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有哪些导师不能选?
一个辞职“只是做老板”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都管导师叫老师,很亲切。上世纪80年代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同学们也是称呼我的导师为“老板”。如今,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研究生们常常称导师为“老板”。“老板”这个名字有几个意思,可以是昵称。导师为学生提供研究经费,引导研究方向;可能是外号,学生觉得导师让他们做各种事情;也可以是开玩笑,就是在导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学生互相调侃。但是,导师本人不应该冒充老板。
导师的地位基于三个权威,即学术权威、道德模范和资助寻求者。导师在学术上站得高,看得远,能为学生争取各种资助,支持学生的研究,成为学生的榜样,才能真正树立权威。
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过程并不完全是“我教你学”的过程。研究生写论文要有创新精神,有些是学生自己实现的,有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实现的。但无论如何,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导师和学生应该是一种相互探讨、相互促进的关系。
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觉得做一天的老师,做一辈子的朋友比较合适。作为导师,最高境界不应该是“弟子遍天下”,而应该是“桃李满天下”。个人的学术成就和来自学术界的尊重都是比较高的荣誉,但最高的荣誉应该是“桃李满天下”,这是导师内心世界能得到最大满足的境界。
第二,戒“做监督”
导师应该尽快帮助学生在学业上成长,而不是每天监控学生做什么,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无助于学生做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所以导师要把学生当学生,而不是劳动者和下属。我们应该在学术上和学生讨论,尊重他们的人格。导师也要以鼓励为主,监督为辅在导师和一群学生组成的团队中,需要有一个和谐的学术生态,让每个人都能独立表达自己的想法。
导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不能过分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完全遵守规则的学生可能不会取得很高的成绩,要求学生完全遵守规则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厌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三诫“冷漠”
导师对学生冷漠是一种极端的情况,但目前这种情况正在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的导师平均人数在8人左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相当高的。美国有2-3人,欧洲更少。台湾省和韩国的情况和我们差不多。
中国有句老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一个导师指导少量学生可能可行,但是数量多了就会出现大规模培养的问题。导师人均指导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导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研究生。对学生不够重视,很容易产生负面效应,即个别学生或一群学生表现不太好,影响导师、学科甚至整个学校的品牌。这就是个人发展和集体品牌的关系。因此,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导师对学生的关心,往往会长期影响学生的发展。
先说结构梯队的悲欢离合。目前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导师下面有老师和博士后的团队,博士后下面有博士,博士带硕士,形成梯队结构。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可以带很多学生,梯队的成绩看起来很大。但是这种情况也有一个负面作用,就是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过程没有密切的关系,也有极端的例子。导师答辩的时候连自己的学生都不认识。一些学生没有得到导师的及时指导,还没有养成遵守学术规范的习惯。为了达到毕业要求,可能会出现抄袭等问题。这时候学生和导师都会后悔终生。
每个导师在他的整个学术生涯中可能会培养很多学生,每个学生对你来说都是很多学生中的一个,但对每个学生来说,他的几年研究生生涯都是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导师是这段人生经历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这段人生经历中的主导者。
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一下不同类型和整个过程的关注点。导师要区分不同的学生,有的学生很独立,只要给一些指导和引导就能融会贯通;有些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不充分,需要全程关注。导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并加以关注。
诱惑之下是“太紧了”
导师关心学生的频率也需要把握。对于一个学生,导师可能一个月关心一次,半个月关心一次,差别可能很大。但是太在意太多可能不太合适。创新需要空间,学习和研究需要时间,导师要给学生留下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培养研究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完成一篇论文还是一个项目?不是,是培养他的研究能力。所以“管得太紧”对培养能力是没有好处的。导师要在“过度保护”和“冷漠”之间找到平衡,这也是做导师的艺术。
我们希望培养多元化的学生,培养品格,促进创新。有点像强制动作和可选动作。要掌握规定动作和可选动作的比例。规定动作是基本方法和知识,自选动作是学生的游戏。
研究生的培养要有一个过程。有些工作是技术活,一会儿就干完了;其他工作具有挑战性,要求高,需要很多准备。培养学生的过程就是从技能型工作逐渐向挑战型工作转变的过程。
如何判断对学生来说是否太紧?有很多迹象需要观察,比如学生在小组会上不会讨论;学生不会给出批评性和建设性的意见;或者导师在不在差别很大,在场的同学拒绝交流,不在场的同学可以好好交流,等等。
“不断批评”的五条戒律
导师不应该总是批评学生。自信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品质。永远不要剥夺学生的自信心。反复的心理挫折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偶尔严厉的批评是必要的,但频繁的批评会产生负面影响。
导师和学生在知识上可以不站在同一个层面,但老师和学生在知识上的差异不应该演变成话语权的滥用。这会导致创新意识的泯灭,学生的逆反心理,师生关系的紧张。
其实研究生的盈亏,导师,培养环境都是一样的。学生创新成绩好,导师有荣誉感;同样,导师的学术地位也会提高,学生也会有荣誉感。学校也是如此。如果学生训练有素,科研成果丰富,会充分赢得学校的利益。
过度批评也会导致对学风和文风的过度批评。蔑视权威的目的不是反对权威,不是单纯的批判,也不是靠批判出名。批判是对新领域、新问题的深入思考。
六诫“不公平处理”
导师处理不公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老师的错误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比如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来,导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经济资助,但禁止对学生的待遇过分细化和量化,造成学生之间的不平衡。
导师不要把学生分成不同的亲疏远近,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不信任导师或者阿谀奉承盛行。如果学生中出现这样的风气,与大学的精神背道而驰,很难出成果。
七诫“不要精通你的心”
导师在学术生涯的初期往往更专注。随着其学术地位的上升,很容易被繁杂的事务打扰,从而分散精力。我想提醒年轻导师,不要失去“学术上进”的精神支柱。争夺学术前沿不要盲目跟风。如果导师自己认识不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对学生的指导就不会很有针对性。
在研究中,还要注意干与枝的关系,削尖与劈柴的关系。导师要时刻把握研究方向,准确区分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对于青年导师来说,要在年轻的时候打好扎实的学术基础,有了深刻的体会后再成为战略科学家。
八戒的“假奖学金”
前段时间美国NSF(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项目漏检率接近90%,只有少数项目通过评审。申请项目资金产生了“赌博”效应。因此,一些申请人尽力让自己的申请令人印象深刻,提出“好故事”,创造一些新概念,但很少关注实现的可能性。当然,大多数科学家在他们的应用中使用稍微夸张的语言,并在实际研究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硬”科学和“软”科学的概念是20多年前提出的。“硬”科学是指可以完全验证的科学理论,其他不能完全验证的是“软”科学。现在很大一部分科学已经是“软”科学了。我不是说“软”科学不好,而是学术需要尽可能“真实”,但也不能完全“真实”。需要从一个学者的良心说,我已经尽可能“真实”了。
人脑具有“创造概念”和“逻辑批判”的双重功能。“创造概念”的功能太强就会成为梦想家,而“逻辑批判”的功能太强就没有创新,这就需要一个平衡。借用胡适先生的话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九诫:“终忘根”
学生在研究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切线,这导致了一个死胡同(或者只是剪树枝和藤蔓)。在研究中遇到问题后,很容易沿着细节误入歧途,忘记最初的研究目的。过分追求细节会导致研究方向的迷失,容易的事情先做,不太重要的事情做很多,而真正重要的研究内容会被遗忘。
这和导师的判断和价值观有关。导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什么重要”的价值观,找准方向继续前进,不要太在意细节。当然,也有可能一个细节很重要,很有收获,这需要导师的判断,也需要学生的判断:要做大事,要站得高,要原创,要创新。
十诫“快速扩张”
年轻导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将学生数量与其他研究小组进行比较,并喜欢招募更多的学生。所以加速太快惯性太大,结果就是无法控制。因为年轻导师往往不知道如何在起步阶段指导那么多学生,也往往不知道如何获得科研项目来支持这些学生的研究;同时,年轻导师的吸引力不足以招到最好的学生。年轻导师在学术道路上还处于关键阶段,过早分心会导致成绩低下。
所以我建议年轻导师在起步阶段指导三四个学生就够了,等眼界更开阔了,可以博采众长了,研究经费也充足了,再指导更多的学生。
作者简介:杨伟,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2006年8月至2013担任浙江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