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周一早上800字以上关于电影的医德论文。

当今,生命伦理及其主要问题,如基因伦理、克隆伦理和干细胞伦理,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大背景看,生命伦理学的兴起是生物世纪的必然产物;从小环境来说,人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对生命的不尊重。人们真诚地呼唤生命伦理学并希望它。

成为我们社会的普遍道德意识。

生命伦理学的要旨

生物伦理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短短40多年,它从具体到抽象,从伦理观念到实际操作,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此时此刻,我们可以也需要提炼这门年轻学科的根本目的,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伦理学及其对我们时代的影响。

生命伦理学起源于人类实验、安乐死、器官移植、辅助生殖、节育和遗传优生学等道德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它是从问题出发的。例如,在病人或受试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在人身上进行试验吗?关掉脑死亡病人的呼吸机是否违背医学目的?在器官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器官买卖吗?大量资金投入到人工器官的研发中,会不会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有基因缺陷的胎儿可以阻止出生吗?如何确定试管婴儿的父母?生物医学新技术带来的这些问题是前所未有的,涉及的利益错综复杂。虽然在研究中也使用了传统伦理学(理论伦理学),但从整体上看,理论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生命伦理学似乎以“就事论事”的研究范式取得了早期成果,如论证和建立了安全第一、知情同意、患者自主、禁止器官交易、保护患者隐私等医学伦理和生物学研究规范。这些成果不仅回答了现实问题,迎接了科技挑战,而且激活或拯救了古老而枯燥的理论伦理学,甚至有助于实践,诱发了许多国家的患者权利保护运动。

即使生命伦理学的初始阶段是基于问题的研究,但它已经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最基本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末,生命伦理学开始进入理论建构阶段。一方面,不断扩大“解决难题”的疆域,将基因工程、公共卫生伦理、基因治疗、精神病人行为控制、遗传咨询等新问题带入视野;另一方面,试图从具体的规范中总结和提炼出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代表性成果如下:1978年,国家保护人体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对象委员会发表了《佛蒙特报告》,提出了尊重、受益、公正三原则,认为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服务。1979年,Biot Chip和Chadriss出版了《生命伦理学基础》,提出了独立、有益、无害、公正四项原则,是国际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中著名的“四项基本原则”。虽然四项原则也遭到了批评,但它们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世界各地的学者都把它作为理论工具来分析和解决转基因技术、人类基因组研究、克隆技术、干细胞研究、再生医学、艾滋病等新的伦理问题。在“解难”活动中,四项原则得到了丰富、拓展和具体化;为了解决原理之间的矛盾,文中展示了许多辅助假设和解释。更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在生命伦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上有所成就。由此,以四项原则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渐充实。

四项原则是生命伦理的四项基本价值和生命伦理评价的四项基本标准。贯穿四项原则的终极价值观和更高标准是什么?是尊重生命的原则。自主、有利、无害、正义,最终都指向人的生命。生命伦理学的所有理论和实践都是在论证、倡导、贯彻和促进尊重生命的道德理念。尊重生命是生命伦理学的根本目的或主题。

确立尊重生命的原则

尊重生命包括尊重人类生命,也包括对非人类生命给予一定程度的尊重。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诞生后,承担了展示和宣传尊重非人生命和无生命自然的任务。因此,在生命伦理学的语境中,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类的生命形式,主要是尊重每个个体的生物存在和健康利益。

尊重生命,作为一种朴素的道德观念,由来已久。在原始宗教、三大宗教、部落习俗和传统道德中,都有尊重、爱护和敬畏生命的道德内容或训诫。为什么要尊重生命?在这些早期的道德意识中,答案主要是两种方式:神性和直觉。因为人是至高无上的上帝创造的,所以他被涂上了神圣的光。要尊重上帝,一个人必须爱他人,尊重人的生命。宗教从来不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主导力量,儒家用直观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要尊重生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不想自己的生命受到伤害,就不能伤害别人的生命;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看到别人生病、流血、生活被破坏,本能地感到痛苦。于是同情之心,善生之德就产生了。自从以康德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道德要建立在纯粹理性的基础上,成为实践理性之后,伦理学开始从理性中寻找尊重生命的依据。总结现代伦理思想,尊重生命,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提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所以必须尊重生命。这是义务论的基本思想。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人类的幸福,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目的。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艺术、科技、教育乃至国家、政府,最终都是为人服务的手段。买卖人体器官、买卖血液、代孕收费等。把原本高尚的生命或生命的一部分作为目的作为谋利的手段,所以是不公平的。不法分子把矿工的生命、被拐卖妇女儿童和食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利益作为牟取暴利的手段,是对尊重生命原则的公然挑衅。“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象,这意味着我们不能随便对待他...他是一个客观目的,是一个作为目的而存在的人。我们不能仅仅把改变他的立场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引自周福成:《西方伦理学文选》,第371页)

第二,指出人是最高的价值,所以必须尊重生命。这就是功利主义的理论基础。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价值观。当不同的价值发生冲突,不同的人的利益相互矛盾时,功利主义主张通过计算价值和权衡利益,以能使最多人获得最大幸福的选择为导向。因为人的生命是实现幸福和其他一切价值的首要前提,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失去生命就意味着失去整个世界,而生命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所以功利主义在价值比较中无疑赋予了生命最高的价值。既然人的生命是最高的价值,没有与之对等的东西,所以我们说生命是无价的。为什么我国政府一边批准支持治疗性克隆,一边坚决反对生殖性克隆?正是因为我们相信后者是以人类早期胚胎(细胞团14天前)为代价来赢得拯救无数患者生命的治疗方法。得失是相对的权利,更能体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第三,认为尊重生命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所以必须尊重生命。这是从伦理原则的可行性出发的。不同文化群体的价值观是有差异的,但只要不是反人类的文化(比如邪教),恐怕都会认同对生命的珍惜和关爱。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不受伤害,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这样的环境怎么可能?只有当每个人都尊重他人的生命时,它才能建立起来。尊重生命的普遍性还有另一层含义。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自私自利,一心一意为他人,这是高层次、高层次的道德要求。但我们可以要求大家尊重他人的生命,绝不能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伤害他人的生命。这是底线道德,也是最普遍的道德。

以上三个理由相辅相成,构成了尊重生命原则的有力论据,使之成为无可辩驳、不容置疑的“绝对秩序”。生命伦理学之所以能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动态的“普世伦理”,关键在于它在其旗帜上写下了一种朴素、坚实、现代的尊重生命的伦理精神。

生命伦理学的使命

生命伦理学未来的方向是:一是继承问题研究的传统,向制度化、机制化方向发展,即通过学术研究→伦理委员会→决策或立法或制定管理措施,将个案研究的成果渗透到法律权利体系中,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伦理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二是深化理论认识,搭建不同文化群体相互交流对话的理论平台。回顾历史,似乎给人一种印象,生命伦理学是为了解决医学生物技术中的道德问题而诞生的;为了继续解决这样的问题。直视问题没有错。然而,回顾过去,我们越来越感到生命伦理学有其社会和文化背景。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它的迅速传播呼应了社会文化进步的需要,它的发展具有超越科技界限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近年来,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受到非法侵害。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执法侵权等方面的重大事故或案件频频曝光,严厉查处,但问题依然此起彼伏。有一个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的问题。

建立和完善我们民族的生命价值观和生命伦理观,任重而道远。生命伦理学的直接任务是解决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行为规范,但其最终价值和使命是弘扬尊重生命的伦理精神。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和教育是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解决科技发展与生命尊严之间的冲突,反复向人们和社会强调和展示人的生命具有崇高的价值,使每个人都享有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尊严和威严,即人的尊严。人的尊严使它不同于事物和其他非人类的生命形式,它必须得到最高程度的尊重。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生命伦理学肩负着在全社会普及和尊重生命这一底线伦理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