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改什么,怎么改?(关于

不要照搬西方模式

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充分、健全的人民民主。

各方面的评论

政治体制改革单列。

政治体制改革被单独列为报告的重要内容,表明了中央对政治体制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就报告要点而言,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主线是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提高制度运行效率。列出了需要加速的具体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领域。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薇

●在各种改革中,政治体制改革非常重要。没有政治体制的改革,许多经济改革根本难以进行。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不可避免和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制度保障。

——中央党校社会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庞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结合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根本目标,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 * *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0年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特征。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

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最终是由其国情和性质决定的。我们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而不是照搬“三权分立”的模式。当前的关键是进一步坚持、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这方面,我们有充分的机构信心。

——中央党校张教授

●从世界范围来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适合各民族各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

决策过程中包括政治协商。

报告摘要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集中民智,增进认识,增强合力。

各方面的评论

不同的利益需要协商解决。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社会利益逐渐多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就各方利益达成一致,必须通过民主协商解决。

——中国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 * *

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中国中央领导人真诚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认真听取和及时回应民主党派的建议和意见,这增加了我们参政议政的责任感和热情。

——民进党中央主席严隽琪

●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过程,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这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

——重庆市CPPCC北碚区社会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段明学。

●“把政治协商带入决策过程”必须遵循其内在规律。一是要把党委在政治协商中的领导作用有机统一起来,增强CPPCC履行政治协商职能的主动性。二是要把CPPCC履行政治协商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有机统一起来。第三,要把政治协商的实体制度建设和程序制度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中国浙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王文子

增强民主协商的有效性

●是否重视政治协商,是否发挥好政治协商的作用,是检验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CPPCC自身建设,制定委员参与政治协商的具体办法,确保协商质量和水平。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长健。

协商的前提是公开不同意。只有政治和政策上有明确的对立,才能有有意义的协商、沟通和妥协,从而整合意见。

——专栏作家赵楚

严格控制编制,减少员额

行政体制改革是促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按照建立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政企、政资、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方面的评论

行政审批改革要有新思路

●过去减少的行政审批事项,大部分可能是各部门自行上报,避重就轻的问题比较严重。所以下一步的行政审批改革要有新思路。这个新的思路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主决策,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可以自我管理,所以政府应该考虑退出。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

●凡是能由市场自我调节的事项都交给市场,凡是能由社会组织承担的事项坚决交给社会组织。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设小政府、强政府的核心举措。

——广东省行政体制改革处处长刘广达

进行大规模的体制改革

●大规模的机构改革需要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和探索。大部制改革五个注意点:一是注重机构设置的科学优化;二是注重全面正确履行职责;三是注重加强政府管理创新;四是注重完善协调合作机制,坚持权责一致原则,建立健全各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和省部级战略合作机制;五是注重加强机构建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经济委员会副主席李

●推进大部制改革,要把职能相近、管理分散的架构合并起来,把长期难以协调解决的职责重叠的架构调整过来,做到权责统一,提高整体效率。同时,职能过宽、权力过集中的机构要适当分离。

——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魏立群。

减少“人员编制”并提高行政效率

●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既能降低行政成本,又能提高行政效率,是政府更好地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现实要求。但经验证明,员额减少后往往容易“死灰复燃”,必须加强检查监督。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委书记梁卫东

如果说减少政府权力、加强对公权力监督的改革是对内的,那么行政体制改革是对外服务的,即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解决老百姓的医疗、教育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

宪法和法律是“高压线”

报告摘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各方面的评论

所有公共权力都必须符合宪法。

●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法治的基本要义。公共权力具有双重性,只有法律才能使其扬长避短。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

●立法、执法、司法等一切公权力行为都必须依宪、合宪,必须认真贯彻“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在实施和遵守宪法的过程中,公职人员应该有两个观念:一是人民观念;第二是规则的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

通过制度设计促进民主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重点做好六项工作:一是提高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意识和能力。二是依法完善纪律民主决策程序,建立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评估制度。三是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机制;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发布程序;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评估和清理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四是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五是强化行政监督和责任追究。六是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裁决制度,完善行政复议制度,认真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

执政党应该有实施宪法的意识

●要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形成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的良好风尚,扎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

●执政党需要有实施宪法的意识。宪法和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保障。公平与合理的问题只能先在实践中实现。——张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

把权力关在笼子里

报告摘要完善了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各方面的评论

用系统管理权力管理人

●与以往的权力制约和监督理论相比,十八大报告在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论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思路更清晰。特别强调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明确提出用制度制约和监督权力滥用和腐败的新思路。

第二,目标更全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其目标不再只是强调单一的监督制度,而是要构建全面系统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第三,主体更加明确。进一步明确了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主体是人民。

第四,定位更准确。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实质在于执政者是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党史与党建研究所所长、教授郭文亮。

缺乏限制权力是危险的。

近年来,各种腐败案件一再证明,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是危险的,也是权力滥用的根源。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对于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司法监督也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马怀德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法治建设有许多新的思想和论述。比如突出对公权力的约束。党的十八大报告专门辟出一段“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体现了我们党对法治功能认识的新水平。分权制衡,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实现法治的表现之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

机制透明,权力制衡。

●党需要采取措施保持其纯洁性,打击腐败和促进廉洁。人的行为有两个约束,一个是价值,一个是规范。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新民。

●有了人民的参与、透明的机制、权力的制衡、党的带头,法治才能得到有效推进,腐败才能得到根本遏制,党的执政地位才会更加牢固。

——公益律师佟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