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人格是教育的起点。
?所谓现代教育,是指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制度化、普及化的教育。它以人类社会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了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对理性和科学的追求。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恰恰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主要理念和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赫尔巴特的理论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教育和中国教师具有无可比拟的基础意义和强大的亲和力。
?赫尔巴特于1776年5月4日出生于德国。他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律师,后来他被提升为枢密院顾问。他的母亲美丽聪慧,文学修养深厚。1794年高中毕业后,18岁的赫尔巴特来到德国哲学中心耶拿大学。当时,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作家都在这所大学。由于他母亲的帮助,他结识了哲学家费希特,这为他的教育和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797年初,还没读完大学课程,还没毕业的赫尔巴特就下到一个贵族家庭做家教,负责三个男生三年的所有教学工作。他仔细分析了三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并为他们制定了教育计划。每两个月,赫尔巴特写一份关于他的教学方法和成就的报告。这段教学经历深深影响了他的教学理论。可以说,赫尔巴特对教育的兴趣是由这个职位引起的,这也为他后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1799年夏天,赫尔巴特专程拜访了当时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并与他结下了难忘的友谊。裴的“心育”口号给了他很大的启示。1802-10,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他刚刚走上大学的讲台,非常努力,渐渐有了自己的影响力。从65438年到0806年,他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奠定了他在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1809年,哥尼斯堡大学向赫尔巴特提供了一个任命,请他接替康德的哲学主席职位,教授哲学和教育学。他在这所大学教了25年书,他的讲座很受学生的欢迎。当时,柯尼斯堡大学大约有一半的学生选修了他的课程。
?赫尔巴特不仅投身于讲台,还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为了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从1817开始,他在柯尼希斯堡大学成立了教育研究班,进行教育实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教育研究所。此外,他还创办了师范研究班和附属实验学校,为培养优秀教师做出了贡献。正是在哥尼斯堡大学时期,赫尔巴特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方法。65438年至0835年,他出版了《教育学大纲》,补充和进一步阐述了以前的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对教育事业非常执着。直到8月1841,在他突然昏迷死亡的前两天,他依然照常讲授哲学和心理学。
?赫尔巴特在哲学和心理学上的洞察力和高度,使他在教育教学理论的建构中贯彻和体现了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理念,使教育学和其他古老而新兴的学科一样,从此有了自己的使命、特点和结构,建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人格是教育的起点。
?赫尔巴特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思想,“不要梦想更高的权威...因为每个人自己都是法官...哲学根本不判断,但哲学教人学会判断。”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赫尔巴特那里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即使对人类做出最纯粹、最成功的描述,这种描述也永远是对特殊个体的解释”。因此,教育应该“以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侵犯个性”,使每个人鲜明的个性轮廓得以清晰显现。”因为人的追求是多方面的,所以教育者也要关注很多方面。“但是,社会和孩子理想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校不可能培养出统一规格的人,只能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我们终于明白,为不同的人准备和确定不同的工作,对人类是多么有益。与此同时,年轻人的个性也在教育者的辛勤工作中越来越显露出来。“把人格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实际上是赫尔巴特“人是目的”的哲学思想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早在1804年,赫尔巴特就提出:“我们可以把教育的唯一的和全部的任务概括为这样一个概念:道德。”道德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标,所以它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在赫尔巴特看来,品德的形成是人的最高目标,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不仅要传承知识,还要塑造学生的品格和美德,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德性”。他指出,道德教育绝不是养成某种外在的行为模式,而是在学生头脑中培养一种明智的、恰当的意志。赫尔巴特从教育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阐述,系统地提出了内心自由、完美、善良、正义、公平五个道德概念。赫尔巴特指出,这一最高教育目标的实现不是单个教师和学科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多方面的、持续的努力。基于此,他批判了道德只被视为约束的现象,主张让五种道德观念成为学生自己的意愿。换句话说,学生应该培养一种道德品质或道德意志。正所谓“有道德的人指挥自己”,赫尔巴特主张对外来的判断和服从要经过自己的选择,让外来的东西成为自己的意志,实现“内心的自由”。
兴趣是教学的直接目的。
?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兴趣在教学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是在赫尔巴特之前,历史教育家们把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赫尔巴特那里,兴趣不是简单的手段,而是教学的直接目的。赫尔希的兴趣不仅仅是指儿童在教学中因新奇、陌生而引起的表面兴奋,更是指对所学内容具有高度吸引和高度关注的内在心理状态,或者说是智力活动的一种特征。赫尔巴特也认为教学不是单一的兴趣,而是多种兴趣。单方面的过度兴趣和完全缺乏兴趣也会破坏教学的教育性,不利于完整品格和德性的培养。具体来说,赫尔巴特把各种兴趣分为认知和同情两个方面,包括体验兴趣、思辨兴趣、审美兴趣、同情兴趣、社会兴趣和宗教兴趣六个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必须高度重视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同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取得突出的效果,否则只会流于形式,失败。
教育教学:德育与智育的融合
从历史上看,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的命题以来,教育领域就一直存在着协调道德修养与知识传授关系的问题。德育和智育孰轻孰重,如何结合,一直存在争议。赫尔巴特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首次明确提出了“教育教学”的概念,开启了教学伦理学的研究。
具体来说,赫尔巴特的教育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美学和文学;第二,数学和自然科学,有时被称为“诗歌和数学”,在目的、内容和手段上都是良性的。我们可以看到,赫尔巴特的教育教学不仅从目的上阐明了教学存在的道德基础,而且从教学方法上规定了什么是好的教学。这意味着教育教学应该激发智力活动。那么,如何让人变得睿智呢?如何让教学充满智力活动?赫尔巴特认为,意志根植于“意识形态范围”,根植于他所获得的思想的联合和综合作用。“如果教学拓宽了学生的思想范围,那么孩子的粗糙天性一般会因为欲望在思想范围内膨胀而减弱,失去了片面追求的能量。其次,如果教学使儿童理解了一个审美对象,那么他们的情操就会变得高尚,从而接近意志的正确判断,从而导致实践观念的产生。“只要教学有助于孩子思想范围的形成,教学就能使人明智。
赫尔巴特理论在中国
在中国,赫尔巴特的影响同样重要。他是第一个被系统介绍到中国的西方教育家,对20世纪初中国新式学堂的建立和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王国维及其主编的《教育世界》通过大量介绍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思想,开创了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和学说进入近代中国的先河,促进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近代中国的确立。由于赫尔巴特学派教育学理论的引入,我国在短时间内形成了相对系统完整的学科体系,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大大缩短了我国教育学的科学化进程。
可见,赫尔巴特在心理学和实践哲学(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学,在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价值上都构建了完整的教育学体系,使教育学走上了科学的道路。赫尔巴特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要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和独立的科学的人,并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从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实践了教育学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今天,赫尔巴特和他同时代的教育家们引起的激烈争论和喧嚣,气势磅礴的乐章,穷人竞赛委员会的深思,呕心沥血的杰作,也许已经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了。一代又一代新的接班人依次走上舞台。他们竞相翻新自己的理论,再次提出问题,大声反驳对手,尽力证明自己。灯笼般的转变延伸到历史的深处。但是,每当我们仔细聆听的时候,就会发现,在这些后继者的喧嚣中,我们可以听到一次又一次的回响,我们可以看到那些问答以一种改变的方式重现,让我们无法停止思考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