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在云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还有作者沈从文的资料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月欢,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统。现代著名作家、文物研究者、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云韵、陈佳、上官碧、玄若。65,438+04岁,加入队伍,漫游湘川黔边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赴国立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北大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14岁高中毕业就参军了,他厌恶世界的黑暗。接触新文学后,1923去了北京,但未能进入大学。尴尬之下,他开始用“休·云韵”这个笔名写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他开始用小说建构自己的“湘西世界”,完成了《边城》、《长河》等一系列代表作。他以“乡下人”的主观视角审视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了近代文明在入华过程中的丑恶。这一与新文学大师们相悖的概念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达范围。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藏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藏书数量最多的。早期的小说有《橘子》、《雨后及其他》、《女巫的爱》等。基本的主题已经看到了,但是城市和农村两条线索还是不清晰,两性关系描写浅薄,文学的纯粹性也差。20世纪30年代以后,他的作品已经相当成熟,主要作品有《龙珠》、《旅馆及其他》、《石舟》、《虎仔》、《黑色小史》、《月下风光》、《八匹马》、《入昆集》、《新老小说选编》、《家庭主妇集》、《春灯集》等。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又完成了他的《湘西》、《乡村生活形态的美》、《批判结构的合成》等一系列与其对照的城市生活形态,并提出了他的“天人合一”的哲学,即立足自然,回归自然。“湘西”所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与人性不矛盾的美好、健康、自然的生命形式”,正是他所有创作的内容。

年表

1902出生于湖南凤凰县一个军人家庭。他学名岳焕,本名茂林,字崇文。

1917参加湘西郭靖联军第二军第一游击支队,驻郴州(沅陵)。

1920在枝江某派出所做文员。后来他因为初恋出走了。

1922年,任郭靖盟军第一军总司令陈渠珍的秘书。

1923去北京。报考燕京大学中文班,但未被录取。在北大旁听的。

65438-0924开始在早报副刊发表作品。

北京到上海1928。和胡也频、丁玲一起组织《红与黑》杂志和出版社。

从65438到0929,她去了吴淞的中国公学,并爱上了女学生张兆和。

1930去武汉大学教书了。

1931年陪同丁玲营救胡也品,护送丁玲父子回湖南。

1933年9月9日,她嫁给了张兆和。同月23日,与杨振声合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同年,他创作了《边城》。

1938年春,他去了昆明,继续和杨振声一起编写中小学语文教材。165438+10月,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

65438到0946任北大教授。

1948开始受到左翼文化界的严厉批判。同年,工作重心开始向文物研究转移。

1950因不堪政治压力自杀,被解救。

1969去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工作。

1978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

张兆和夫人去美国探亲并讲学。

1983患脑血栓住院。

1984病重。抢救后更是说话行动不便。

1988 5月10日下午,他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沈从文作品

沈从文一生出版了《石舟》、《从文子集》等30多部短篇小说集,《边城》、《长河》等6部中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执行者和思考者。他认为“美在于生活”虽然身处虚伪、自私、冷漠的城市,却痴迷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个世界上可能有一些东西。”选一小块地作为地基,用坚硬的石头堆起来。精致、坚固、对称,虽小但不细长,是我理想中的建筑,此殿供奉“人性”(《文选》序)。

创作风格

沈从文的写作风格倾向于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合现实主义、回忆梦境和象征主义。他的语言风格朴实,句式简单陡峭,主干突出,朴实厚重,朴实生动,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显了农村人性的独特魅力和精神。整部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哲学思考,就像他真实而顽强的一生一样,给人以教训和启示。

小说分类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个是关于湘西生活的,一个是关于城市生活的。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活形态,赞美人性之美。后者通过城市生活的腐败揭示了城市自然人性的丧失。他作品中的乡村世界表现为与城市社会对立又相互参与的整体格局,而城市主题下的上层社会的“人性扭曲”则在“天人合一”理想的烛光下展露无遗。正是他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对内涵的哲学思辨,构成了沈从文笔下城市生活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是因为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和他的浪漫主义理想。

代表作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体现了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展现人性之美的最杰出的作品。通过他的儿子和女儿崔璀的情人在湘西发出的爱情悲剧,反映了湘西在“自然”和“人事”面前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地重复着悲伤的生活,寄托了作者民族和个人的隐痛。

凤凰古镇

凤凰,了解凤凰,始于沈从文。1902 12 2月28日,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在凤凰古城中英街一座典型的古四合院里诞生了。四合院是清代贵州巡抚沈从文的祖父沈鸿福买了一栋老房子,在同治五年(1866)拆除后修建的。是用耐火砖封起来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为前后两层,中间为方形红石天井,两侧为厢房,大小为***11。房子是斗式木结构,用一个桶和一对墙封闭。用马头墙和雕花门窗装饰的澳头,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整个建筑具有浓郁的明清湘西建筑特色。20世纪20年代在文坛成名的沈从文先生,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金Jefferey C.KinKley《论沈从文》)在这里度过了他传奇的童年。

沈从文故居于1991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得到资金修缮。故居现在陈列着沈老的墨迹、手稿、遗物和画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文化景观之一,每天游人络绎不绝。

沈从文的一生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也是奉献的。从1917到1922,游荡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至1928在北京以写作为生;1928至1930在中华书院任讲师,曾任《大公报》、《伊势报》等文学副刊主编。青岛大学讲师1931至1933;1934至1939,主编北京市中小学国家语文教材;1939至1947,昆明西南联大教授;北京大学教授从1947到1949;1950至1978,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1978至198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湘西》、《沈从文自传》等文学作品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其作品被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40多个国家翻译出版,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选入大学教材,并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纹样》、《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尤其是代表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的儿童趣事

1915年,沈从文从一所私立学校进入凤凰县第二初级中学,半年后转入文昌阁小学。因为沈从文生性活泼爱玩,经常逃学上街看木偶戏,所以书包藏在土地庙里。有一次,他还把书包放在土地庙里,看了一天戏。看完戏,别的孩子已经放学回家了,他回到土地庙发现书包不见了。这时候他就急了,但转念一想,书包没了也不是什么大事。第二天,他像往常一样去上学,刚走到校园里的一棵楠木树下,就遇到了他的班主任毛老师。毛老师面带怒色,罚沈从文跪在楠木树下,大声问沈从文昨天去哪里了。沈从文知道瞒不了,干脆回了一句:“我去看戏了。”毛老师见沈从文逃学如此嚣张,便严厉批评:“勤奋有功,戏剧无用,树喜欢长大,你却喜欢在树下,做个矮子太不争气了!”跪了大概半个小时,毛老师叫他起来。这时,毛老师用温柔的语气问沈从文,是不是恨老师,罚他跪在树下。沈从文坦然地说:“当然,我恨你不该在同学面前受罚受辱。”后来毛老师把沈从文带进办公室,慢慢开导他说:“树是向上长的,但你要跪下来。人要有进取心,不能妄自尊大,妄自尊大。”沈从文经过毛老师的耐心劝说和教导,知耻后勇,一改往日的倔犟脾气,刻苦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沈从文墓园

沈从文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文物研究者。他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1988年5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王先生一生创作了五百万字的作品和文章,其中代表作有《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晚年的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王先生从凤凰城走向世界文坛,为家乡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他家乡的人们非常尊敬他。县委、县政府与家属协商,决定将王先生的骨灰安葬在听涛山脚下。沈家人主动承担了安葬费用。

都田村的“听涛”山,距县城中心一公里半,远山望去,壮志凌云,有夏,有饮景。近的话,桂碧的墙一起种,美不胜收。水流会流过脉络,岩石会清澈见底,像一颗珍珠走在镜中,像仙境一样!

王先生纪念碑是由天然彩色石头制成的,看起来像一朵云。碑的正面,季先生的手迹写着:“依我思,则能明我;按照我的思维,我可以认识人。“背面我为丈夫和姐姐张充和题写了一副对联,说‘千万不可不从,群星争言;“我也善良大方,我是个孩子。”由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章教授雕刻。

王先生一生以水、勤、俭、谦、大方、自强著称。王先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家乡的繁荣,人民的痛苦,人民的温暖。他堪称后辈学习的楷模,是展示他永恒记忆的特殊墓地!

凤凰县人民政府

清明成立于1992年。

沈从文与张兆和似水的婚姻

苏州富商张,不仅土地肥沃,而且热衷于结交蔡元培等教育名人,投资教育事业。他也因他的四个才华横溢、美丽动人的女儿而闻名。后来,这个大家庭的二女儿张允和嫁给了卓有成就的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女儿张兆和嫁给了著名大作家沈从文。

在张允和和周有光结婚后不久,她的姐姐张兆和也在著名作家沈从文的长期打击下投降了,成了这位情书大师的俘虏。

沈从文来自风景秀丽的湘西。精致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才华,甜美的凤凰小镇赋予了他温柔多情的性格。这位杰出的小说家和文物研究者一生出版了30多部短篇小说集和6部中篇小说,是为数不多的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现代作家之一。沈从文年轻时写了一些新潮的白话小说,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因为诗人徐志摩的介绍,被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为老师。然而木讷的沈从文却在第一堂课上出丑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目睹他尴尬的女学生中,张兆和会成为他的妻子。

无奈之下,张兆和拿着沈从文所有的情书去找校长理论,而那个校长就是胡适。

张兆和,18岁,中国大学生女子全能第一名。她聪明,可爱,单纯。赵贺背后有很多追求者。她把它们编织成“一号青蛙”、“二号青蛙”和“三号青蛙”。二姐张允和调侃说,沈从文只能排在“第十三号蛤蟆”的位置。自卑而迟钝的沈从文不敢向张兆和表白。他悄悄地给赵贺写了他的第一封情书。

老师的情书一封一封发出,一点一点滋润着彼此的心灵。女学生张兆和一个一个地数着,但始终保持沉默。后来学校里盛传沈从文因为追求不到张兆和要自杀。无奈之下,张兆和拿着沈从文的所有情书去找校长理论,而那个校长就是胡适。

赵贺把信给胡适看,说:老师总是这样对待我。胡主席答:他爱你很固执。赵贺马上回答他:我固执地不爱他。胡适说:我也是安徽人。我会和你父亲谈谈,做个媒人。赵和连忙说:不谈这个了,看来这个老师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没有了胡适总统的支持,只好让沈小姐继续用煽情的话炮轰她。沈从文开始了他马拉松式的情书写作。

沈从文拿着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敲开了张家的门,是巴金建议他买的。

1932年夏天,张兆和大学毕业,回到了苏州老家。沈从文拿着巴金建议他买的礼物敲开了张家的门——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二姐允许他出来迎接这位不速之客。这条巷子很窄。云和对站在阳光下的沈从文说:进来吧,天晴了。沈从文没进来,云鹤告诉他,三姐去图书馆了,不在家,让他进来等着。沈从文听后说了句“我去”,就走了。沈从文回到旅馆,独自躺在床上思考,满脑子都是张兆和的声音和笑容。

三姐回来,云鹤骂她:你假装好好学习,知道他今天要来。赵贺说:我只是努力学习,所以我不知道他会在这个时候来。允和让姐姐大大方方地邀请老师来家里做客,赵和终于鼓起勇气邀请沈从文回来。沈从文回到青岛后,立即给二姐云鹤写信,请她问问张对婚姻的态度。

他在信中写道:如果爸爸同意,尽快通知我,让我这个乡下人吃个甜吧。张兆和的父亲开明地回答:当孩子们结婚时,他们会照顾自己。

带着这份喜悦,两姐妹一起去了邮局,给沈从文发了一封电报。云和的预备电报是:山东青岛大学沈从文云。很简单。赵贺的:乡下人沈从文,有个甜吧。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白话电报,但是邮局没有接受,而是接受了。

与沈从文订婚后,张兆和为了更接近自己心爱的人,只身来到青岛,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专心写作的沈从文,生活一塌糊涂。当赵贺洗衣服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张粉碎的当票。原来沈从文典当了一枚赵贺的戒指,却忘了拿回来。1933年9月9日,沈从文和张兆和在当时的北平中央公园宣布结婚,但没有举行仪式。新房是北平西城大子营的一个小院。这个媒人就是云鹤,所以沈从文一见到二姐云鹤就叫她“媒人”。

离开北平时,我打算花半天时间写文章。可是到了这条船上,我就只想给你写,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婚礼后不久,因为母亲病危,沈从文回到家乡凤凰城探望。在他的小屋里,他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打算写半天的信和文章。可是到了这条船上,我就只想给你写,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可惜,之前五六十年代的所有政治运动,都没有放过沈从文。一次次铺天盖地的打击,让过度抑郁的沈从文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疯狂状态。他一直念叨着“回湘西吧,我要回湘西”。张兆和默默地面对这种情况,眼泪忍不住滚落下来。后来,在妻子的精心护理和药物治疗下,沈从文逐渐恢复了健康。这些难忘的经历使他的心灵对苦难免疫,使他和妻子熬过了艰难困苦的岁月。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安详地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他对白发苍苍的妻子的无限眷恋,正如他在人间留下了湘西的无限柔情。

“我走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云,喝过许多种酒,但我只爱过一个适龄的人”,这是作家、学者沈从文的经典文本。关于沈从文,国内很多人知道他的小说《边城》,但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在上海公学教书的一些事。那时,张兆和不仅漂亮,而且还是学校体育的冠军。他是公认的校花,有很多追求者,沈从文是其中之一。据说沈从文的作业本里有一封情书,张兆和不知所措,状告校长胡适。胡适虽然包办了自己的婚姻,却笑着说,他只是固执地爱着你。张兆和简单地回答,我固执地不爱他。但是,沈从文并没有气馁。他会讲故事。他开始找理由去张兆和家,给她的弟弟讲故事。简而言之,他赢得了张兆和家人的青睐。最后,我们知道沈从文和张兆和是几十年来忠实的一对。

沈从文与丁玲的恩恩怨怨

沈和丁都是现代著名作家,尤其是沈,更是受到现代人的推崇。但我不熟悉他们的事迹。沈从文的小说和散文我都看过,丁玲读的很少。忘了在哪本书上看过一个轶事,就是鲁迅误会丁玲是沈从文的事。故事是这样的。丁玲初到北京,没有朋友,没有生活,没有办法,只好给鲁迅写信,希望鲁迅给她找个工作。那时候的丁玲娜并没有走上文学的道路,从来没有写过也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鲁迅当然没见过这个名字,就问了一个朋友,朋友看了说:这字迹像休·云韵(沈从文笔名)。于是鲁迅误以为沈从文改了一个女人的名字来欺骗自己,不仅不予理睬,还在给朋友的信中对沈从文进行了嘲讽和挖苦。鲁迅是文坛的隐形领袖,他对人的评论影响很大。后来发现丁玲真的存在。鲁迅为此事自责。他觉得丁玲是因为得不到自己的帮助才回到家乡的,却对这件事置之不理,对沈从文造成了伤害。对于一个初入文坛的年轻人来说,莫名其妙的被一个学长指责,肯定打击不小。鲁迅在日记中只说“即非休之鬼”,并未道歉。此后,两人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在《沈璐》中,这是一个遗憾,但在《沈丁》中,他们被一种特殊的命运绑在一起,这可能也是一种暗示,暗示着他们几十年的感激和怨恨的独特而戏剧性的开始。刚听到这个轶事的时候,我以为是沈从文拿了丁玲给鲁迅的信,其实不是。事实上,当误会发生时,沈只见过丁一次,那是经胡也频介绍,而几天后,回了湘丁。

以前隐约觉得沈丁应该是朋友,但没想到沈从文和丁玲、胡也频的交情好到远远出乎我的意料。从实现1930开始的五年间,除了短暂的分离,三人似乎朝夕相处。那时候胡坤是好朋友,胡丁是情人,丁玲和沈从文自然成了好朋友,是老乡。总是有说不完的话,甚至有时候家乡话讲得如火如荼,胡也频一句也插不进去,只好站着发呆。沈丁的关系好到让胡也频一度怀疑他们,外面谣言满天飞,说三个人一起出去,一起睡,对三个人住在一起,关系亲密,做了很多暧昧的猜测。其实沈从文和丁玲没有过男女之情,也没有出轨过。自始至终,两个人都异口同声地说只是朋友。这是可信的。胡丁是情人。胡也频怎么能容忍沈丁在自己眼前出轨?沈虎一直信任,这反证了沈丁的纯洁。那时候我们都是文艺青年,有着相同的话题,年轻人有梦想,有希望,有热情,总想找个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探讨,所以即使沈丁性格完全不同,那时候也能聊得来。

后来他们三个还一起办了一份叫《红与黑》的报纸,出了几期,因为亏损做不成了。不久,胡鼎加入左联,从事革命工作,沈从文则一边教书,一边写作。从此,胡定和沈分道扬镳,各走各的道理。1931年,胡也频被捕,沈从文临危不惧,多方设法营救。不久胡被杀,是当时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胡也频在狱中给沈从文写信求助,可见他对沈从文的信任和他们深厚的感情。胡被杀后不久,丁玲出于安全考虑,决定将儿子送回老家由母亲抚养,沈从文也护送丁玲回去。为此沈从文也丢掉了椅子。1933,丁玲不见了(过了很久才知道她被抓了)。沈从文多方呼吁,多方打听,反复提醒各方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和重视。丁玲被害后不久,沈从文做了一篇四万字的《记住胡也频》,又创作了一篇十一万字的《记住丁玲》。后来才知道丁玲被国民党软禁了。沈从文听了信,带着新婚妻子张兆和和丁玲儿子的照片去看望丁玲。丁玲这次被抓了。疑似被同居男友冯达出卖。与此同时,潘新年被抓——冯带便衣摸他和丁玲共同生活的地方。

胡丁对革命的献身精神令人钦佩,沈从文的侠义勇武也令人钦佩,而沈虎丁与沈虎丁的友谊更令人感动。如果故事这样发展下去,将会是一个吸引后世的故事:近代两位伟大作家感人至深的友谊和高尚的情操(当然,后来的破裂只是伤害了友谊,不一定是感情)。但不幸的是,结果却出乎意料。时隔40多年,两个曾经很亲密的朋友不仅彻底分手,而且还是以这样一种令人遗憾的方式分手。

建国初期,丁玲的生活很美好,但在56年,成为右派后,加上文革期间,饱受催促之苦的丁玲在1980发表了《野婆与革命》一文。沈从文在这篇五十年前写《记住胡也频》的文章中,突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在书中提到胡也频和我以及与维新生活的关系时,。。类似的废话,层出不穷,不仅暴露了作者对革命的无知和无情。。。"甚至不惜咒骂:“怕死的懦夫,计较个人得失的市侩。”真的让人不敢相信丁玲骂沈从文,不知情的以为作者在义正词严的骂一个汉奸和走狗。

我越看越难过。或者说,对错,不是我能评价的,更有可能的是对错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十年的酷劫极大的伤害了人性和灵魂,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我个人更倾向于和同情沈从文。丁玲的指责实在过分,无理取闹。即使他们在那些年确实有不同的政治观点,沈从文也没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正确的认识。毕竟,这只是个人倾向。他没有从事任何敌对工作或破坏活动。事后追根究底,除了贬低别人,还能有什么作用?是她的旧友沈从文造成了丁玲后来的政治失意吗?作为朋友,沈从文对胡丁极其忠诚,但丁呢?解放后,沈从文因与左联不和而处境艰难。当时丁玲是高官。沈带着二儿子去看望丁玲,想帮她一把,但丁玲对她的老朋友不仅冷淡,而且对她的请求充耳不闻。绝望的沈从文一直生活在恐惧中。他一度出现神经问题,甚至自杀。如果沈从文没有自杀,丁玲也不会亲自回访。

唯一让我好受一点的是,沈从文一直沉默,对于这种肆意的指责和侮辱,从来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他只是在给朋友的信中流露自己的不平之感——这些信是朋友们在沈从文死后发表的。沈从文大度地接受了一切,不做后悔更不后悔的事:老朋友之间互相指责,互相批评,有什么丢人的?从此,沈丁彻底崩溃,像个陌生人。

据说自从丁玲被软禁后,沈丁的友情就出现了裂痕。1935年,沈母亲病危,沈从文回老家看望她,途经丁玲的家乡常德。因为焦虑,她只呆了一个晚上,所以没有时间去看望丁玲的母亲。回到家,她因为当地条件的原因被迫滞留了很长时间,三天后直接返回北京。后来有一个自称是第二师范学生的人告诉丁牧,那天晚上沈从文住在第二师范。这个学校的学生从文字上建议沈怡沈从文去见沈从文,沈从文拒绝了,因为沈从文的《丁玲》当时在报纸上连载。但实际上,当地并没有所谓的第二师范,而沈从文当晚并没有在常德的学校住宿,而是住在一个朋友开的旅馆里,这是当年《湖南游记》中一个戴水獭皮帽的朋友身上看到的。丁目听信了谣言,后来又告诉了丁玲,于是产生了误会。退一步说,就算真的发生了,沈的母亲也快不行了。沈从文急着回去,没时间见丁目,这是人之常情。丁玲要求尽善尽美。还有丁玲误会沈从文不肯自救,加深了误会。

据后人分析,这些还不够。主要原因可能是在胡也频和丁玲身上,沈从文作为一个旁观者,在描述一些事实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甚至错误,让丁玲觉得受到了伤害。而且,作为朋友,事实上沈从文并没有过多地赞美胡丁,这让丁玲在五十年后感到不快。而且后半生饱受政治之苦的丁玲更在意自己的政治取向。她是最后一个提到她和冯达的人,沈从文的纪录片无异于暴露了人们的创造力和隐私。而经历了三十年的煎熬,丁玲变得紧张起来,也许是因为她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也许是因为她压抑了太多的愤慨,或者是因为她爱前夫,所以“记住胡也频”就成了一种罪。。。。

遮遮掩掩无言以对。真没想到沈从文和丁玲这么温暖的话题,内容居然是两个人的恩怨。沈丁在别人的误会中相识,最后却在对方的误会中反目成仇,直到双方都死了。看到两个都是时代受害者,又都是善良的人,发生这样的误会,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