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表示,将帮助陈春秀实现她的大学梦。是什么让学校改变了主意?

此前,陈春秀大学名额被他人顶替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陈春秀也一直在通过各种努力挽回自己遭受的损失。

陈春秀曾在一次采访中承认,她仍然没有放弃上大学的梦想。但当她的愿望出来后,她申请的大学拒绝了陈春秀的请求。学校也给出了拒绝她的理由:建校以来没有这样的先例。言下之意,他们不准备给陈春秀开这样的先例。

面对学校不近人情的决定,网上的讨论一下子炸开了锅。毕竟陈春秀和无数学子一样,曾经苦读十年,对大学有着美好的憧憬。然而,她的所有梦想都随着别人的恶意替换彻底破灭了。人们怀着对她人生不幸的同情,支持她重返大学校园。结果舆论也站在了陈春秀一边,网友一致建议大学重新录取陈春秀。

由于陈春秀事件备受社会关注,在各方舆论的压力下,陈春秀报考的山东理工大学也被动陷入了这种舆论之中。如果他们坚持?没有这样的先例?如果他们继续拒绝陈春秀的入学申请,必然会承受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显然,如果学校继续拒绝陈春秀,是对公众的公开挑战,是极不明智的。

当然,陈春秀在大学被别人顶替这件事也和学校有非常大的关系。说白了,山东理工大学对陈春秀不能正常入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冒名顶替者的出现,意味着山东理工大学的工作人员在招生时存在一定的疏忽。如果他们在审计时更仔细一些,也许陈春秀就不会有今天的这种经历。作为补救,山东理工大学重新受理了陈春秀的入学申请,也是对陈春秀经历的一种补偿。

当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山东理工大学打破了先例,这也是对陈春秀治学态度的认可。反过来,陈春秀参加高考,填志愿的时候,选择性填了山东理工大学。她当时的选择也是对山东理工大学的认可。

这件事的背后,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大学时被人顶替的发生。而且我们通过新闻媒体也发现了类似的事件,陈春秀并不是个例。那些学生努力学习了十几年,命运被改写得无可挽回,这是一个真正让我们思考的问题。他们想通过上学改变命运,却被如此戏弄。他们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