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者有什么特点?

家暴者的心理特征包括:长期自卑,觉得自己无能,感觉被孤立,缺乏社会支持,缺乏社交能力和自我肯定,有精神病史。

1,长期自卑,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副教授谢莉莉认为,基因遗传、童年时期严格的家庭教育、父母或照顾者简单粗暴的言行,都可能导致一个人过分自卑,或者自卑与自负交织的复杂人格。

在这种人的心目中,自尊甚至高于生命。每当遇到挫折,就想通过暴力证明自己的能力,发泄在他认为安全的对象上。那些有性功能障碍的人更容易有家庭暴力。

2.感到孤立,缺乏社会支持。有些人为了获得家庭或社会支持,在遇到负面事件时,主观上认为自己被孤立,容易发生家庭暴力。还有一些人,早年被家人惯坏了,形成了极端的自我性格缺陷,遇事容易使用暴力。

3.缺乏社交能力和自我肯定。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童年有问题的家庭,比如父母或家庭成员经常使用暴力解决问题,那么这个人就无法获得正常的家庭伦理和社交技能。成年后还不知道如何正确沟通,结婚后也不知道如何发挥家庭作用。他们误以为家暴很正常。缺乏自我肯定的人,因为内心脆弱,往往会故作坚强(比如暴力)向社会证明自己。

4.有精神病史。精神疾病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暴力行为。此外,生理异常、器质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可能都和暴力失控有关。那些心理创伤和问题很多的人,可能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引爆自己内心的“炸药桶”,实施暴力行为。

5.有酗酒和吸毒史。大部分人都有行为控制能力,但吸毒、酗酒的人容易出现暴力行为,因为他们的大脑结构被毒品和酒精改变,性格和人格扭曲,部分或完全丧失认知功能和自制力。

6.冲动控制能力弱,有其他反社会行为。施暴者本身可能存在人格缺陷。当他们遇到消极的生活事件时,并不以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约束自己,而是以消极的方式处理,导致不良行为得不到纠正,并被进一步强化,形成恶性循环。当个体内心的焦虑和挫败感上升时,情绪行为也容易失控,通过暴力发泄,产生反社会行为。

人民网-13家暴者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