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孝子必须做到五件事。

《孝经》纪晓星篇原文:子曰:“孝子之事也,知心而居,养之以乐,病之以忧,丧之以丧,祭之以严。五件事准备好了,就可以做事了。

孔子说:“孝子应该服务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尽力保持对父母的尊敬,在生活支持中保持愉快的心情;父母生病了,要尽最大努力去操心;父母去世,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去悼念,而在祭品时,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去祭奠严敬。这五个方面做得好,可以称之为会做事。

“生、养、病、丧、祭”包括了我们从生到死与父母相见的所有时间。《尊、乐、忧、哀、严》重点讲述了在各种情况下,孩子面对父母时应有的心态。

可见,孝顺是发自内心的不完整。我们有多支持父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父母的心意。

“生而敬之”:唐玄宗注解“生而敬之”。平时住在家里,最重要的是捧一句孝敬父母的话。“敬你”这个词是“达到”做动词,“达到”做副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尊重。通常我们和父母住在一起会特别注意这一点,或者不注意。

因为圣贤的修养,就是要从内心警惕恐惧,努力学习。人生取得了多少成就,都是在尊重这个字上培养出来的。尊重是美德的聚集地,一旦松动,这个人就举不起来了。

以前我不懂事,但一直想表现出和父亲的亲近。不管有没有人在,我经常说爸爸“看看你的衣服,你穿那个多帅,或者看看你的食物,都在你脸上,我给你擦,等等。”我认为这是亲密的表现。

后来我看到我爷爷请了一个老画家吃饭。画家是清华大学的知名教授。每个人都非常尊敬他。他带来了他四十多岁的女儿。结果她女儿在饭桌上一句一句的跟她爸爸说:“你看你的菜,我帮你夹。听着,你只是不能照顾好自己。我会帮助你的...把他父亲当孩子一样不尊重。

回到家,公公也说了一句“这孩子都这个年纪了还不孝敬父母。”突然想到自己的过去,觉得很惭愧。我们的父母很善良,他们的孩子做的少了也会很开心。但事实上,孩子的行为真的很不完美。

我们之前讲过陈寅恪先生。他是一名大学老师,他的学生去他家看望他的父亲。他父亲坐着说话,他的学生也坐着说话,但陈老师一直站在他父亲身后。这是孝子对父亲的尊重。多么庄严。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给父母钱,赡养父母就是孝顺。我们之前说过,动物会养是常事,有些聪明的动物也会收养父母,比如狼、野狗、大象、虎鲸...人类的孝道必须得到尊重。

孔子在《论语》中说:“至于犬马,可养可不敬。为什么不呢?”意思是家里养的马、狗也能为主人的工作做贡献,孩子心里没有那种尊重。它们和牲畜有什么区别?

还有一种理解是,你觉得你能赡养父母,就是孝顺。现代人也“养”狗和马作为宠物。如果对父母不尊重,养父母和养宠物没什么区别。

鲁兹问孔子:“有人熬夜,修树艺,用长满老茧的手和脚供养亲人。”有些人没日没夜的工作,手脚长满老茧,努力工作养活父母,却没人说他是孝子。为什么?

孔子说:“是对心灵的不敬吗?他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尊敬吗?辞职有什么不好?颜色不搭配?古代有句话:‘衣和,苗和,不要和女人说话。’不做到这三点,内心就没有尊重。就算你努力工作养活父母,你也不是一个孝子。"

为什么不尊重父母?因为孩子把父母当普通人,不懂父母的好。总是想着父母的恩情,很容易产生敬意。

第二个是“养着好玩。”孝顺养父母,关键是让父母开心。也有学者说“养带来快乐”和“其”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孩子要快乐。我觉得没多大关系。如果你收养父母的时候不开心,你的父母怎么会开心?你开心,哪怕很难,父母也能开心。

《论语》去年夏天来问孝,孔子答:“何以难有颜色?”一个人的脸色变化,是因为心里的情绪。一张愉悦的脸,是因为心里有喜悦。孝子即使在外面遇到什么挫折,回到家,也觉得父母还在身边,世界上最好的人还在。我可以享受我的家庭,快乐。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幸福。首先是“父母都在,兄弟没理”。想你就开心,父母看到就开心。

赡养父母的时候,要经常观察,提醒自己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看起来是不是真的幸福。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轻松很快乐,但是别人看起来像乌云,这还不够。

关键是孩子真的对父母有爱和尊重。真的喜欢自己的脸就好。看着青年男女谈恋爱,一见面就开心,笑个没完。只是因为我真的发自内心的喜欢。所以,“养着才好玩。”最重要的是,孩子对父母有真挚深厚的爱,发自内心地真正喜欢父母。

《二十四孝》里的老莱子七十多岁,父母九十多岁。然而,为了取悦父母,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孩子,每天在父母面前蹦蹦跳跳,翻筋斗。之前觉得这种行为有些夸张,仔细想想也难得。他用自己幼稚的行为帮助父母忘记了自己的老去,表达了身边的欢乐和幸福。这是对父母的真爱。

父母爱看孩子的脸色,看到孩子开心就安心。尤其是对于长期卧病在床,常年需要孩子照顾的父母,他观察孩子很仔细,你一眼就能看出你是讨厌他还是喜欢他。如果你不注意表现出不耐烦,你的父母会很难过,不想拖累你。

所以孔子说:“有事,弟子自管。”有吃有喝,你老公以前觉得你孝顺。“所以,只为父母做事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有诚意。如果心里没有真诚的爱和尊重,那就不能叫孝顺。

不用说是父母,就是我们平时交往的普通人。如果你不喜欢你为别人做的事情,别人也不会欣赏。比如夫妻之间,有的妻子整天做很多事,洗衣做饭什么都做,她却不开心,于是丈夫忘恩负义,祝你少做点,好看点。

佛经上说,身、语、业比前面重要,心里想的最重,也最容易先被感觉到。虽然你的身体在做善事,但是你心里觉得委屈,抱怨。你的头脑发出了你不开心的信号,别人先感觉到了。他们觉得你反感,立马反感。对不起,我只是不接受你以后做的事。

朱说:“孝子有情,必有恩有善意,就会有喜悦;关键是你心里有感恩,有对父母深深的爱,有天生的欢喜和快乐。?

我们再来看第三部,“病致焦虑”,唐玄宗评价“色不满足,行不正。”这是关于周文王侍奉其父王绩时的焦虑。

“不满色”有两层意思,一是你情绪低落,二是你不能在父母面前表现出焦虑,否则父母看到我们的悲伤会担心,所以孝子要处处为父母的心理着想。

“走路不正”就是鞋子不正。面对父母生病,孝子一直很焦虑很紧张的照顾他。他走得很快,连穿鞋子的时间都没有。这是因为孝子心里最想的就是治好父母的病。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用我们所有的担心来对待我们的亲人。《弟子规》上说,“有病先尝药,昼夜候,卧床”。

“担心”不仅仅表现在外表上,更重要的是要付诸行动去对待父母。兰若平台上的一位老师,父亲患有抑郁症,无意治疗,但看到女儿的努力和坚持,她决定带着孩子走出抑郁症。孩子一旦真心去做,父母就有了无限的力量。

《孝经》说“孝达神明,普照四海,无所不在”。真正的孝道达到极致,是可以“相通”的。一旦在父子之间连接起来,父子双方都拥有无限的力量。

第四,“丧导致丧。”唐玄宗评论说:“哭泣吧,尽你所能哀悼。”“毅”是捶胸的意思,“勇”是跺脚的意思。这都是因为你爸妈伤心到忍不住哭了。

许谦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凡夫之情,在亲人之末,悲愤之情,是恳切的,但慎独之心,未必如是。“我妈去世的时候,因为信佛,家里人叫我三天不要哭,怕影响我妈去世。当时我守在妈妈身边,一想哭就走开,克制着自己不去打扰妈妈。我特别庆幸当时是我做的。

现在临终关怀也提出,在亲人去世之前,不应该给他们暴力的、痛苦的、无意义的治疗,而应该尊重病人的感受,在临终的那一刻,根据父母的需要,谨慎的准备好一切。

也就是说,面对父母的去世,一定要多考虑死者的感受。想想看:父母已经在经历人生中最剧烈的痛苦,四次大分离。她的孩子,她无法割舍的孩子,又在这样哭着抢地,甚至对着他摇啊摇。她怎么受得了?

父母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大家都会意识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之,所以是你父母生的机会。”父母走了,就是不给你机会。当父母离开时,因为悲伤,他们表现出对茶、饭和睡眠的渴望。这些都是自然的。

但这种情况不能持续太久。根据《孝经》中的丧章,不能超过三天。“三天后吃,教民不能死伤。”三天后,他们必须吃喝,否则身体会受不了。因为“身体是皮外伤,受其害的父母不敢损伤。”心里有忧愁,就不能损伤身体。

第五,“祭祀严”对于父母去世后的祭祀要庄重。唐玄宗评论说“禁食和洗澡会引起失眠”。“禁食和沐浴”是指在献祭前三天戒除我们的行为。

夫妻应该分开。古人不是每天都洗澡的。他们一个月洗三次,从初一到初十,一次叫“上环”。第二个十天叫“中寰”;第三个十天被称为“夏欢”。

但是在祭祀之前,你一定会沐浴以示敬意。“我早上睡不着”,黎明时被称为“法明”。祭祀之前,我从晚上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天亮都没有睡觉,因为我睡觉的时候会有疏忽和放松。所以不睡觉也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干净和尊重。这是古代孩子为了祭祀而做出的如此严格的行为。

现代人要学会“牺牲是严格的”这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父母在世的时候,以如此真诚的尊重对待他们,在他们的父母离开后,我们真诚的心依然不变。如果我们的父母在我们面前,我们从来没有尊重过他们,更不要说在他们的父母去世后小心翼翼的追求他们。甚至还有一些人,生前不孝敬父母,死后却因为怕鬼神而孝敬父母,这就更糟糕了。

古人说要孝顺三年,三年之内不做官,不搞任何享乐活动。“丧三年,常悲伤,改命,无酒无肉。”在父母的坟前,或者在家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思考如何堂堂正正的做人,报答父母。

三年后,每年定期祭祀。古代人把祖先的祭品献给死去的父母。每个祖先都有一个牌位或一般牌位。虽然我们没有见过这些先人,但是因为他们在照顾爷爷奶奶方面的善良,我们这辈子才能享受到父母的照顾。这是一种感恩和感激。

人对远祖能有这种感恩之心,自然对眼前的父母亲人有更深的感情。

“五样东西准备好了,就可以结婚了。”这五条,即“生是敬,养是享,病是忧,丧是哀,祭是严”,都是有备而来,就算可以结婚了。

秋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