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旅游历史文化学院简介

1,教学科研成绩显著。目前学院的硕士学位点有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研究、近现代民族区域经济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研究等。有旅游管理、历史学、博物馆学、民族学四个本科专业和1旅游管理专业。学校的旅游与城乡规划设计院(具有旅游规划资质)、旅游规划设计中心、生态旅游研究中心、世界遗产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隶属于我院。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省级和国家级专业,是国家民委直属院校本科专业评估中获得的优秀专业,是学校本科示范建设专业。也是四川省教育厅设立的民族地区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历史学、博物馆学、民族学专业是历史学、民族学两大学科很多研究生培养和输送的地方。其中,历史学科是学校自1951建校以来设立的学科专业。

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等纵向科研或教改项目的主要研究,以及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形成专著或论文、研究报告等科研成果,部分获省部级或校(处)级科研成果奖;学院依托旅游与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近年来完成了30余项地方政府或景区委托的旅游规划和策划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学院主办或参加过多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多位专家教授参加过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还邀请了世界旅游组织专家霍金斯先生等外国专家和魏小安、王大武等国内专家来学院讲学。

2.学院拥有一支强大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建设的人才队伍。学院拥有包括教授、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讲师、助教(含助理实验员)在内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团队,拥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90%以上的教师拥有硕士学位)。有三位老师是四川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四川省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四川省有12名教师为全国导游资格面试考官,2名教师被旅游规划一级资质单位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院聘为规划设计研究员,4名教师为四川省星级旅游饭店评审员,3名教师为四川省旅游景区A级评审员,1名教师被“绿色地球21”组织授予“国际生态旅游标准顾问”资格。同时,学院还邀请了魏小安、王大午、何建民、冉光荣、白更生、杨福全、杨振志、张小平、范剑川等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和管理或研究精英担任客座教授。

3.大学生们在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招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在学校各专业中名列前茅。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09年,我院师生在校园舞蹈大赛、辅导员风采大赛等高水平比赛中均获得第一名。西南民族大学的旅游协会、历史学会、环游世界杂志、旅游与历史文化等学生社团都是我院主办的,学生社团已经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院连续四年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生三项创新成果获得全国英语竞赛、全国ITAT竞赛等国家级奖项。特别是在2009年第一届全国旅游院校酒店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四项(***6名学生参加)、优秀组织奖,团体排名全国第五、西部第一。另有8名学生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均获得“金牌监督员”或优秀志愿者的荣誉,受到北京市旅游局和奥运村的表彰和奖励。多名学生创新成果在省级比赛(四川省导游风采大赛、旅游艺术设计大赛、舞蹈大赛、演讲大赛等)中成绩斐然。);我院学生社团、班级团体、学生多次获得省级奖项。

4.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实验实习等硬件设施和条件良好。建有民族文化与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室,面积1315平方米(含藏、彝、羌文化特色房间20余间,旅游规划设计室、茶文化实验室、模拟中西餐厅、模拟导游、模拟旅行社、民族旅游商品设计及陈列室等。),为学院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自投入使用以来,已为相关专业学生开设了数十门实践(实训)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了就业竞争力,拓宽了就业渠道。实验室多次接待各级领导、嘉宾和兄弟院校的参观考察,因其浓郁的民族特色而受到他们的高度评价。学校位于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三大最佳旅游城市之一、中国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成都。我市拥有众多的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遗址和各类博物馆,为我院的教学、科研和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学院办学成绩突出,在四川省及西部地区旅游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声誉。办学经验在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旅游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发表,并发表在旅游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刊物《旅游》上。西南民族大学玛丽卡国际酒店与物业管理学院也隶属于我院。学院与省内外旅游管理部门、景区、酒店、旅行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条件。

6.学院还全面参与了省内外的多项旅游业务。除承担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的旅游规划策划项目外,连续多年承担并完成四川导游资格考试专业培训,主持编写培训大纲和教材;参与四川省星级旅游饭店、A级旅游景区评定;连续两年承担并完成国家旅游局援藏导游短期专业培训。多次主持成都市导游年检培训和考试;参与四川省林业厅和国际保护组织起草的《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标准》的评审;与九寨沟管理局联合主办了“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国际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多次参加政府旅游管理干部和旅游企业管理者培训,以及旅游专业人员(包括四川省甘孜州和成都市开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的村民);与中国饭店协会合办“中国饭店业准职业经理人资格考试”培训认证;受原劳动部有关机构的委托,制定和编写了《旅游咨询师职业标准》和《旅游咨询师培训教材》,为“旅游咨询师”这一新职业的引入做出了巨大贡献。完成四川省甘孜州文物普查任务;参与了当地博物馆建设的规划。此外,学院还与中国世界遗产研究会、保护国际、绿色地球21、乔治·华盛顿大学、德国阿尔伯特基金会等机构或非政府组织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在国内外旅游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