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简介

朱出生于上海,1957。我祖籍福建武平,汉族。他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学者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1983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年获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中心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新世纪周刊、财新专栏作家。com。

朱在中国文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前卫而睿智,言语中闪耀着理性、激情和注意。他以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朱昱”对中国的文化现状和社会弊端进行了许多激烈而尖锐的批判;他渊博的学识,扎实的学术功底,观察文化现状的理性和深刻,在当代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茅盾《文学家》的获奖人麦加曾这样评价朱:“他吓到了一些人,因为他拒绝媚俗;他让害怕他的人依然尊敬他。”“他就是安徒生笔下那个喊着‘他什么也没穿’的孩子!"

2006年9月,《凤凰生活》杂志公布了影响世界未来的50位中国人名单,朱入选“中国文化观察家”。

6月2014朱出版《中国古代诸神》一书,这是20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该书以跨文化的全球视角,以独特的方式探索中国古代文化和神话的起源,发现并证明世界各地的古代宗教/神话都起源于非洲。这是继美国学者发现全球智人起源于非洲、新西兰学者发现全球语言起源于非洲之后的第三个原创性学术贡献,有助于纠正人类文化起源的传统观点。从1949开始在国内也算是学术了。

中文名:朱。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57

职业:学者、教师和评论家

毕业学校:悉尼科技大学

主要成就:发现并证明世界上所有古老的宗教/神话都起源于非洲;“中国文化观察家”

代表作品:《中国古代众神》、《盗贼的盛宴》、《燃烧的迷宫》、《孤独的大多数》、《朱守望系列》(5卷)。

履历

1983年7月,朱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财经大学语文教研室,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由于与所学专业和研究领域的不一致,加上大学时代人文环境的缺失,他的情绪转向了抑郁,“失去了方向,心灰意冷,无所事事。”这期间,除了一部电影系统理论,他几乎停止了所有的写作,蛰伏了近两年。

转机出现在两年后。65438年至0985年,朱应邀参加在厦大召开的全国文学批评新方法研讨会。“这改变了我的未来。”这项赛事几乎聚集了当时中国最优秀、最受欢迎的人才。朱则相反,是个“无名小卒”。归来不久,他的第一篇诗歌评论《烦恼的一代与城市梦》问世,并以1986发表在著名先锋杂志《当代文学思潮》上。

“这篇文章完全偏离了一般的批评标准。它很天真,但充满了杀气和奇思妙想。与其说是讲解别人的作品,不如说是炫耀自己。”朱本人并不同意的这篇文章,因而在文学界引起广泛关注。

1986发表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当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钟殿飞曾撰文指出:“朱的文章非常闪亮,不仅是作为一种理论概括和勇气,更重要的是他把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对整个社会和文艺的责任感。”

此后,朱通过一系列的文学研究和评论文章,在中国文坛声名鹊起,奠定了先锋批评家的地位。“那时候我年轻气盛,快疯死了。”他说,在一个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上,你也可以鄙视与会者,随便说点什么,然后当场离开会场,“因为你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得罪了很多人。”

“这和我的成长环境有关。我是独生女,极度渴望自由和独立。我从小就自己玩,习惯了孤独。”从小学到中学,他的成绩单评语里总有“骄傲自满”四个字。“老师总希望我‘傲慢浮躁’。”如今,朱很少和别人争论。他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是浪费时间。”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是流露出被小心隐藏的骄傲。

朱今年50岁(2007年)。“其实我40岁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了。”他接过茶,喝了一小口。“我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他低下头,抬起头。“其实争议是最好的状态。没有争议是不正常的。我为下一个世纪写作,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法官。”(摘自怀瑶访谈)

主要作品

朱的代表作有:《燃烧的迷宫》、《喧嚣的时代》、《文字的闪电》、《守夜人的文化日历》、《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记忆的红宝书》、《神话》等。主编有《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大型文化年鉴,中文版八卷,日文版《文化批判》)和《文化批判》(中国学术界第一本文化批判教材)等书籍。

1记忆红宝书

朱的文字,被很多人称为“朱昱”,是一种感性与理性交织的隐喻性文字,多年来受到很多年轻读者的喜爱和模仿。这本书是作者近20年来的诗歌、散文、杂文、小说大部分精华的集成,其中一些是现代汉语的代表作。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见解以华丽而硬朗的风格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叙事-解读风格。书中的画面也是隐喻性写作的延伸,既能满足读图时代的视觉需求,又隐含着耐人寻味的文化密码。在文化垃圾泛滥,阅读焦虑日益严重的时代,这本书有着不容忽视的收藏价值。

2《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

这本书探讨了当代中国盛行的流氓话语现象。当代中国分为两个社会,一个是国家社会,一个是无序、无信仰、无权威、无道德的流氓社会。基于离开土地的两亿难民,成为当代中国的隐形属性。本书以身份理论为逻辑前提,以流氓话语为对象,以酷酷的语言、淫秽的语言、亵渎的语言为分析元素,对渗透在各种文化风格(小说、诗歌、美术、音乐、流行文化等)中的流氓叙事模式展开全面、深入、独特、新颖的解读。),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流氓话语的基本特征。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是流氓学研究的一大突破,也是近年来中国思想界话语研究中不可多得的成果。

3《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 * *八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同济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这一系列文化年鉴的日文译本是《中国文化概观》,由浩雅出版社出版。)

在处理当下各种文化现象的过程中,编者力图真实有效地闯入文化精神的现场,以独立的立场和反叛的精神作为这张“文化地图”的基本坐标系《批评文选》记录了年度文化批评的精神高程;“关键词”的纬度标注了公共文化空间中各个层面的关键标记;“文化事件”的子午线以年度时间划分为单位,展示了各个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这样描述的年度文化全息图像,应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局部的,通过它来确认文化个体的“自我”取向,从而更清晰地洞察当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取向和走向。走在这张虚拟的文化“地图”上,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通过观察和观察,呼吸着这个时代的精神。

4《守望者文化日历(1999-2004)-刀锋收藏》

本书收录了著名评论家朱从65438到0999到2004年的大部分有影响的文学、文化和时政评论文章。所有文章均发表在《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南方之窗》等知名媒体上,其中一些文章引起了广泛争议。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批评家之一,朱仍然保持着犀利深刻的批评风格。与他对神学、神话学、文化解释学的研究相比,他的文化批判更具“杀伤力”,因此有“一剑封喉”的美誉。朱的批评风格和话语方式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犬儒主义批评”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5“文字的闪电”

作为当代中国最著名的文化学者之一,朱的文章字数不多,但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有重要的思想。《文字的闪电》收录了他80年代中期以来最具代表性的论文13篇,包括《空心文学》、《燃烧的迷宫》、《甜蜜的旅程》等。这些文字充分显示了作者敏锐的思想和宽广的眼界。朱的说话方式也许在这个消费主义的时代已经过时,但他独特的说话方式却真的像“闪电”一样,可以打开精神的问题,照亮时代的苍白。

6“逃犯档案”

在“文化批评”领域,朱一直以其创新的风格独树一帜。在这本书中,他试图用犀利的语言揭露文化的迷宫,用激进的智慧拷问历史的神话。面对各种文化现象,他自信地走到台前,指指点点,揭露和纠正错误,宣称事实背后的真相,宣称:“我要审判。”

7《十大作家批判书》

这是对当下中国文学的一次暴动和颠覆,将那些获得不当功名的“经典”作家拉下了神坛。

8孤独的大多数

孤独是为了保持精神独立。本书汇集了著名文化学者朱先生对当前中国文化的思考,主题涉及文化、文学、电影、建筑、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朱先生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道出了时代变迁下个人与时代的精神孤独:信仰与忠实丧失的“世界孤独”,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话语孤独”,浮华时代人们寻找灵魂皈依的“文化孤独”。他在写作中不时表现出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关注,并由此塑造了文化的孤独形象:孤独,这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攀登。

9“文化批评”

这本书是中国学术界第一部文化批评原理著作,描述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基本状况。涵盖了当代中国的文化逻辑、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文化符号的生成与阐释、神话与文化意识形态、身份、权力与文化认同、身体与性别、器物文化与生活方式、空间政治与文化地理、时间与记忆、感官文化等主题,全面阐述了西方与本土文化批评的主要立场、观点和方法。

朱守望者系列神话、审判、乌托邦、先知与时间。

从两个方面选取了《神话》、《审判》、《时间》、《乌托邦》、《先知》等五部选集。一类是朱出版的旧作,如《燃烧的迷宫》、《喧嚣的时代》(文字的闪电)、《守望者的文化日历》、《记忆的红皮书》。它可能会面对更广泛的读者群。

相关备注

1谈文物市场

2065 438+01 6月,同济大学文化批判研究所教授朱撰文指出,目前文物市场的赌博,是对古器物及其文明传承的最大悲哀。赌场效应造就了大量的超级赌客,却无法培养出文物文化的爱好者、欣赏者和保护者,无法转化为推动中国文化复兴的良性动力。朱认为,一边是文物价格的飙升,一边是整体文化价值的崩塌,形成了一个尖锐的讽喻。文物市场和故宫的故事向我们证明,残存的历史文化资源被肆意侵吞、炒作、瓜分、消费、贬低、毒害。

2关于鲁迅的言论

在《殖民鲁迅与仇恨政治的兴起》一书中,朱写道:“鲁迅先生去世前在病榻上完成了他的散文《死》,并在手稿上作了著名的“遗言”。这“遗言”都是用否定句写的。与其说这是对家人的告别演说,不如说是他的最高宣言。鲁迅利用这个机会做了最后的判决——宣判这个肮脏的殖民乌托邦与自己同归于尽。由于这种‘遗言’的出现,一种我称之为‘仇恨政治’的意识形态诞生了,并对二十世纪中国的政治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看来,鲁迅提前宣布他的“遗言”,是企图把“私事”或“家事”公之于众,即把它变成一个重大的政治纲领。说明鲁迅经过长时间的摇摆不定,最终抛弃了仅存的几个情话(这种绝望的情话是鲁迅在‘野草时代’的基本话语姿态),即彻底抛弃了爱情的感情及其伦理道德,成为一个纯粹的恨者。耐人寻味的是,由于“个人遗言”的话语策略,在这篇至关重要的文献中,鲁迅巧妙地回避了他一直以来所背书的* * *产品主义运动(这是很多鲁迅研究者都在极力回避的事实)。显然,任何爱恨交织、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对马克思学说的热爱,都会使鲁迅从这种极端无爱的仇恨立场上退却,陷入矛盾的困境。"

朱在《我是鲁迅的孩子》的采访中说:“反思鲁迅是对新文化运动整体反思的一部分。我一直坚持把早期的北京鲁迅和晚期的上海鲁迅分开。北京鲁迅无疑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作家。他的《呐喊》、《彷徨》、《野草》、《坟墓》和《新故事》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但上海的鲁迅需要反思。晚年,他失去了爱,只剩下恨。他后期的仇恨政治被利用,成为历史暴力的源头。这是鲁迅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鲁迅是人性的复杂组合,他的单一造型误导了人们。鲁迅应该还原成一个成年人,而不是一个完美的金刚雕像。这方面我吸取了深刻的教训。我并不完美,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调整自己——一方面保持文化批判的力度,另一方面避免人身攻击。这是一个平衡的游戏。我常常觉得自己像个体操运动员,在文字的钢丝上艰难地行走。鲁迅和胡适是杰出的创造者,不是守望者。恢复和重新认识鲁迅,就是要正确清理他的话语遗产,过滤掉不健康的部分,复兴他的文学事业。

3朱关于器物学的言论

关于剑:这真是一个英雄辈出,光芒四射的时代。一大批剑客出生入死于江湖,他们的鲜血书写了古典剑术的壮丽篇章。最不可思议的暴力与爱、友谊、勇气和终极关怀一起成长。眉宇间是红色的,但渺小而孤独的小树却成了坚实的丰碑,向我们展示了生命扩展的一切可能。最难的东西和最弱的生命组成了神圣的联盟。(摘自《剑:站在利刃上的精灵》)

关于青铜鼎:皇室对民间和自然的肆意征用,激化了社会矛盾。一种被称为“青铜鼎综合症”的政治疾病在商朝开始蔓延,然后以九鼎传播到周人,并在周幽王再次发生恶性袭击,导致西周帝国的灭亡。沉重的青铜鼎改变了唐人广阔的战场,迫使他们彻底放弃游牧习俗。经过数百年的农业驯化,强悍的猎人变得无限温润,它甚至无法抵御狗荣这样的游牧小部落的攻击。青铜鼎与其说是社会安定和谐的象征,不如说是国家灾难和疾病的标志。然而,随着铁器时代的成熟,皇帝与人民之间的分歧日益严重。到了汉武帝统治时代,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民间铁托拉斯,少数铁商垄断了整个远东地区的生产和销售,铁成为农业耕作和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用来生火的立体支架重新出现,三脚架的脚成了画蛇添足的累赘。这个锅在8000年前重生了,但它的材料已经从粘土变成了生铁。铁锅完全取代了青铜鼎,成为百姓灶上的主体。在患上“青铜鼎综合症”近千年后,鼎已可悲地退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空间。罐子恢复了原来的形状。本来就是百姓的器皿,属于日常用品之类的普通东西。由于锅的复活,食物不再是统治者和贵族的专属,而是成为了百姓餐桌上的日常用品,重新散发出奇妙的世俗气息。鼎已经成为一种奇妙的帝王记忆,经常闪现在皇帝的梦里,展现过去政治宴饮的浮华场景。(摘自《南方周末》2007年2月15)

关于於陵:玉的道德化完成于春秋儒家集团。在周代衰落的背景下,儒生组成了最早的世俗玉器专家队伍,他们的赞誉惊天动地,将玉器提升到了道德象征的高度。他们形容这块玉质地坚硬细致,颜色明亮冰冷,气质温润,声音清亮舒适。这是难得的恭维,儒玉学结成了牢固的同盟。他们的行动为历史上玉器研究的延伸提供了极好的样本。玉所承载的世俗伦理语义是如此宏大,让先秦时期的道德哲学家感到无限惊喜。我们被告知,孔子被发配到其他诸侯国时,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地捧着玉桂,仿佛举不起来。他举起来的时候好像是在鞠躬,放下来的时候好像是在给什么人递东西。他的脸严肃得像在发抖,他的步子很小,好像在走直线。这并非出于对王权的敬畏,而是一种不同寻常的道德表现,旨在宣告儒玉之间的生命联系。孔子是一个杰出的演员,他想向世界展示人与物之间全新的关系。玉不是神器,而是君子灵魂的凝结,散发着知识分子德行的浓郁香气。在玉的形状和气质之外,儒生们看到了自己凝重的面容。玉是投射在矿物上的学者精神的巨大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