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王晓林饿死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他小时候很聪明,听话,成绩也很优秀。他每年都是三好学生。但1995毕业后,因为对工作不满意,放弃了工作,渐渐懒到什么都不做,也不做饭。他能够清楚地谈论当前的政治事件,但是他把自己饿死了。不是历史,是现实。这个名叫王晓林的年轻人两天前被发现死于家中。当初为了让他上大学,妈妈很努力,妹妹早早辍学,就连爸爸也怕耽误他学习,没有告诉他。本来他应该寄托家人摆脱贫穷困苦,翻身幸福的梦想,最终却成了家人的拖累,甚至是噩梦。母亲避而不走,妹妹在他身后表达哀思,只希望来世,“他做个劳动的人,能自立。”是什么原因让王晓林拒绝自己谋生?是因为心理或精神疾病,还是仅仅因为懒惰?当事人去了,没有科学研究很难确认。但是,把它作为社会上日益普遍的“宅男、宅女、啃老族”现象的一个个案来观察,或许是有意义的。从“家”到饿死,发生的几率自然很小。更多的“宅男”和“啃老族”通常生活在城市,平稳或压抑地过着自己狭隘的生活。有的人积极找工作,有的人逐渐习惯了“蜗居”“啃食”,甚至把它当成一种新的社会存在方式。不久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65%的家庭存在“养老”现象,其中30%左右的年轻人基本由父母赡养。这样的数字,以及背后所牵连的社会问题,不容小觑。在《人民日报》关于年轻人“啃老”行为的网络调中,超过半数的网友认为“就业难,生活压力大”,“啃老”无可厚非;只有30%的网友反对啃老,认为年轻人应该自立。年轻人对“老”的高度认同和理解,更是令人担忧。缺乏收入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啃老族的“家”,有着明显的负能量和消极心态。一位年轻的网民说:“如果你在家呆的时间太长,你会有人生没有意义的想法。”在这个人际关系疏离、缺乏信任的网络时代,想要重新融入社会,长期“宅在家里”将更加困难。要严肃对待“宅男宅女”“啃老”等现象,不能仅仅因为“坐在空位子上”的物质考虑。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以及“只生一个好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年轻一代“吃老本”提供了可行的物质基础;大学扩招后,就业难,年轻人的收入比不上飞涨的生活成本,只好“吃老本”。除了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的王力可·小林这一个例,大多数人都没有短期的“饿死”危机。但是,一个“啃老族”比例如此之大的国家,必须在创造就业岗位、提供公平开放的就业竞争环境方面做出长期持续的努力,让尽可能多的年轻人看到走出校园后自力更生乃至人生独立和成功的希望,拥有发展的前景。同时,我们也要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什么那么多“聪明”、“听话”、“三好”的孩子,长大后,却在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教育下,对自己爱的人不理不睬,缺乏责任感和努力奋斗的勇气,成不了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