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助

3 .影响大学生心理求助的主要原因。

(1)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行为目标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主体自我系统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主观信念,在许多情况下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班杜拉(1986)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会影响个体对未来环境和行为的选择。当个体面对不同的环境条件时,他选择什么样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自我效能感。一般来说,个体选择一个他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应对的环境,而回避一个他觉得自己无法控制的环境。同时,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个体在活动中的努力程度,以及个体在这项活动中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时的忍耐力和忍耐力。因此,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受到很大影响。

编号11编号11

陈晓华:论大学生的求助心理及其培养

2006年6月5438+065438+10月Nov2006年声音个人遇到心理问题时是否选择心理咨询的态度。心理求助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求助行为。因此,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求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照顾面子。研究表明,对面子和隐私的恐惧是阻止潜在个体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重要原因。

[3]

有些学生遇到心理问题不知道该向谁求助,也不知道哪里有这样的机构提供帮助。这种情况导致他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扰时,不去寻求心理援助,而是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内在资源来处理问题,以至于很多同学最后出现了心理崩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心理咨询机构要做好广泛的宣传,开展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识,及时解决和疏导不良情绪。在向大学生讲授具体的心理求助和策略时,特别需要他们学会了解自己的心理困惑状态和原因,根据不同的心理困扰选择不同的求助对象,正确对待各种心理问题,鼓励他们向心理专业机构求助。

(3)提高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有研究表明,一些学生不来求助是因为他们对心理咨询师缺乏信任,认为心理咨询师可能无法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或者即使来了也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提高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素质,树立良好的声誉和正面形象,也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帮助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基于这种考虑,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必要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专门的心理帮助机构,积极开展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动员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求助服务的质量,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实施心理求助创造有利条件。?参考编号

【1】范福民。中国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发展[J].亚洲心理咨询杂志,1999,6(2),5~19。

[2]梅,隋玉杰,曾建国.大学生的求助倾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 (4),210 ~ 215。

[3]高,,。大学生心理帮助和求助方式的性别差异[J].论女性研究,2001,(2),9~16

[4]蒋光荣,王明。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3),180~184。

[5]张宁,,袁永贵。心理咨询现状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5):389~391。

。受传统影响

在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更倾向于对心理问题和疾病持有负面的刻板印象,因此害怕就医。

行为;而且大学生自主性强,主张自己做决定,不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然而,受传统观念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对面子的关注。

,控制甚至压抑情绪的表达,很难打开自己。他们对自己解决麻烦的能力很有信心,害怕被贴上病人的标签。

标签。有些大学生认为,向心理咨询专业人士求助,代表自己有心理问题,这是可耻的,会被其他同学误认为是心理疾病。

。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心理困惑的大学生不愿意寻求心理帮助。甚至在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时,也往往要下很大的决心,希望不被别人看到。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应局限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待心理困扰的正确态度。

4.培养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建议

(1)普及高校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心理求助意识。

虽然每个大学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但对于处于人生转折点的大学生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有限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并不能让大学生很好的认识自己,更不能用来解决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内心冲突。因此,高校应更加重视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危机的解决,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如讲座、海报、选修课等)。),多渠道、全方位地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营造良好的心理求助氛围,消除大学生错误的心理健康认知和心理求助的误区,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求助动机,强化心理求助行为。

(2)加强高校心理咨询服务的宣传,鼓励大学生积极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

心理咨询是一种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方式,但它是独立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该评估中有几个变量会影响评估的结论。第一,个人期望的缓解目标;二是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第三是对个人应该处理的资源的判断。个体希望的缓解目标是这个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治疗达到的目标,比如感觉不那么难受,让自己更快乐,改善人际关系。个人会根据这些个性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来判断自我应对是否可行。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个人主观感知的痛苦程度是重要因素之一。还包括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会不会有严重后果?

等一下。对个体所拥有的应对资源的判断,主要是指个体解决或应对困难的能力和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感。这些变量综合决定了个体是否寻求专业心理学家的帮助。

第三阶段:评价他者。他指的是当事人寻求自身以外的一切力量帮助自己的行为。这些外援可能是家人、朋友、老师、领导等。当然,他们也可能是心理咨询师。对他者的评价是指当事人确定向外部求助后,决定向哪种外力求助的决策过程。研究表明,大学生在试图解决心理问题时,倾向于先为自己寻求,后为他人寻求;当有必要寻求外界帮助时,我们起初倾向于向家人或朋友求助,只有当问题是情绪障碍且严重时,才会向专业咨询求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