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为什么后悔上大学?
30%的时间花在学英语和考试上,剩下的40%大部分时间花在约会、社交和享受艳遇上,还是太忙了。青春虚度,一事无成。大学四年,缺乏一个扎实的知识过程,只留下一个梦的泡沫,如雾如电。
在对大学持否定态度的人看来,现在的大学更像是“围城”。没去过的觉得那里多姿多彩,充满诱惑,待在那里的就像嚼蜡一样平淡。满怀期待的进去,一无所获的出来。也有人认为大学是否“白读”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个人主观努力可以起到关键作用。同样的土地,同样的龙种,有人收获了跳蚤,有人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意义。
应该承认,经常是这样,人才和庸才是同路走出来的。不是单一的一个因素就能决定上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然而,大学教育中的悖论和困境越来越多,不能不引起公众的关注。
大学的价值之所以被全盘否定,主要是因为它对学生毕业后的生活毫无帮助。传统上,大学应该教学生安定下来并拥有美好未来的技能。如果不能带来看得见的好处,大学教育就是没有价值的。这个概念是从上个世纪的“精英教育”延续下来的,它对教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工具理性的阶段,可以说是非常片面的。可惜中国人大多持这种态度,大学价值的评价标准更多的是功能性的,简单实用的。但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一个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大学教育应该有更丰富的人文内涵,其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
这可以和美国大学的情况做个对比。有人说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是不成功的教育,因为中国大学就业率低,美国大学毕业率低,等等。这是事实。在美国上大学很容易。基本上只要能高中毕业都不是问题。然而,仍然有许多美国人认为大学不是必要的。因为美国大学门槛低,没人把大学当回事,退学是常事。据统计,大一新生第一年申请退学率为20%。
简单来说,学生在学校能学到什么,最终质量如何保证,社会会流出什么样的产品,这体现了大学对社会的责任。美国大学的原则是“宽进严出”。他们的高等教育门槛低,态度也低,但是毕业考核很严格。如果他们想获得学位,他们必须拿出成果。中国的大学生为了进大学吃了很多苦,最后也能脱颖而出。高考被誉为“最残酷的战场”;一旦被录取,一切就好了,不上进。反正毕业考试很容易通过,论文抄袭也不理会。这就是“严进宽出”。事实证明,实行“宽进严出”或“严进宽出”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
不同的水土带来不同的生态,不同的生态做出不同的产品。可以说国内大学的短板是整体性的。二三线大学的问题突出,可以说是资源有限,顶尖大学的情况也差不多。以中国最好的学校清华和北大为例。毫无疑问,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最强,毕业后的平均成绩也相当优秀。偶尔一个猪肉佬也是合格的猪肉佬。但就算我上了最好的大学,结果又如何呢?少数留在国内,多数选择留学,在国外“回炉”。据统计,清华北大最好的专业70%的毕业生选择了出国,没出去的只是因为条件不允许。
我们认为,绝大多数中国大学并不缺乏变革的意愿,只是能力有限。原因在于现行的大学管理体制。大学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法人”。无论是办学还是管理,无论是教学内容、专业设置还是教师素质,都要服从国家行政部门的统一意志。学校不能自己做决定,所以不需要承担责任和风险。他们对行政部门负责,而不是对公众负责。官办大学和官办大学的模式,直接导致了大学与社会和教育精神的脱节。
近年来,中国大学的普遍堕落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并不断提出问题,但他们往往得不到任何答案。也许多年以后,我们还是要面对这些令人心碎的现实,看着国家未来的主人在大学里虚度青春,失去活力。大学教育没能给他们带来看得见的未来,也不能支撑他们对未来的信念。如果不是“白读书”是什么?在哪里可以找回大学失去的价值?再往深了想,就不能不回到核心概念。选择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培养建设者还是公民,都是中国大学未来不可回避的壁垒和瓶颈,只有突破才能让它成长。亿万人期待着大学教育的观念转变和价值回归,或许在这一轮拷问和反思中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