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北大改革及其大学教育思想述评。

1916 1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对北大进行了全面改革。

(1)坚守宗旨,改变校风。

大学应该成为“学习高尚知识的地方”,但现在的北大,学生对学习知识不感兴趣,他们只学习做官。因此,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大学的宗旨,为师生学习先进知识创造条件和氛围。

1.改变学生的观念

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抱着坚定的宗旨;二是磨砺德性;第三,尊重老师,把“抱着目的”放在第一位,要求学生从现在开始就抱着学习的目的,强调学生人格的培养。

2.重组师资队伍,招聘对学习有热情的老师。

蔡元培在教师的任用上采取“学为先”的原则,不论国籍、资历、年龄、思想倾向,都要聘用有真才实学、对教学有热情、对研究有兴趣和能力的学者。据此,他一方面邀请在学术上有成就、声誉良好的专家学者到北大任教,另一方面又辞掉一些不称职的中外教师。

3.开展研究,积累书籍,指导师生学习。

蔡元培认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构,也是创新知识、促进学术进步的场所。据此,他率先在国内大学设立各种研究所,并注意丰富图书馆藏书,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

4.磨砺美德,培养正当利益

在指导北大重视学术研究的同时,蔡元培还试图在师生中倡导道德修养。他要求学生磨砺美德,热爱老师,成立各种学生组织,培养学生的兴趣。私生活腐败甚至引诱学生堕落的老师,坚决开除。

(B)落实"思想自由、包容"的原则。

大学的目的是研究高深的知识,但不是研究某个学校的知识,更不是某些人指定的知识。“思想自由,兼容并蓄”是他处理北大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这一原则也体现在教师的任用上。蔡元培注重学习理念,吸引学术人才,使得北大的师资队伍一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这一思想体现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突破了封建专制,在当时是积极进步的。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在蔡元培主持的《大学令》1912中,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但管理体制改革是在蔡元培担任校长后才真正实施的,体现了蔡元培教授管理大学、民主管理的思想。目的是把推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管理新的管理层。

(四)学科和教学体系改革

在学科和教学制度的改革中,蔡元培采取了以下措施:

1.拓展文理,改变“重技能轻学习”的观念

2.沟通文理,设系废科。

3.改成绩制为选课制(学分制)

总之,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大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以“思想自由、兼容并蓄”为指导的教育思想,由蔡元培倡导,逐渐成为北京大学的教育和管理制度,使北京大学走上了现代大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