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前段时间被传到网上的王婷婷事件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王婷婷事件——一个神奇而可怕的网络

王婷婷,东北财经大学市场营销系03级。因为在网上发布露点图片和小电影而引起轰动。临沂人。

她的照片是她男朋友拍的。两人分手后,男方给她发了学生证,身份证和她的家庭住址,连同这些照片,DV已经发出去了!

据说这个女孩已经死了。她的男朋友赵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看上去只有四十多岁。天涯叫猥琐男。有人说是一个烂粪筐,一根破杆子。

网络上的王婷婷和真实的王婷婷明显不同。

王婷婷,一个普通女孩的名字,最近却在国内各大论坛点击率排行榜上创新高。

“我渴望请某大学本科三年级女生王婷婷来一张‘春光乍泄’和‘和男友在酒店亲热’的自拍!”在著名的网络社区和贴吧中也不断看到类似的帖子。很多网友疯狂莫名,王婷婷几乎一夜之间成了“名”。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王婷婷迅速走红的背后,是一场桃色闹剧,凸显了网络色情传播向隐蔽化发展的新趋势。

1互联网狂热分子“跪求”的照片和视频

在“详细版”的帖子上,首先提到了事件主角王婷婷是东北财经大学的大三学生,随后附上了详细的简历,包括她曾担任该校班长,并一度被评为学校优秀团员和军训优秀学生。

向下移动光标,可以看到一系列所谓的“春光”自拍:几张风景人物的照片,画面中的女主角看起来精致甜美,后面是以酒店床为背景的身体暴露照片。

帖子的最后指出,这张照片“是王婷婷和她男朋友谈恋爱去酒店登记入住时拍的。分手后,男友把照片和两人亲热的短片上传到网上”。

一个名校的漂亮学生,有名字和联系方式,还是学生干部,竟然还自拍了“春光乍泄”!

帖子在网上迅速传播,“王婷婷的小电影”很难找到。在“百度贴吧”的相关主题下,“跪求帮助”的声音铺天盖地,共有240条回复,而且每天都在以几十条的速度递增。绝大多数网友都留下了自己的邮箱,并且“渴望”收到照片和视频。

有潜行者:“快给我一个!不然我天天缠着你!”

还有人打躬作揖:“谢谢大哥!我感激不尽!”

机会主义者有:“这个帖子这么受欢迎,就发到网上让大家欣赏吧,省得大家麻烦。”

一些自称是王婷婷“粉丝”的网友甚至建议:“买婷婷的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和用过的个人物品”。

2学校传言有王婷婷,但绝不是照片上的人。

昨日下午,记者根据网上提供的信息,与东北财经大学某学院取得联系,了解到该学院有一个叫王婷婷的女生,网上流传的“简历”与王婷婷的基本情况完全一致。但主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雷老师斩钉截铁地说:“我愿意以人格担保,这个绝不是。”

学校前两天才知道这件事,及时跟辅导员核实。“网上的文字信息是真的,但照片不是她的。”雷老师非常愤慨,强烈谴责这种不负责任的网上行为。“这极大地损害了王婷婷的声誉。当时真的有一种冲动,想把王婷婷在我们学校的真实照片上传到网上,这样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王婷婷是老实人,不可能拍那种照片。”东北财经大学团委书记孙先生分管学校社团工作,与礼仪协会现任会长相熟。“网上的短信都是关于王婷婷大一大二的,可见发帖人并不了解她的现状。帖子上称她为‘学校礼仪协会营销部长’,她现在是会长。”孙老师推测,所有的文字资料可能都是从学校内部网站上获取的。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李先生表示,大连市公安局已经开始调查此事。

3“主角”说网上的王婷婷不是我。

在校方的帮助下,记者昨晚终于在电话中听到了事件“中心人物”王婷婷颤抖的声音。“没想到我这么有名!”一提到这件事,她就非常激动。

“去年6月5438+2月,听说网上有一张‘王婷婷自拍’,但朋友说照片里的人不是我。反正网上同名同姓的人那么多,我也没太在意。”几天前,我的朋友告诉王婷婷,她的照片再次出现在互联网上,并附有一份简历。当时她正在逛街,急匆匆直奔附近的网吧。“那个女孩不是我。但是有一张以东北财经大学为背景的照片。我推测可能是‘好人’在转载过程中臆想出来的,误以为是我,给照片配了文字描述。”

"会不会有人与你不和,伺机报复?"记者问。

“我实在想不出谁会这么做。我和同学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大家都很了解我。”王婷婷深深叹了口气,说道:“我感到非常惊讶和愤怒!我的前途和名誉很可能就这样毁了。稀里糊涂就出名了,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过几天就要开学了,肯定会有人根据网上的信息给我宿舍打电话的。我该怎么办?”

记者手记:净化互联网需要网民道德自律。

网络让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都有可能一夜成名。“自拍”或许可以理解,只要不伤害他人,就符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但如果带色情内容,就“犯规”了。

青年教育家熊丙奇说:“我们处在一个标准缺失的时代。标新立异被标榜为“时代精神”,“主流”不是流入,而是“非主流”日益流行。”方针的倒挂,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心理错位。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精神生活的贫乏,很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好奇心和偷窥心理的滋长,尤其是在网络上,而传统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触角却难以触及。

所以,除了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广大网民,尤其是大学生,心里应该有个底线——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哗众取宠,剑走偏锋,为了提高个人知名度,是低俗、低级趣味的表现。乍一看,形态很跳跃。仔细想想,这一招很老套。不就是用“大学生”“美女”“裸体”来骗取点击率吗?

各大论坛“乞讨”的帖子不断攀升;王婷婷的《春光乍泄》之后是热帖。希望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早日认清“自律”二字的真正含义。

聚焦专家分析——“点对点”通信给网络监管带来难题

去年7月,公安部等部门开展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行动以来,绝大多数色情网站已经逐渐消失,不能再在网站上直接发布违法和不良信息。

然而,另一种趋势正在暗流涌动。“自拍”、“贴纸”、“小电影”都羞涩地开辟了“地下路线”——网络上个体之间的“点对点”交流日益猖獗,愈演愈烈。MSN、QQ、E-MAIL等即时通讯工具为这种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互联网上的信息流动可以分为“点对点”和“点对点”。“点对点”是指信息由较大的门户网站或论坛发布,网民可以直接在这个“点”上浏览或下载信息。而“点对点”是指通过MSN、QQ、电子邮件等通讯工具在网民中传播信息。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孙伟博士认为,在点对点的传播中,即时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更加明显。只要你有传递或获取信息的需求,信息的“传输机”就可以随时启动,所以传递某些信息的速度甚至比“点对面”的传递还要快。

更重要的是,“点对点”的交流避开了公众的视线,基本是在私密的环境下进行。在“点对面”的交流中,如果出现不良信息,网络监管者可以通过关闭服务器等手段及时制止。而“点对点”传播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处于相对隐蔽的位置,处于监管盲区,这就给网络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

可以说网络传播正在走向一个新的阶段,信息走私人性化,避开公共渠道。

举个例子,传统的网监就像站在公共频道上的警察,但当信息流“潜入”时,无论警察如何防范,小偷们都别无选择,只能挖地道四处游荡。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点对点”的交流方式催生了一种“订单式”的服务——网民在公共论坛发出需求信息,并提供自己的MSN、QQ、E-mail等交流工具,提供服务的网站或个人直接将相关信息发送给那个人,交易悄悄完成。王婷婷所谓的“春光”和“深情录像”就是这样悄悄地传播开来的。

最后,孙伟博士强调,“点对点”通信技术的出现是科学进步的标志,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技术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使用技术的人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