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有哪些人对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1,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 438+00.438+0)。汉族,吴越国王钱镠的第三十三孙,祖籍浙江杭州临安。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领域的科学家。

1934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1936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38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5回国。

早年,他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独立研究和与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国后,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负责人,为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多个理论领域进行了创造性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1956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5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1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中国核武器和原子武器的研究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发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邓稼先一直带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

引领中国国防和自卫武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82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两项,1986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7、1989各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1999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的巨大贡献,他被称为“两弹”。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3.袁隆平

袁隆平,1930,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是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和开发的先驱。他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科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0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制出三系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

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了“三熟四高产工程”,利用超级杂交稻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2065438+200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

2018 12 18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授予改革先锋奖章,被授予杂交水稻研究先锋。

4.邓小平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2月19,0997),四川广安人,原名邓先生,后被启蒙老师改名为邓希贤。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倡导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5.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李。湖北黄冈人,蒙古族,我国著名的音乐家、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为新中国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科学家和奠基人,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创始人之一。1958,加入中国* * *产党。

他的著作包括《中国地质学》、《岩土力学导论》、《地震地质学》、《天文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他为中国的“贫油”帽子、地质力学理论的建立和中国“两弹”的研发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