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是谁?

张(1903-1993),浙江宁波人,动物学家、教育家。1926东南大学动物学系毕业,1936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曾任北平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法国、比利时、英国、荷兰博物馆客座研究员,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协上海分会副主席,联合会总干事、总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兼生物系系主任,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教授,中国动物学会上海分会理事长,全国社会联合会宣传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科普协会副主任。

他目前是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第一任名誉主席。长期从事生物学教学和研究,宣传动物学科普知识,为培养人才、推动我国动物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是《中国蝾螈记录》和《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的作者。《科学》主编,《生物百科全书·爬行动物·中国动物群·爬行动物·鳄鱼·乌龟》;合编《中国科学技术史探索》等出版物。

从事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几十年,编著了《中国动物学》、《爬虫学》等多种著作。也研究了脊椎动物的分类学和比较解剖学。他是我国生物科学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培养了大批生物学人才。他还为科普工作做出了贡献。

中文名:张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宁波

出生日期:1903

死亡日期:1993

职业:动物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东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

代表作品:中国爬行动物区系。

履历

张(1903-1993),浙江宁波人。1926东南大学毕业。毕业后,任浙江省水产学校教师兼总经理。北伐开始后,在白崇禧手下做秘书。“四·一二”政变期间流亡日本,两个月后回国,在宁波省第四中学任教师,在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8应生物学家冰之教授的邀请,他到北京大学农学院担任副教授。半年后,应冰之教授的邀请,他在南京的中国科学学会生物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和冰之教授的秘书。1934获得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奖学金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65438-0936,获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博士学位及奖金。考察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博物馆、柏林大学博物馆、弗兰克·福柯博物馆。比利时皇家博物馆、瑞士博物馆、荷兰海牙博物馆、英国自然博物馆。1937应竺可桢之邀,任浙江大学教授,抗战开始后随校迁居贵州。1943应复旦大学邀请去了重庆。在重庆,他拒绝了国民党权贵的接待,直奔北碚上课。1946随复旦回上海。

建国后1951至1952任复旦大学生物系系主任。院系从65438调整到0952后,任生物系副主任兼动物学教研室主任。65438-0958调入黑龙江大学任教,承担学校生物系筹建工作。1963,学校生物系并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张随系到哈尔滨师范大学任教。1976退休前移居上海。1980被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聘为兼职教授,1982被聘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教授。

张在复旦大学任教16年,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热爱自己的祖国,诚实坦率,努力工作。他担任生物系的领导,他尽了最大的努力。为了把复旦大学生物系打造成一个课程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系,他聘请著名学者、专家在系里授课,或者在系里兼职,开设了许多国内从未开设过的课程。为了获得书籍和设备,建立和扩大新的实验室和标本室;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复旦大学生物系能够挤进国内先进行列,靠的就是他的努力。

张于1942年刚到复旦大学任教,为找教授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他的正义感得到了复旦师生的一致好评。不久,他加入了创始组织“中国科学家协会”,并当选为重庆市北碚区区长。抗战胜利后,加入上海大学教授会,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从65438年到0948年,中国科学家协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组织。他担任上海分会的副主席,并编辑了该协会的出版物《上海科学技术协会》。1949担任协会代理总干事。中国科学家协会上海分会和中国科学学会联合举办了“民主与科学”座谈会,开展了爱国民主斗争。他是领导者之一。他是在北平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筹备会议的成员。并出席了第一届全国科协代表大会。会后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协会(简称“全国科普协会”),并选举产生了“全国科联”宣传委员会副主任和“全国科普”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他是特别代表。张是著名的爱国科技民主人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科协常委、宣传委员会主席,上海市科普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各界人大代表,上海市CPPCC第一、二届委员。

张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60余年,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专攻生物学、动物学和生物科学史。他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和鸟类有很深的认识,是中国生物科学史的奠基人之一。他重视调查研究,重视中国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建国初期,他参加了全国科联组织的“东北考察组”,撰写了《我们的东北》、《大连》等考察报告,详细介绍了东北地区的生物种类及其开发利用价值。在黑龙江支教期间,我走遍了黑龙江,从中部的五大连池开始,南到牡丹江,东至靠近前苏联的东宁,北至进入北极的何典,西至内蒙古呼伦贝尔。我对这一大片地区的两栖类和鱼类做了详细的调查,写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在广州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作了报告。

张曾任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副主任。

角色的生活

张(笔名)出生于2005年7月5日,1903,浙江宁波人。他的父亲张宝玲是一名中国教师,后来投身于辛亥革命。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和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张写出了一手好字和文章。中学时,他加入了学校的雪花社,用笔墨抨击当时的黑暗势力。1922被东南大学生物系录取。他勤奋学习,仅用四年时间就完成了五年的课程,1926完成了动物系和心理系的学习,获得了东南大学理学学士学位。由于当时军阀混战,局势动荡,毕业后他不得不接替父亲的教职,在浙江水产学校教语文和公民学,并兼任学校总经理。北伐战争期间,他在北伐军东路军前总司令白崇禧手下担任秘书。1927四·一二事变后,流亡日本,两个月后奉其父之命回国。在宁波省立四中任班主任兼教语文和高中生物,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自然历史和英语。

65438-0928,张受教授邀请,在北京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讲授动物学和比较解剖学。半年后,应冰之教授之邀,到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并担任冰之教授的秘书,后者也负责总务,为期六年。1934年应邀参加中国动物学会成立大会。同年年底获得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A类奖学金赴法国留学。他在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蛙蛇研究所所长L.Roule的指导下做研究,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关于中国蝾螈的博士论文。论文得到了法国当代生物学家P.Wintebert教授的好评,获得了巴黎大学的博士学位,使他再次获得了中国教育文化基金会的奖学金。他用这笔奖学金参观了德国、比利时、瑞士、荷兰、英国和意大利的一些博物馆。

65438-0937,张接受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教授的聘任,回国。他踏上祖国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爆发的七七事变,学校被迫内迁。在去学校的路上,他以大自然为课堂讲授动物学和野外实习课程,沿途采集标本,撰写了《峄山的蛇》、《湄潭的鸟》等多篇论文和讲义。

从65438到0943,张应复旦大学的邀请来到重庆。到了重庆,被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立夫召见,聘请他为赴美留学的教授。当时的资源委员会主席翁文浩也派他去美国,而组织部部长朱家骅要他去复旦整顿青年团,动员他立即加入国民党。张一一拒绝了的这些招聘。他到达复旦大学后,与国民党当局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寻找失踪的浙江大学院长宫非教授。

1945年7月,中国科学家协会成立大会在重庆召开。张当选为北碚区区长。回上海后,任上海分会(1948 ~ 1950)副主席、上海市科协总编辑。次年任总会代理总干事兼总编辑(1949 ~ 1950),兼任中国科学社常务理事(1950)。他曾与复旦大学左派教授陈望道、洪深、潘振亚一起到上海市政府,与市长吴国桢辩论,要求民主。他们还与交通大学和其他学校的教授发起成立了“上海国立大学教授协会”。

上海解放后,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在岳阳路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礼堂举行庆祝大会。张主持会议,市长陈毅亲自讲话,勉励科技人员为人民服务。张通过的介绍认识了陈毅市长。此后,他担任了第一届和第二届CPPCC的成员和上海科技小组的负责人。

1949张出席在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筹备会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协会(以下简称科普协会)两个全国性科学组织。张被选为全国科学联合会宣传委员会副主任和全国科学协会会员(1950 ~ 1958)此外,他还担任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及其上海分会(后改为上海动物学会)主席、中国科学学会主编(1948 ~ 1952)、《科学》杂志主编华东猿人展副主任,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筹委会副主任等。1951起,任复旦大学生物系系主任。直到1958,因被错划为右派而被革职。

1958之后,张被迫调往黑龙江省,承担了组建黑龙江大学生物系的工作。65438-0963,本校生物系并入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分类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鱼类学、野外实习等课程。对黑龙江省脊椎动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1962被摘掉了右翼帽子(1979被平反)。在1966开始的“文革”中,他又被批斗了。这一年,妻子去世,小儿子在1970松花江溺亡,身心受到严重伤害。1976退休,移居上海。退休前,她嫁给了江湾医院的医生陈清如。

在1980,张被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聘为兼职教授。两年后,他被任命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教授,继续编写《中国动物学分册——爬虫》,还招收了两名生物学史研究生。此外,他还被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编委会成员,编辑了爬行动物的历史部分。

1982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成立大会。会上,未出席会议的张被一致推选为名誉主席。

从65438到0985,张不幸患上了肾癌。手术后,在华东医院和妻子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他恢复得很快。在他的余生中,他埋头于自己的书案中,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编写了《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和《脊椎动物学》。

1991年,华东师范大学为张举办了90华诞庆祝会。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钱、成都生物所研究员赵、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教授赵肯堂为他编辑了纪念文集。黑龙江、哈尔滨、吉林、四川、海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的许多科教界学者来信来电祝贺。他复旦大学的老师傅们聚在一起,真是“桃李满天下,花丛中笑”。这是对他一生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他在坎坷岁月中所受创伤的补偿。

技术成就

张在中科院生物所任研究员时,了解到当时国外的生物科学正在蓬勃发展,而中国的生物科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从事脊椎动物中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的人更少,所以他们决心填补这一空白。一开始,他在生物研究所所在区域附近进行了调查。半年后,他写了《南京的两栖动物》这篇论文。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写论文,他有点胆怯。在征得方炳文教授同意后,与他共同署名方教授并发表。当时我得知日本科学考察队来中国考察长江上游的生物资源。为了首先获得调查资料,教授组织了一支来自中国的调查队到长江上游进行调查,这对张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们先于日本考察队到达四川、江西、贵州等地,采集了许多动物标本,在极短的时间内编成考察报告发表,为中国人在科学上赢得了一口气。张的论文和调查报告有9篇是用英文写的,发表在国内外杂志上,如《四川两栖动物简介》、《四川爬行动物描述》、《浙江蝾螈描述》、《浙江爬行动物简介》、《江西两栖动物概述》等。还发现了蝾螈的两个新种:镇海蝾螈和贵州蝾螈。此外,还对生物研究所收集的原始标本进行了整理。编写了《长江流域常见脊椎动物名录》,这是长江流域最早的脊椎动物记录。由于上述研究成果,张应邀出席了在江西庐山召开的中国动物学会成立大会。他是会上最年轻的科学家之一。

张对火蛇的研究最有经验。除了上述研究,他还在1935年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了四篇研究论文。他的博士论文《中国蝾螈专论》内容丰富,详细介绍了中国蝾螈的种类,并从形态解剖的差异进行了分类比较。他还绘制了许多精致而详细的解剖图,受到了法国当代生物学家P·温特伯的好评,对论文的评论也是无可非议的。全体观众为他鼓掌。这篇广受好评的论文在30年后被美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1968重印成单行本,并在论文前面加了一段引文,作为范本分发给每个会员。在参观哥特式博物馆时,他作为客座研究员研究了蝾螈的解剖,并发表了一篇题为《琉球蝾螈的肋骨》的研究论文,发表在该馆期刊的最前面。张在爬行动物的调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对川、浙、桂进行普查外,他还对江西宜山的蛇类进行了专题调查,撰写了《宜山蛇类札记》,这是宜山唯一的调查报告,得到了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教授的赞赏。

在复旦大学1955和1956校庆大会上,张分别作了《中国两栖类》、《中国爬行类》两打学术报告。这两部姊妹作品是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动物物种的固有形态,制定出适合中国的动物。

1973年,张承担了编写《中国动物志·爬行动物》的任务。为了写好动物群,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先后发表了《爬行动物特征、亚目与鳄鱼》、《爬行动物研究简史》、《爬行动物特征与亚目》等文章。前两部作品引起了美国和英国国际学者的关注。鉴于扬子鳄与鳄鱼的差异,他在《自然历史杂志》上发表文章《放生巨鳄》,并引用竺可桢教授的5000年气象变化理论,解释中国岭南鳄鱼出现与消失的因果关系。1985完成《中国动物群爬行动物》一卷初稿,1988修改,送中国科学院动物学编委会。

动物分类学是研究动物科学的基础。张在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过程中很早就注意到了分类学的重要性。1942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成立10周年撰写论文《中国生物分类学史》。为了研究分类学的历史,他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通读了《诗经》、《尔雅》、《吕春秋》等包括商周、秦、汉、唐、宋在内的古籍,详细阐述了生物分类学从人类开始认识物种、给物种命名,再根据物种特征将其归入一定类别的发展历史痕迹;同时指出,中国生物分类学的雏形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代表,国外最早的动物分类学家林奈在李时珍150之后后来居上。因此,指出我国生物分类学研究必须迎头赶上,迎头赶上。他的两篇学术论文《两栖类在中国》和《爬行类在中国》中提出的分类系统,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成果。在研究动物分类学的过程中,他也注意到了物种与分类学的关系,强调了物种对分类学的意义,发表了《物种新论》、《物种的概念》等文章。在1957发表的《脊椎动物隶属关系后缀的统一建议》一文中,他提出了用“formes”一词作为脊椎动物隶属关系后缀的观点,被众多学者接受,并在全国广泛采用,澄清了隶属关系后缀中的混乱。他在黑龙江大学写的《脊椎动物分类学讲义》1961是一本相当完整的教材,有230页,详细论述了分类学的意义、概念和发展史。在每一类的特征中也有分类学的简史,并突出了物种在分类学中的重要性。这份讲义受到了鱼类学家吴现文的赞扬,他认为这本教科书是真正的分类学讲义。当时国内的同类书籍大多只是分类检索表,不能称之为分类学。遗憾的是,张当时身处逆境,未能将其印成书刊。

1955年,复旦大学生物系首次开设“生物学史”课程,张负责讲授中国生物学史。在那一年的校庆上,他作了《中国生物学史概要》的报告,报告共分八章,内容涉及中国生物学的开端、农牧交替、农业的繁荣与封建制度的建立、秦汉专制统治下的生物学、中外交通与帝国主义入侵后的中国生物学、中国生物学史的现状与展望。它是我国第一部生物学史专著,也是一部前所未有的综合性资料。它为中国生物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写这篇学术研究论文不容易。除了生物科学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古文字基础。只有熟悉甲骨文,才能追根溯源,找到动物知识起源的痕迹。早在1942年,张的《中国生物分类学简史》就已经记述了中国生物史的内容。国际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的序言中写道,他从张的文章中得到了中国生物史的知识,这说明张是国际公认的研究中国史的学者。65438年至0947年,张出版了《中国科学史举隅》小册子,内有三篇论文:①学术史迹的搜集与发展;(2)中国生物分类学史(转载);③物种问题的生物历史观。这本小册子被编入1990民国丛书第一册第90卷。

由于张对中国生物历史的研究,他与李约瑟有着长期的学术交往。1979 10李约瑟博士访华,专程来沪请人到江湾五角场寻找退休的张。两位学者在锦江饭店见面,亲切交谈,并拍照留念。在李约瑟博士80寿辰之际,张和胡道静教授发起编撰《中国科学技术史探索》以示庆贺。张为《论文集》作序,整理邹教授遗稿《中国古代动物分类学》,还为《论文集》撰写了《四灵考辨》专文,从古代象形文字的发展轨迹研究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凤林龟”四灵,并给予了现代科学的解释。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张认为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共7卷31卷,已有德、法、日、意、西等国的译本。但中国至今只翻译了三卷三册,于是他主动翻译了该书365,438+0卷49章的全部内容,发表在他的著作《李约瑟博士与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此外,他还写了《我认识的李约瑟博士》和《我对中国生物史的研究》,介绍他对中国生物史的研究。张对中国生物学史的研究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张十分重视科普工作。解放后,他在担任全国科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普副主任时,是《科学》杂志和《科学画报》的主编,还在上海市科协和上海市科学联合会的领导下主编了几份刊物,积极宣传科学要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举办《从猿到人》华东展览时,他担任筹备会副主任,负责策划展览的全部内容,使之成为宣传科普的好阵地。他还写了一本70页的小册子《人从哪里来》,供中学师生解答。后来他写了《动物的进化》,进一步论证了人类的起源。事实上,张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宣传科普知识。曾在《科学画报》等刊物上发表《大王》《桃花流水》《鳜鱼肥》《杜鹃花》《黄鹂》等科普文章。他在《论书》一文中论述了书的作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引导人们从书中获取知识。他的散文形式的散文《绿塘处处蛙》,生动有趣,富有科学性,引起了科协同仁的赞赏。1984在《自然历史》杂志上发表了7篇《谈龙》连载文章,针对国内外关于“龙”的各种传说,给出论据。他从古代甲骨文开始考证,用现代科学观点进行分析,提出“龙”只是一种虚拟的动物,是一种与爬行动物有关的想象动物。

传记笔记

1903 7月5日出生于浙江宁波。

1922 ~ 1926就读于东南大学,毕业。

1927至1928,任浙江四中教师。

1929北平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1929-1934,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935-1936,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鱼蛙蛇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65438-0937,德国法兰克福博物馆、英国伦敦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客座研究员。

1937 ~ 1942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

1942-1958,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

1958 ~ 1963黑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

1963 ~ 1976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

8月退役1976。

1980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1995因病去世。

个人工作

出版的著作有:《浙江蝾螈两种》、《浙江爬行动物简介》、《四川两栖动物》、《四川爬行动物》、《贵州广西棘皮类蝾螈》、《长江流域脊椎动物名录》、《越南大鲵属名称应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