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旗的人格成就
1,主持研究建设了世界唯一的“极端恶劣风环境下青藏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
青藏铁路沿线风环境十分复杂,风向瞬变的极端恶劣天气频繁发生,年均大风约150天,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成为这条雪域“天路”安全运营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且世界上也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技术。面对历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田红旗从2002年开始,历时三年走遍青藏高原。在获取大量现场数据和预研的基础上,提出开发建设大风行车安全自动化指挥系统,当即得到批准。怀着崇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田红旗首先研究了风/车/路/地貌耦合的空气动力特性,发现了一系列规律,提出了以前国内外没有发表过的分析理论,建立了特殊风环境下避免列车倾覆的安全限速模型,为保质按时完成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大风监测预警及行车指挥系统的研究建设中,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让喜讯频传:位于风火山的无线智能测风站安装调试成功;所辖960km风区无人值守测风站数据采集和传输正常;全球唯一的“高原铁路大风监测预警及行车指挥系统”已投入不间断运行。自2006年通车以来,青藏铁路大风环境下,所有列车何时何地需要停车、限速或保持恒定速度,均由系统自动指挥调度。经过三年不间断的运行,该系统稳定可靠。列车已停运28次,限速385次,未发生因大风造成的交通事故。建立了青藏铁路恶劣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形成了理论、技术、工程、应用一体化体系。实现了铁路运输应对严重风灾能力的重大技术突破。作为示范,这一成果正在应用于兰新铁路、福厦铁路、石太铁路以及京沪、武广等高速客运专线。这项成果是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青藏铁路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田红旗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2.建立铁路空气动力学研究体系,解决我国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高速空气动力学的瓶颈问题。
空气动力学问题是铁路提速和发展的瓶颈。空气阻力过大和空气动力引起的交通事故严重制约了列车速度的提高,如高速列车的空气阻力约占总阻力的70%;列车高速会车、高速通过隧道时的瞬态冲击压力和气压爆炸波对车体和隧道结构造成破坏,人体耳膜受损。列车是在地面运行的大型物体,存在列车交会、隧道通过、连续地面效应等一系列不同于空天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因此,自1990年中国发展高速铁路以来,田红旗在国外核心技术保密的情况下,对急需解决的铁路空气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中国列车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体系,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步入世界前列。从无到有,用三年时间建成了与航天风洞试验互补、国内唯一、居国际领先水平的“动态模型试验系统”,成为研究轨道交通列车交会、列车/隧道耦合等独特气动效应不可替代的模型试验装置;通过实验发现和理论建模,提出了一系列经实验验证的分析理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工程应用价值;主持开发了120 km/h ~ 500 km/h各速度等级列车空气动力学在线实车综合试验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建立了我国列车空气动力学行车安全评价方法,成为铁道部唯一承担铁路空气动力学行车安全评价的单位;建立了列车气动外形结构开发、车隧耦合气动结构优化、铁路气动运输方式确定等方法,为我国西部既有铁路运营250km/h和郑州至Xi安高速客运专线运营350 km/h提供了列车、隧道和运输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安全保障..独立撰写出版的《列车空气动力学》是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第一部空气动力学学术著作。主持200 km/h ~ 350 km/h和谐号CRH2动车组气动性能优化,完成已投入运营的全部***33列国产流线型列车外形结构设计;对成渝、石太、郑州至Xi安等时速200 km/h ~ 350 km/h西部铁路客运专线进行了车隧耦合空气动力学效应研究;主持完成了包括新疆等西部铁路在内的中国既有铁路6次提速的全部空气动力学行车安全评估。解决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的新型车辆开发、隧道研究建设、气动运输方式确定等空气动力学方面的重大技术难题,为我国铁路空气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湖南日报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 65438+2月11,田红旗* * *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辑图书各65438部;EI和SCI收录论文42篇。
田红旗发表的一些论文如下:
颜,,龚志强。新型弹性联轴器的形状优化设计[J].铁路车辆,2007,45 (5): 4
徐平,田红旗,姚曙光。流线型列车车头造型的设计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7,28 (1): 76
颜,,,,王明星,杨军.机车用橡胶缓冲器的研制[J].铁路车辆,2007,27 (2): 30
[4]徐平,田红旗,姚曙光。流线型列车头部的集成设计与制造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 (1): 6
姚松,田红旗。有限元刚度矩阵的压缩存储与组装[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 (4): 826
周丹、田红旗、鹿寨君。国产磁悬浮列车气动外形的优化[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 (3): 613。
刘,,。不同磁浮列车外形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比较[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28 (3): 94
、徐平、梁熙凤、刘。压力波与列车运行速度的关系[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 (6): 64
田红旗,周丹,徐平。列车气动性能与流线型头型[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 (3): 47
刘,,梁熙凤。“长白山”号高速列车与货车交会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 (3): 56
贺华,田红旗,熊晓辉,梁喜凤。侧风作用下敞车气动性能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 (3): 73。
徐平,田红旗,姚曙光。流线型列车头部结构的设计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 (1): 78。
谢,,姚松。板梁偏心连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6 (4): 5。
、苗秀娟、高。强侧风环境下棚车侧壁外形的气动性能[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6 (3): 5
田红旗。中国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6 (1): 1。
姚松,田红旗。DKQ弯曲元的构造及应用[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6 (1): 16。
田红旗张一成。渐开线齿轮传动供油能力的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6,(8):52
[18]周丹田红旗的陆翟军。270、KM H-1高速动车组模态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5,26 (6): 18
高,,姚松,。列车多体耦合碰撞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5,26 (4): 93。
[20]范姜,陈卫平,贺华,田红旗。列车生活污水回用系统[J].中国铁道科学,2005,26 (3):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