加强管理、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整体竞争水平至关重要。
6、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在企业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技术创新非常重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开发自己的产品,更新自己的技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竞争力。目前,我国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实现技术创新,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立足现有实际,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改造企业,在改造过程中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二是要培养自己的R&D团队,与大同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围绕市场开发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企业如果不能摆脱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对各种挑战和机遇视而不见,将来一定会被淘汰。企业只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才能从容应对挑战,把机遇变成现实,才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得到锤炼,从而获得更大的活力,实现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