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人士指出:如何通过复旦交大自主招生?
近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启动2008年自主选拔录取工作。高校自主招生让原本的“一考定终身”更加客观公正,但也让考生、老师、家长无所适从。如何通过高校走好“另类渠道”?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在去年复旦和上海交大自主招生中脱颖而出的资深人士,请他们带领即将“出征”的考生踏上两校自主招生考试之路。
[自主报名申请]
抓住机会,认真报名
“我觉得自主招生比高考多一个机会。大家可以试试,也可以当作高考前的一次训练。”复旦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大一新生李涛是去年参加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并被录取的考生。他说,“一般复旦、交大等高校都在这期间公布了自己的招生计划。只要考生稍微注意一点,不要错过网上报名时间,就有机会参加笔试。”
虽然很多高校在报名过程中不设置条件,但这并不是“捞篮子里的菜”。考生也要做好报名自主招生考试不成功的心理准备,否则会影响高考的心情。“报名之前,我还是征求了班主任的意见。”同样在去年复旦自主招生中脱颖而出的新闻专业大一新生丁表示,毕竟自主招生考试和高考是有区别的。如果你花太多时间准备这个,就会产生压力。“当时班里很多同学都报了名,老师也劝大家不要急。”既然不确定能不能考上,就算报了名,也不要把所有赌注都押在上面。你得一步一步的为高考复习。
【自主招生笔试】
做题就像“跑马拉松”
参加过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都不会忘记笔试“马拉松跑”的感觉。“当时第一张试卷有200道题,都是选择题,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政治、计算机十个科目,时间是三个小时。”李涛回忆说,当他参加复旦自主招生的笔试时,他仍然感到有点“喘不过气来”。“我几乎没有浪费一分钟去解决难题,但还是有很多问题我没有时间去做。”走出考场后,听说很多同学没时间做,这让李涛稍微松了一口气。“我当时选的物理,十科很多都是已经‘失传’的高中甚至初中知识。加上时间紧,很多题目就是不得不选择放弃原则。”很多参加过复旦自主招生的考生都表示,试题比高考难。
“其实在笔试阶段取得好成绩还是要有策略的。”丁说,从去年的试卷来看,200道笔题1 ***1000,每道题5分。其中,答对你得5分,答错你得2分,不答你不得分。“这意味着你做不到,也得不到答案。一旦答错,就会影响总分。”丁建议,在准备笔试之前,先复习一下自己不接触的科目。复习的时候不要把重点放在解决某个题目上,而是要把握知识的整体脉络,尽量做到十科自信。“当然,如果在复习的时候能找到一些跨专业的复习资料,可能会事半功倍。而且还有助于考试时不同科目的快速跳转。”
对于“马拉松”考试,过来人也纷纷表示,要想打胜仗,还得靠平时。“笔试前只花了两天时间复习浏览了其他不熟悉的科目,但其实在做题的过程中,考前复习的记忆并不多。”李涛说,比如语文题中,有的试题发现错别字;英语题大部分是阅读理解;政治话题甚至把时政新闻变成话题。“我觉得这些题目都要靠你平时的积累,临时抱佛脚可能有难度。”
【自主招生面试】
度过“面试风险”
很多优秀的考生在笔试中得了高分,却在面试中被淘汰。那么自主招生面试如何“大浪淘沙”呢?
“我觉得面试比笔试更考验考生的心态。”丁说,在15分钟内,逐一面对5位考官,并立即回答考官的各种问题。如果不被难倒,看来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考官会根据你之前的专业提问。我报了新闻系,一个考官问了我很多时事问题。比如‘你觉得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怎么样’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基于你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和关心。”
除了在平时积累知识,在面试时应对考官的提问也要自信坦诚。“我觉得要想在面试中赢得考官的好感,首先要自信,其次才是诚实。”李涛说,你不能确定每个问题都能得到正确的回答,尤其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它往往比答案本身更考验你的思维能力。李涛说,“比如考官让你评价一种文化现象,谈谈它对社会的利与弊,你就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计较对错。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做到逻辑清晰完整。”对于自己把握不到的问题,也不必装懂或者搪塞浪费时间。“有时候谦虚地承认自己在这方面还有不足,会更好地给考官留下好印象。”
【经历过的人】
一切都可以商量。
在一位昵称为“桃园之南的爱情_洛神”的上海交大网友的记忆中,自主招生面试对他的影响,是他更加相信了《教父》中的一句话: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
他认为自己的沟通水平还是很不错的,也坚持认为人文社科类的短期突击面试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面试前几乎没有做什么准备,自然也没有参加什么专门的培训。我相信知识和能力是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由此,这次采访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的人生进程。
在讨论环节,给网友布置了“高三班主任应该更严肃还是更轻松”的话题。结果这位网友想法不同,坚持认为高三班主任应该严肃一点,而其他四位同学则认为高三班主任应该轻松一点。而且这位网友在面试的时候基本不紧张,不怕答错问题:“我现在对这个领域不是很精通。等我进入大学深造后,我相信我能回答这个问题。”
采访结束后,这位网友和他的父母并没有进行特别的“复盘”,就是在中午采访结束后和父母一起吃午饭的时候,稍微聊了一下一些采访内容,就采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但仅此而已。回国后基本没有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