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成果

奢华的钻石,精灵灵动的猫眼,简洁优雅的翡翠,美丽脱俗的珍珠...人们一提到珠宝,自然会想到它的美丽、不凡、高贵、庄重。这些看似微小的晶体,不仅是人们信奉和喜爱的尤物,更是财富顶端的浓缩。

作为地球母亲送给我们的美丽礼物,一颗耀眼的宝石,只有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人类的开采、提炼、筛选,以及工匠们的精心设计、切割和雕刻,才能装点我们多彩的生活。

寻求华丽背后的真正价值,宝石的珍贵在于稀有。也正是如此,所以自从人类认识到宝石的价值,进入市场流通,宝石的造假者就像幽灵一样出现了。

裂纹多的祖母绿用有色油浸泡,作为优质祖母绿;一块普通的翡翠,是用酸溶解掉它的一部分物质,然后注胶后的高级翡翠。随着科技的发展,造假者不断提高造假水平,当假冒伪劣珠宝越来越逼真的时候,也宣告了只靠摸、称、看来鉴别真假珠宝的时代即将结束。

一块普通的石头对人无害,但一块宝石有时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作为全球珠宝产业的主要消费国之一,尽管中国珠宝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具有一定规模,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珠宝产业缺乏珠宝检验、鉴定和评估方面的专业人才已成为遏制中国珠宝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了净化我国珠宝市场,建立珠宝评估的技术准则,构建科学严谨的量化评估体系,避免仅凭个人经验判断的尴尬局面,需要拥有一批从事宝石鉴定、企业管理、珠宝设计加工和管理等专业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作为中国最早成立、规模和实力最大的宝石学教育与研究机构,最早引进国际先进宝石学教育体系的学院,全国仅有的三个国家级宝石质量检验员考前培训站之一,创建于14。不仅建立了自己的GIC证书品牌,为市场开发了许多先进的珠宝鉴定仪器,还为中国珠宝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璀璨的钻石象征着珠宝学院提供的质优价廉的宝石学仪器和高质量的技术服务。高贵的翡翠代表了珠宝学院三大珠宝检测中心专业、权威、高效、优质的服务;珠宝学院的唐朝珠宝设计中心就像一颗水晶珍珠。至于珠宝学院所拥有的GIC珠宝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已经成为全世界学生开启成功人生不可替代的金钥匙。

今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年轻而充满活力。回顾它的成立,我们看到了中国珠宝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理念、信心和决心,以及在她不断发展、全面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从历史到现实、从现实到未来的理性思考。

在中国珠宝行业的发展史上,这是珠宝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绘制出的壮丽蓝图,在中国珠宝教育史上,他们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书写了一部艰苦卓绝、令人疲惫不堪的创业史。

不可预知的创业过程和建设者的骄傲、孤独、才华、策略、欢乐、痛苦、成就和理智...这些凝结着血汗和智慧的故事,应该被镌刻在史书上,真正奉献给世界。正是因为这段创业史,才演绎了一曲中国人突破重围,开创中国珠宝教育的华丽赞歌——

帆船运动——困境中的崛起

时间:80年代初。地点:湖北省武汉机场。人:两个英国人提着又大又重的箱子。

一套高端精密的检测仪器,两张深得看不出任何情绪的脸,从踏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宝石课题组大门的那一刻起,忙碌就取代了寂静。几天后,他们的工作正式结束,踏上了返回英国的飞机。

很快,在国外的学术期刊上,一位国外宝石领域的专家在论文中轻蔑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中国只有两个宝石专家。”这篇文章发表后,在国外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然而,在中国,学术界对此的反应异常平静,没有任何波澜。我并不是没有听到过外国专家的批评,也没有意识到其中包含的讥讽和轻蔑。其实国内学术界沉默的真正原因是国外专家击中了中国宝石行业的死穴。

没有珠宝专业人才,没有完整的珠宝教育体系,没有系统的珠宝研究成果...难怪外国专家那么能言善辩。我们无法逃避现实。实际上,地质学与宝石专业的区别在当时的中国科学界还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阶段。虽然恢复的市场经济使珠宝行业在改革开放后得以起步,但运营模式以及从业者和消费者对珠宝专业知识的掌握几乎为零,我国的宝石教育在当时甚至还是空白。

在一切都很匆忙的时候,却遭遇了国外学术界的突然打击,这无疑让中国学术界既尴尬又痛苦。但是,无论是尴尬还是无奈,我们还是要清醒地面对贫困的局面。毕竟,只有发展中国人自己的宝石教育,才能站得住脚,才不会被国外学术界鄙视。

再冷的冬天也挡不住春天的温暖;再贫瘠的土壤,总会有顽强的种子生根发芽。虽然春寒料峭,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领导敏锐地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活力。鉴于当时的情况,他们迅速在学校成立了宝石研究小组,率先迈出了建设中国宝石教育的第一步。

1981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刚刚完成搬迁,正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虽然恶劣的环境让人心酸,但被放在学校博物馆的宝石课题组成员并没有因为工作条件差、捉襟见肘的困难而产生任何消极的想法。相反,发展中国宝石产业的担子和责任感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他们。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宝石课题组紧跟时代发展,在蓬勃发展的时代大潮中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和优势。很快,宝石课题组被提升为学校的宝石研究室,后成为学校直属的宝石研究所。

不断提高的厅级凸显了学院派对宝石研究的重视,也间接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对宝石学教育和人才的迫切需求。1989年,一直直属地质大学的宝石研究所搬离了学校博物馆,正式结束了8年没有独立办公条件的历史。这是艰难的八年。正是这些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最早在地质大学从事宝石研究。在这八年间,在研究所人力物力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他们集资两万多元建成了国内第一个永久性的宝石陈列室,同时还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选修课,举办宝石培训班,召开宝石学会议,邀请著名专家授课...

虽然不再需要住在博物馆里进行宝石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所的工作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事实上,长期以来,宝石研究所的所有成员一直在学校分配的两间破旧的房子里工作。他们在研究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宝石,但他们自己的生活并不怎么光明。

研究其实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不仅需要研究者远离功利和欲望,更需要研究者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从来没有人抱怨过恶劣的环境。让人感动的是,这些早期的宝石学专家,眼神总是那么专注,脚步总是那么从容。他们其实是很普通的人,不想享受安逸的生活。但他们一直严谨地研究和完善自己的宝石学项目,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肩负的是振兴中国宝石学的重任。

提前——让借来的鸡自己下蛋

1988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全球首家宝石学家培训机构英国皇家宝石学会签署联合办学协议。1990年,英国宝石学协会在中国大陆开设的第一个联合教育中心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式成立,这是英国宝石学协会在全球第一个用中文授课和考试的中心。可以说,它的成立不仅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赢得了国际珠宝界的认可,也预示着中国的宝石研究进入了高标准发展时期。

事实上,早在两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到来之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领导和宝石研究所成员就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尽快摆脱中国珠宝教育的落后局面,加快国内珠宝教育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各行各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珠宝行业也异军突起,发展迅速。然而,专业人才的缺乏和从业人员素质的低下,往往使得珠宝市场显得粗制滥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没有专业的珠宝技术人员,国外一些不法商人打着合资的幌子,将一些劣质材料作为高档优质的宝石材料进行合资,直接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紧迫的形势表明,中国的珠宝教育仅仅依靠国内的技术力量是无法取得快速突破的。毕竟当时国内珠宝教育还是空白,没有一所大学有能力开展珠宝教育。要想有所突破,就要打破常规,迅速提高我国珠宝教育水平,然后就要重点关注国外在宝石科学研究领域有重大突破的研究机构。

宝石研究所经过深入分析和认真研究,最终决定采用时任中国地质大学常务副校长陈钟辉教授提出的“引智、洋为中用、借鸡生蛋、优质办学”的办学方针,开始接触国际知名宝石教育机构,以借鉴国外办学经验,发挥我校地质、宝石学基础知识的优势,培养中国自己的师资队伍。

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联合教育中心首批10名学员全部通过考试,获得英国宝石学协会颁发的世界公认的宝石课程证书。至此,中国仅有两位宝石专家的历史终于被打破。

只有高瞻远瞩,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如果地质大学的领导和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没有“不拘一格学习”的务实态度,那么中国的宝石教育可能还有一段漫长而曲折的路要走。毕竟封闭的思维和只靠摸索进行研究的方式,显然不利于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宝石学研究所与国际知名宝石学研究机构联合建立教育中心,培养中国人自己的宝石学专家,是一大胜利。但与长远发展目标和国外宝石行业先进水平相比,此时的胜利仍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明确的定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宝玉石研究所的发展奏响了凯歌。经过几年与国外宝玉石研究机构的深入合作,学院不仅充分积累了办学经验,也锻炼了自己的师资力量。同时,他们也在国内外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当胜利的曙光初现,希望的太阳半露笑容的时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领导和宝石研究所的工作者们,依然把务实的目光聚焦在这一重大战略的发展上。当上述有利条件成熟时,建设研究院的最佳时机终于到来。

1991年11月,经校领导同意,向中国地质矿产部报送了研究院成立报告。在陈述了中国地质大学宝石研究所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发展条件和有利条件后,地矿部迅速批复,并于1992号批复。

只有自主创新才更适合中国国情,更适合中国宝玉石教育的正常发展。但要想真正在宝玉石领域取得更大更长远的发展,必须跳出联合办学的桎梏,长期靠人。虽然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实力和水平,但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创造更广阔的学术世界。

崛起-打造中国人自己的证书品牌。

从1990到199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培养了四批***32名取得(FGA)国际珠宝鉴定师资格的学员,他们很荣幸成为中国大陆培养的国际珠宝鉴定师。

只有通过初级考试、理论考试、实践考试这“三道关”,才能跻身中国珠宝行业“精英”之列,既有过硬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在中国这个消费潜力巨大的宝石市场,当国内珠宝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仅仅32名专业珠宝评估师显然远远不能满足珠宝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武汉珠宝学院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在外需内促的大环境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于1993正式推出了属于中国人的GIC宝石鉴定师资格证,开创了国内宝石教学的先河。

GIC品牌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英国宝石学协会也对这个新品牌的珠宝证书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不仅派教学主任到学院参观,还把教材带回英国,提交给英国宝石学协会考试委员会讨论。

通过不懈的努力,珠宝学院优秀的师资、完善的教学和实验设施、严格的教学管理和考试制度保证了GIC证书的质量,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国际标准,并最终获得了英国宝石学协会的正式认可。从此,珠宝学院获得GIC证书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英国宝石学协会的FGA证书考试,武汉的FGA培训中心也成为了FGA和GIC的联合培训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成立仅一年,就能创立自己的证书品牌,获得国外著名宝石研究机构的认可,这无疑是我国宝石教育史上的一大超越。消息一出,港台各大报刊杂志都进行了深度报道。

策略和勇气是天生的。作为远东唯一两种证书品牌并存的培训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的名声不胫而走。然而,在成绩和荣誉面前,珠宝学院的领导和全体科技工作者并没有自满。相反,珠宝学院除了校内办学,还与国内相关兄弟院校广泛合作。在台湾省青岛、南京、北京、焦作等地设立了联合教学点,在青岛、南京、北京、上海、济南、杭州、苏州、温州、金华、合肥、深圳、太原、南昌、成都、Xi、昆明等地开设了钻石短训班、玉石班,每班人数从几个人增加到十几个人。

全方位的珠宝人才建设战略解决了中国珠宝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在推动中国珠宝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4之后,经过各种准备,珠宝学院和地质学院联合招收地质学(宝石方向)本科生,这是珠宝学历教育的开始。经过几年的实践和不懈的努力,在详细研究了珠宝市场的趋势并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后,2000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珠宝学院设立了以市场为导向、面向未来的宝石学与材料技术本科专业。除了招收和培养宝石学和材料工艺学、珠宝设计等方向的本科生外,还培养了宝石学方面更高层次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此外,学院还通过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珠宝专业人才,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珠宝教育体系。

引智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工程,只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要手段。但是,这并不是珠宝学院追求的最终目标。从联合办学到独立建设宝石学院,从借用国外评估师品牌到打造完全属于国人的证书品牌,一系列大胆举措的背后,是中国珠宝教育先行者的大智慧和大气。

突破——用实力赢得竞争

2001年,第28届国际宝石学大会在西班牙召开。大会对世界宝石学的发展和各国在宝石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烈讨论。然而,这次大会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是一个中国人,那就是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院长袁教授。

“我们希望第29届国际宝石学大会能在中国举行!”当他用流利的英语说出这样一句真诚的话时,所有的代表都被院长袁·震惊了。面对袁院长提出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与香港珠宝学院联合举办第29届国际宝石学大会的申请,大会组委会成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他们有能力举办这样的国际会议吗?"“如果让中国人来经营这么高标准的国际社会,他们真的能做好吗?”一个个问题清晰地摆在组委会成员面前。然而,这些质疑最终被委员们否决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巨大的珠宝消费品市场,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在宝石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表现,所有这些优势和条件,犹如一针强心剂,使得宝石大会组委会成员最终通过了院长的申请,将大会会址定在了中国武汉。

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不仅意味着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打破了多年来国际珠宝大会从未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先例,也促进了中国珠宝产业的成长和中国珠宝研究的发展。

只有实力才是成功的证明。“做还是做好!”院长袁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领导的指导下,在珠宝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第29届国际宝石学大会不仅在武汉成功举办,而且取得了圆满成功。

成功举办如此盛大的国际学术会议,说明珠宝学院的实力足以让世界瞩目,也说明珠宝学院已经完全融入国际珠宝行业。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绝对离不开珠宝所长期以来努力开展科学研究,与国内外同行保持学术交流,与世界理论和技术保持同步。

多年来,珠宝学院十分重视与外界的学术交流,不仅派代表出席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宝石教育、科研、质检机构等宝石学术交流会议,而且近年来与港台省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更加频繁。2001和2003年,珠宝学院教授和齐教授应邀到新加坡宝石协会讲学。同时,为了扩大国际交流,学院还以多种形式邀请国外著名专家学者讲学和访问。截至目前,已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的著名学者在国内访问过该所,其中包括古柏林教授和沙川一郎教授,他们是宝石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重量级人物。

每年的学术交流从未中断,专家的到来不仅增加了珠宝学院与外界的交流,为学院的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知识和技术,也树立了学院的影响力,使学院成为国内学术交流的有力平台。

此外,珠宝研究院在积极开展宝石学领域的对外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同时,在钻石、翡翠、彩色宝石和珍珠等有机宝石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定期在武汉举办的宝石学杂志和宝石学年会,为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阵地,学院教师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在钻石、彩色宝石、光谱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完成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开始招收宝石学博士研究生,这是中国第一个宝石学博士项目。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宝石学院走上了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跳跃——永无止境的步伐

从内忧外患出发,以国外先进水平为基础,开始打造自己的师资队伍,进而开创自己的证书品牌,实现了国人举办国际宝石学术大会的梦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凭借其日益增长的实力和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在业内赢得了“中国珠宝教育摇篮”和“珠宝界黄埔军校”的美誉,但其成功从未止步,尤其是科研。

近20年来,随着珠宝市场的日益规范和成熟,珠宝教育也逐渐发展和成熟,形成了适合中国市场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国内最早创办珠宝学院教育机构的先行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行业发展,培养珠宝专业人才,不遗余力地开拓中国珠宝教育的美好未来。

珠宝所新一代科研人员在新一代珠宝所的带领下,在保持前辈严谨务实的学风的同时,不断探索更深更广的科学领域。

早在1992年,为满足珠宝行业需求,规范珠宝行业市场经营秩序,珠宝所就开始在扎实的基础上建设湖北省珠宝质量监督检验站,承担了全省数百家商户的珠宝质量检验工作,每年检验近100万件;2001为了服务全国珠宝企业,珠宝所在深圳开设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检测中心分站。依托珠三角沿海发达的海外工作站,不仅促进了当地珠宝行业向正常健康的方向发展,也成为珠宝学院打造整体形象和优秀学院品牌的有效展示窗口。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珠宝鉴定的科技水平,创造更多高质量、多款式的高品质珠宝产品,珠宝所以所内一批资深专家为学术带头人,自主研发生产了能跟踪珠宝市场最新趋势的常规仪器设备等珠宝鉴定仪器。以及珠宝阴极发光仪、红外光谱仪镜面反射器、自动钻石切工分析仪、钻石显微标记技术、宝石材料红外数据库等一大批技术领先、品质优良、品种齐全的宝石学仪器。这些高科技检测设备的研制,解决了多年来我国珠宝行业检测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他们不仅获得了多项珠宝鉴定技术专利,而且这些自主研发的机器更适合国内珠宝产品质检机构和宝石教学使用。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得益于这些成果,凝聚了众多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使我国宝石行业拥有了相对规范的发展环境,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行业优势。

人才是21世纪提升竞争力的最佳资源。对于致力于珠宝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发展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优秀的教师也是高质量办学的关键。早在办学之初,学院教学的主要收入全部用于培养和建设自己的师资队伍。经过几年的批量培训,学院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不仅得到了整体提高,而且所有的值班教师都经过了高级考评员的培训。取得FGA证书的有11人,取得DGA证书的有8人,取得GIC证书的有13人,取得国家注册检验师资格的有14人。此外,学院还拥有多位在珠宝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讲师6人。4人获得博士学位,9人获得硕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3人在读硕士。至此,一支业务素质精湛、学术水平高、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初步建成。

珠宝学院的职业教育可以开设十多种不同类型的培训课程,包括GIC和FGA双证课程、FGA证书课程、DGA证书课程、GIC钻石分级实践课程、DGA钻石分级实践课程、GIC钻石理论(函授)课程、珠宝评估课程、电脑珠宝设计课程、珠宝设计课程、珠宝制作技术课程、宝石切割和研磨技术课程、全国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员考前培训课程。学院的职业教育从宝石鉴定、钻石鉴定分类、翡翠鉴定逐步扩展到珠宝设计、珠宝制作等其他专业。2002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成功开设了珠宝鉴定课程。

与14年前相比,如今的珠宝学院已新建为一座4000平方米的教学楼,配备了先进的教学实验室和科研设备。同时配有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湖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站、武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现代先进珠宝教育机构、宝石交易基地、珠宝鉴定仪器开发中心、珠宝设计制作中心等部门。

截止目前,珠宝学院已培训FAG宝石鉴定师288人,DGA钻石鉴定师156人,GIC珠宝鉴定师3092人,学员遍布全国各省、市珠宝质检站及各大珠宝公司。这些高级鉴定师进入了我国的珠宝教育、科研、珠宝质检和珠宝企业,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我国珠宝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