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纽曼大学理念中几个“大问题”的思考

?在这本书中,纽曼将他所谓的大学与其他大学教育区分开来。纽曼的大学不同于教会的大学。他教的是文科教育,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他不以培养宗教信徒为目标,而是把理性培养作为大学的理念和宗旨。但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只有理性教育是不够的。完整的大学教育是理性和道德的统一。

?当今大学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纽曼并不否认大学的科研功能,但他强调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功能上,他与科研院所不同,因为“如果大学的目的是科学发现和哲学探索,我看不出它为什么需要学生”。因此,在纽曼看来,“大学的建立是为了向想要提高自己的学生教授各种学科;科学院旨在进行科学发展的新研究。“纽曼的思想与他自己在牛津大学接受教育的经历是分不开的。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和住宿制让学生沉浸在师生、生生之间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中,这无疑为我们今天大学的教学功能困境提供了一个基本方向。大学的伟大在于知识的广博,大学的学问在于学习和交流。

?博雅教育也不同于绅士教育,或者可以说博雅教育是绅士教育的优越理念。它不仅使人彬彬有礼,举止得体,言行优雅,还培养了人的修养。在纽曼看来,心灵需要像身体一样被塑造。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比较洛克在《教育漫谈》中的教育思想。洛克还提出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的概念,但洛克认为三者的立场是不同的。体育是基础和前提,德育是第一和核心,智育是第二,起辅助作用。

?纽曼的文科教育并不意味着拒绝专业教育,因为一个经过正确理性训练的人将获得“一种连贯的洞察力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它将通过对他相应的特殊品质和才能施加或多或少的影响来显示他的力量。”对大多数人来说,它的特征是知识健全、思维清醒、理性、公正、自控、意见稳定。”“心灵会以某种方式成就一切”,可以使人轻松进入任何思想主题,胜任任何学科和专业。因此,文科教育作为一种思维教育,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对人的职业、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那么学生沉浸在多学科的氛围中会感受到博雅教育的力量吗?想必这种隐性教育是有用的,但在当今中国的大学里,这种作用的限度和程度是值得怀疑的。这让我想起了北大的通识教育,学生住在由不同学科学生组成的宿舍里。调查表明,这样确实会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学科,但更大程度上会对他们的学习造成各方面的困扰。纯净思想氛围的营造,需要一定的水土。通识教育如何适合中国的水土,值得理论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探索。

?纽曼对知识的学习本身,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大学”中“止于至善”的理念是相通的。大学之道在于不断探索,在于不被外物所扰,在于专注于追求终极真理,这是中国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不再是少数精英追求真理的集散地,而是大多数人寻求工作和美好生活的敲门砖,从而造成了“小大学”的后果。因此,如何定位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如何看待知识与职业的关系,是当代大学和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我很难说在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但可以肯定的是纽曼的文科和哲学知识在任何时代都是有价值的。文科和哲学的知识体现了“所有学科的普遍真理观、学科间关系的普遍观点、学科间相互依赖的普遍观点和各学科各自价值的普遍观点”。知识越普及,价值就越广泛和持久。

?但文科知识只是知识,可以依附于任何人,与个人道德无关。正如纽曼所说,“知识是一回事,美德是另一回事”,博雅教育不是神圣的保证,甚至不是良心的保证。显然,这种说法有其时代局限性。从今天的道德教育来看,知、情、行是相互联系、递进的,知行二元论无疑是二者的割裂。然而,这也让我们从现实的角度思考当代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知识和美德有什么关系?知识的提高没有带来道德和人格的提高,原因是什么?

?一本阅读的书之所以会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可以在任何时候给任何人任何思考。《大学的理念》这本书让我惊叹于它严密的逻辑、充分的论证和独到的见解,让读者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想象纽曼理想中的大学应该是怎样的存在。纽曼的大学并不完美,但它的回归既是对当今社会实践的反思,也是对未来时代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