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大三应该做好什么?

首先,我强烈认为大三男生和女生应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计划。你读的书单,你制定的目标计划...男女之间应该有明显的区别。中国的大学教育就像是一刀切——男女都一样。这种“中性”教育的结果是,女生普遍缺乏女人味(我指的是女性应有的气质),男生就更差了,很大一部分都缺乏阳刚之气。当然,无论哪个时代,都会有蓝气质的女人和志存高远的男孩子,我女儿一直很崇拜他们。

这意味着这篇文章中的一些建议不适合男生。如果你是男生读到这里,可以关掉网页喊一声,然后继续往高处走,不过往下看也不错——女生这么努力,知己知彼。

关于学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学好专业课更重要。

这并不是说专业课不重要,而是有比它更重要的东西:你必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大一大二都是同一个模子纵向发展,那么大三就面临横向选择的问题。你要出国吗?考研?就业?创业?还是决心毕业嫁个好老公养你?提起这些话总是有压力的,我也是,但现实不得不面对,早一步晚一步也就罢了。与其愁眉苦脸,逼自己上梁山,不如未雨绸缪,开开心心。

当然,专业课一定要好好学,虽然可能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尤其是大三下学期。我把专业课学得很好,因为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不仅是我作为学生的义务,也是我实现梦想的充要条件。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要毕业出国留学,你确定要去法国,那么你知道你要去GMAT购物,申请学校的时候你要去购物买一个“绩点”。所以你还在努力学习,学习专业课,但是你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虽然你很清楚你这辈子都不会再用到这些东西。

要么就是想考研,要么就是不用推研究生,天天这么紧张。可能你的研究生专业和你的本科专业没有关系。也许你一辈子都不想在这个专业做什么,但是你要记住,先做一个好学生绝对不是一件坏事。其次,在相当的情况下,好学生的选择总会比坏学生多。记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不要孤注一掷。

关于学习就只说这么多了,但是还有一句话是一定要说的:如果你还没有决定好以后要做什么,那就先把自己的专业课学好!不要担心其他人。那些在大三突然喜欢旷课甚至不来学校的人,往往会处理一些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是非常有价值的短期实习或者面试,可能是申请签证参加托福考试,甚至是准备研究生的论文去见导师...不要学着和别人傻笑,不要一起来学校。在学习别人做“冷柿子”的同时,先考虑自己是否有资格做“冷柿子”。

关于考试:你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我不是说在考场上。我一直反对作弊。

从考学分离可以看出,我并不认为大学考的是知识。大一大二考试的话,可以“关门”一个月等死,也可以选择在麦当劳刷一晚上卷子。只要你愿意努力学习,只要你愿意放弃咖啡,你的成绩和奖学金一定会向你微笑。但是大三的考试绝不是自己一个人那么简单,因为单打独斗,效率低下,真的真的真的很累。

初级考试常见的有两种:论文(报告)提交或闭卷答题。先说前一个,大一大二接触不多的:论文投稿。也许有人不屑,认为自己的论文一直都很好,这不用教。但是,你试过一个论文周,同时要交六门课六篇大论文,每篇论文都要做市场调研,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商业原理。都需要20页以上的小尺寸A4纸(最多的一个写了39页),更重要的是,这些论文都是用英文写的...你会头晕目眩,瞬间想用果冻自杀。肿胀怎么办?!肿胀怎么办?!着急不是办法,也不是降低论文质量的办法。关键是要学会团队合作。记住,千万不要看这句话,关键时候它会救你一命。

至于闭卷回答,我在这里只分享一点:我很自豪我们班的同学有非常棒的“分享习惯”,比如国贸考试,比如金融,考试提前一周,QQ群里有很棒的童鞋“享受”考试。而且学生还会不断完善,最终会出《××考试总结完整版》、《××考试总结校对版》、《××考试总结补充版》...总而言之,很和谐!如果你的班级没有这样的“分享习惯”,就不要抱怨你的班级不好,大家都自私。先回顾一下自己做了多少。你要相信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送人玫瑰,手里留余香,没人贡献。你为什么不是第一个赞助商?

关于练习:与其滥用,不如做优质练习。

这句话招致了最多的批评。太多的人对他们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持否定态度。他们觉得还是早点出去实践比较好,哪怕在肯德基、麦当劳打工,哪怕发传单做销售。我不否认对某些专业来说可能是重要的一环,但对大多数人(尤其是女生)来说,不要把生命浪费在这些低级的“实习”上,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不值得。

我从未在麦当劳或肯德基或必胜客工作过,也从未做过任何促销活动或短期女招待。另一方面,很遗憾,但我宁愿它继续遗憾。在知识经济时代,要讲究“策略”、方法和机会成本。记得听一个高校媒体联盟的资深演讲者,(4年本科GPA第一,加权第一,总分第一,排名第一,同时学生工作做到XX省N项学生代表,同时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实习)。然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牛逼。他说他只是把一些时间安排倒过来,在别人都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安心的学习出版自己的作品,在别人都在忙着学习的时候他开始悠闲的定制社团和学生工作。所以“突出”(错位竞争)一点点小成绩。这句话启发了我很多。

我的第一份实习是正式的,是翻译整理央视音像资料馆以前的CCTV-news的节目。那时候我才大三,九月到六月一周去四次,周三周五两天半,周六周日全天。在此之前,我只是做了几个短期的兼职做翻译,在网上发了个兼职翻译的消息,只有有意者打电话。而且每次简短翻译后我都会写“总结笔记”,从颐和园到会议室到国际展览中心,一天三天到一周,内容从普通谈话到商务交流到展览翻译,价格从100到一天300到400不等。

宁愿选八百口译两天,查资料,准备半个晚上;我不想牺牲一个月的周六周日去麦当劳上菜,因为我知道我要的是什么,所以我不用花时间去盲目的练习这个习惯。不要觉得翻译的多么高深,关键是你敢不敢做。所以,感谢翻译,一方面是因为我当时练口译(我也做翻译,但觉得不值得),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从大三开始就基本不从家里拿生活费了。去年的奖学金+翻译工作+偶尔的稿费就差不多够了。当然,适可而止。不要为了证明自己不拿家里的钱,就把自己累坏了(尤其是女生)。任何父母都不缺这些小钱。从长远来看,健康是革命的资本。不要在这方面用你那点点自尊。

但是,还有一件事。当时是怎么做出来的?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理论。别人周六周日去麦当劳,我就去学日语,喝茶,看文学,艺术,哲学,美学。早上别人在暖暖的被子里起床,我四点起床写作业,六点出去对着墙练口语。别人开始晚自习的时候,我就腾出时间去社团做新闻,杂志,文章。

离题很远,但还是一句话:最好是有质量的实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然后努力去做一些事情。

关于读书:书读多了,天上真的会掉馅饼。不打人,就会被打。

关于读书的章节我真的有太多的东西要讲,我总结一下,现在所有的机遇和看似幸运,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读书。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两位老师:一位是老邢,他说女孩子一定要多读书,读历史名著和人物传记,尤其是著名女性的传记。我是一个好男孩。虽然不敢说读了多少历史名著,但是从大一开始我真的很努力的读了很多传记,尤其是著名女性的传记。从到林,从王昭君到武则天,从杰奎琳到戴安娜,甚至玛丽莲·梦露甚至奥黛丽·赫本。我喜欢的一切,或者说我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我从图书馆有大量这样的传记,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通读一遍。哪怕我只从他们身上学到一点点,也会有惊人的力量。这是一条培养气质的捷径,比看那些《女生应该做的20件事》之类的畅销书重要多了。

还有一个人,我得非常感谢,我的主人老阳。如果说老邢的启发教会了我如何培养优雅(不仅仅是外在),那么老阳的教导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内心强大的女人,厚重而有分量,让内在的信息通过每一个毛孔散发出来。我仍然记得老阳给我的电子邮件:多读书!多读书!多读书!这不是简单的并列。我从中受益匪浅。在老阳的影响下,我开始重拾遗失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年轻人普遍喜欢的《孟子》开始,我开始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无论多忙,我都抽时间去“光合作用”(一个很感性的学习)接受“光合作用”,要一壶茶,静静地读那些被束之高阁的传统文化,不为别的,只为培养一颗强大而深刻的心,这与以后的任何职业都无关,与之相关。当我的每一篇书评都化为一片羽毛,精心搭配音乐,穿上,那就是歌唱的翅膀。

读书的目的可以很简单,只是出于爱,也可以不是。但我可以诚实地说,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学习的目的绝对不简单——只是为了打越洋电话时找到相同的话题。我不怕笑话。一年前,为了和一个喜欢的男生吃饭,我甚至通宵重读朱光潜的《美学》。当然,我现在不会做这种傻事了。喜欢,自然有话说。不喜欢,天生丽质,才华横溢,背诵朱光潜的美学也没用。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大三的时候读了很多书,不是一次受益良多就能概括的。你为什么这么做不重要,关键是你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这么做的。

差点忘了这一章的标题:书读多了,天上真的会掉馅饼。不打人,就会被打。怎么砸?请看下一章关于气质。

关于气质:气质是女人的通行证,与美貌无关。

从头到尾我都觉得自己的长相很普通,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如果只看脸的话。高的瘦的长的美女多的是,婀娜多姿的只有一个。

我非常非常感谢父母送我去学芭蕾,练软笔,拉手风琴。不过这些都只是外在形式,这种所谓的“优雅”是说不出来的——我在外面见过无数走路气质极好的芭蕾美女,就不要说了,满嘴胡茬(当然也有很多气质美女是内外兼修的,我女儿很羡慕)。难怪周敦颐感叹“远看不可笑。”

读书是内心的修炼,内心的修炼是气质修炼的主要成分。无数的缘分和机遇,都和读书有很大的关系。都说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但我觉得机会总是青睐心里有事的人。而“内材”来自于读书,来自于艺术,来自于气质(尤其是女生)。在这一点上,其实我并没有刻意,还是有一次后来,我和一个学妹出去做生意,然后在会场遇到了XX单位的XX,聊到了XX,问我有没有兴趣。我也没太在意,学妹无意间叹了口气,说你怎么总能看到天上掉馅饼,也没人打你。我当时就懵了,从来没有这么清醒过。现在仔细想想,很多机会都来源于你和别人交换名片时不到一分钟的寒暄。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甚至很少说话,你甚至不忙着介绍自己。但是,你的举手投足、笑容、言语都只是推销,只有内心真正强大了,才能做到这一点。“无声胜有声”是无法伪造的。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是关注那些前辈,由衷的折服和惭愧。

当然,你也可以偶尔找机会“练练手”,但不要被出卖。真的很欣赏三年的校媒记者经历。不管什么背景,什么专业,什么年龄,我都要找话题和他/她聊天,都要深入的谈一个话题,这样就没货了。当然,不管对方是谁,第一,不要因为有人不理解你的话题而皱眉头,因为你要始终相信,术业有专攻,天外有天。第二,不管对方是谁,都不要低估自己。东方女性的态度很谦虚,但要有不卑不亢的态度。

我一直很欣赏亦舒的一句话:真正有气质的女士,从不炫耀自己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多少书,去过哪里,有多少衣服,有多少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培养气质,就像熬汤药,等不到火候,急也没用。如果我学不会,保持真实就好。如果让我在东方和素面之间选择,我宁愿面朝天空。

气质不好也不坏。只有适合和不适合。就像鞋子一样,不一定要追求大小,适合自己的才是。有时候,一个气质只爱一个人。

关于爱好:不是为了气质,而是为了不孤独。孤独的人容易得便宜。

关于小卡老师的国际商法课程,我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是一段与商法无关的话:小卡说,她读研究生的时候,因为家人朋友劝她商科更“实用”,所以转了商科,放弃了文学。然而,长大后我发现,艺术其实是最“实用”的东西——至少对女生来说是这样。当你孤独、绝望、失落、难过的时候,你绝对不会想到去找《国际商法》,但首先想到的是文学、音乐、舞蹈、绘画、体育……这些艺术化的东西。只有他们会一直陪着你,不离不弃。

找一个真正的激情,坚持一辈子,不是为了气质,而是为了让自己不孤独。孤独的人容易得便宜,尤其是女生。

关于朋友:但做好事,莫问的未来,不要认为这句话是庸俗的。

我曾经问过一个人,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他说,因为你值得我对你这么好。你关心你的朋友,因为他们值得。不要和“功利”色彩的人交朋友,这会让你全身不舒服,像闻到汽车尾气一样。我确实见过一些人,给自己定下了每年要认识多少新人,要交换多少名片,每个月要定期联系谁,如何在每次活动中积累人脉的目标...也许他真的不累,乐此不疲,真心希望如此。如果一个人喝水,他就很了解水。

不要以为自己有权利窥探任何人的隐私,不管是多好的女朋友/哥哥/爱人。关心他们,适可而止。一旦发生不熟悉的事,真的很难愈合,以后再去熟悉就成了表面的礼貌。当朋友需要你的时候,不要问太多细节。他/她想告诉你就会来找你。告诉他/她我一天24小时值班,如果你需要我打电话,我随时都在。

原谅久而久之伤害/背叛你的朋友,但不要忘记。

关于爱情:不要为了任何人轻易改变自己。

去年在《大二应该做的几件事》里,我终于说要谈一场恋爱了,但是我真的做的很差,没有太多话要说。今年,我想我们应该弥补这个遗憾。

主人告诉我不要为了任何人改变自己。他/她爱你,因为你就是你。一旦你不是你,他/她就会停止爱你。更重要的是,即使他/她离开了,你也不会太难过,因为你还是你。

师父说,非常重视感情的人,往往是感性的。永远要有一颗感动的心,但不要轻易动情。最后伤的是内脏,伤的是自己。

不要刻意问他,你爱我吗?如果他爱你,他就会爱他自己。如果他不爱,那如果他骗了他呢?爱情就像沙子,抓得越紧,滑得越快。就像师父说的,如果他心里有你,他就会在你身边。如果你不在我心里,留着他有什么用?

在情感天平上没有公平可言。曾经有一个女人,在她的写作王国里,以别人的口吻感叹“这么计较,很难打胜仗”。

“誓”是动词,所以两个词都有意向。但永远相信爱情和真爱。如果你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记得在KTV唱《温暖》的时候给他/她打电话,在电话里对他/她唱“爱一个人,希望他/她过得好,真心待他,不求回报”。

本来写的是终于写完了,但是想到昨天看了某人的日记,关于他对未来女朋友的标准。刚看了几篇,就已经在笑了:要漂亮...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能够唱歌、跳舞、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拥有知识和独立的知识...要有社团经验,级别越高越好,这样才能理解他的难处...

我当时特别想跟他说,先生,你是女朋友。放眼近现代中国,恐怕只有两个人能勉强出线:一个是林;一个是宋美龄。可惜这两个人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已婚;第二,他们都死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大三的这个总结和推荐很啰嗦,因为确实是想到的东西。虽然已经20岁了,但是要慢慢学会成熟。

有人问,静雅,你怕老吗?我说,怕,但不怕。第一,害怕是没有用的。第二,《武则天传》里有一句话,以色显君者短,以才显君者长。我相信,即使我老了,我也会是一个优雅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