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贵的人物评价

多年来,他给本科生讲授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给研究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研究、明史文学研究、明代政治史研究。对明代的政治制度,尤其是选举制度及其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研究。1991以来,在《历史研究》《文史》《历史月刊》《文学》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2部。其中单行本《明史选注》(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被我国明史学者称为“20世纪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明史考释成果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明史学会原会长张先庆称赞《明史选考》(中华书局,2006年)一书是“十年磨一剑”的杰作,“圆满完成了前人没有解决的任务”;2007年2月3日和4月7日,《光明日报》为该书发表了题为《考证是历史的生命》和《理论与考证相结合,以正谬误》的书评,充分肯定了其对推动明代选举制度深入研究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也发文称,“郭培贵教授的《明代选举考证》及相关论文30余篇,在多方面将明代选举制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单行本《明代科举考试编年史考证》(科学出版社,2008年)是国内外第一部以年表形式研究明代科举考试基本制度和史实的学术著作,由华夏人才基金第八批出版的学术著作资助。1.《明代中叶徭役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82,第3期..

2.试从晋唐社会风俗分析武则天称帝的历史条件,阴山学刊,1986,第1期。

3.明代抚州县教官选拔来源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1991。

4.朱元璋的兴学重教及其历史地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第1期。

5.朱元璋的教师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1994。

6.明代教习的卑微地位及其影响,《明史研究》第4辑,黄山书店,1994。

7.《论明代国子监学生的“泛滥停滞”及其前因后果》,《北方论》,1996,第3期。

8.《论明代学术晋升制度的发展》,《文学》1997,第4期..

9.《明选录》标点补正,《历史月刊》,1997,第3期..

10.《明清学者碑文索引》补正,《历史月刊》,1997,第1期。

11.明代外国官学生在华学习和科研质疑,《历史研究》1997,第5期..

人大复印《明清史》1997第6期全文转载。

12.《明朝选举志》补编,文史,第45辑,1997。

13.《明代选记标点论》,文史第51辑,2000年。

14.《明代选记年表考辨》,《文史》2000年第53辑。

15.《明代福州郡学教官考核制度述评》,第七届明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6.《文健有记录吗》,载《银都学刊》2000年第4期..

17.朱元璋的天人观及其对治国的影响,

龙希斌等主编《第八届明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18.《中国历史大辞典》若干词语商榷,《明史卷》,学术界,第5期,2001。

19.《明史·正史四·文史丛刊》2004年第68期军事战术修订。

20.《论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负面影响》,《祁鸣历史》2004年第14期。

21.《明代文官叙事制度考辨》,《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2.《明史选志编纂考辨》,《历史月刊》2005年第4期..

23.《明代进宫考榜及进士人数考证》,《明清丛书》第七辑,故宫出版社,2006年。

24.《明史选志编纂考辨》,《历史月刊》2005年第4期..

25.《20世纪以来明代科举研究述评》,《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7年第12期,教育学,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

26.明代庶吉士的数量、名称、一级、地理分布及特点考辨。文史类,2007年第1期。

27.明代科举考试的规模和录取率,《历史月刊》,第12期,2006。

人大复印本《明清史》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28.明代科举考试的发展特点及启示,《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新华文摘》2007年第3期“目录”收入。

29.《明代七部清代志名考辨》,《文史》2008年第2期..

30.明朝的历史特点及其灭亡的原因,光明日报历史版,2008,1,20。

31.《明代中国人所作文人简论》,《文史》2009年第4期。

32.明代科举的坚实基础——官学教育的发展特点及教训,《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2期。

33.《对明代科举研究中几种流行观点的探讨》,《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34.《明代辽东文人考》,故宫学报,第五辑,故宫出版社,2009年。

35.《明史礼考名五误》,《古籍整理研究》,2007年第2期..

36.《明代李贽成书时间考辨》,《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37.《明史礼史实考辨》,《古籍整理研究》2008年第4期。

38.明代科举制度研究的一部力作——《明代科举制度述评》,《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39.明代科举研究新著——明代科举文献研究,《东岳论坛报》2008年第6期。

40.评张先庆林主编的《明代政治史》,《中国历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10期。

41.明代科举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辩证法,《第十三届明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2.《明代一份重要的科举文书——阶级姓氏考》,载《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

43.图书馆学报,2003年,第10期。

44.《论明代中后期文官选举中的独特文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5.《明朝的历史特点与教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全国人大复印,明清史,第1号,2006年,全文转载。

46.《辽东志》、《明代辽人志》及其研究,《文化研究》,2009年第5期..

47.《明代乐舞学生》,《故宫学报》第四辑,故宫出版社,2008年。

48.明代东莞科举群体及其历史贡献,《济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116-125页。

49.明代报名人数及总报名人数变化考辨,东岳论坛报,2010,第1期。

50.《明代正史》误十一处,《古籍研究》2010,第2期,第36-39页。

51.明代广西进士人数及地域分布考辨,教育与考试,2010,第4期,第25-30页。

52.张《明朝正史》考论,明清丛书,丛书10,故宫出版社,2010年8月,第321-336页。

53.明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特点及启示,《明史研究丛书》第九辑,故宫出版社,2011年。

54.明代辽东进士的历史贡献,社会科学丛书,2011,第1期。

55.《明代庶吉士群体的构成与特点》,《历史研究》2011,第6期,第118-133页。

人大复印,明清史,2012,第4期,全文转载。

56.明代军旅文人总数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和原因考证,《中国文化研究》,第1期,2012。

57.明代一等进士群体的家族及地域分布考辨,《东岳论坛报》,2012,第6期..

58.明代谢园进士的比例、年龄及空间分布,《清华大学学报》,2012,第5期..

59.《论明代科举中的师徒关系及其对政治的影响》,《中国历史研究》第4期,第175-190页,《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5期,第2013页。1,单行本,《明史选举考辨》(48万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65438+2月版。

2.其独著《明代科举年表考辨》(32万字)获华夏蔡颖基金第八批学术著作资助,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版。

3.《明代选举专题笔记》(170000字),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版。

4.《官德》主编,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年4月。

5.《历史经典与传统文化研究》,北京:地方志出版社,2004年3月。

6.《生死之战——历代廉政问题简论》合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版。

7.《明代科举与官员任用制度专题研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1.博士论文《明代选举记录与明代选举制度》获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明代公务员叙事制度考证》获2005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明史选记考证》获2005-2006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4.博士论文《明代选举记录与明代选举制度》获2007年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

5.《明代选志》获河南省教委1998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1,主持河南省教委社科规划项目《明代选举志修订》,已完成。

2.参与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历代人口素质研究”(96BSH024),并已完成项目。

3.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科举与社会和谐研究——以明代为例”,批准号07JA770006,已完成。

4.主持国家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明代科举群体与政治社会变迁研究”,批准号200913。

5.主持辽宁省社科规划项目《明清时期辽宁文化教育发展与社会和谐研究》,批准号L07BZS006。

6.参与国家出版总署和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华书局《明史校本》修订项目,负责选举记录和正史的整理工作,目前已完成。

7.主持“明代进士群体与政治社会变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1,批准号11BZS030 1。应邀参加中国明史学会主办的第5-13届明史国际研讨会。提交学术论文题目为《明代寒士及其原因和影响》、《论明代国子监学生的停滞及其影响》、《论明代国子监学生的停滞》、《朱元璋的天人观及其对其施政的影响》、《论明代文官荫叙制度的发展》、《明代官学的发展特点》、《明代辽东国子监学生考》

2.2005年8月,“中韩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120余名中外代表出席,包括首尔大学、高丽大学、成均馆大学、大邱社会研究所等25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名代表。

3.2004年6月,165438+10月,应韩国岭南大学邀请,在文理大学历史系作《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影响》学术讲座。2005年6月5-438日至10月,应岭南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邀请,出席“中国学研究趋势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作题为“明代选举制度研究趋势与展望”的发言。

4.5438年6月+2007年10月,应台湾省明代历史学会邀请,参加分别在台湾省东吴大学和国立暨南大学举办的“全球明代史研究新视野国际研讨会”,发表“明代学者人数与中国学者平均年龄”的学术演讲。

5.2008年8月,应邀出席暨南大学、东莞CPPCC举办的“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东莞)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了题为《明代东莞科举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的学术论文。2008年8月20日,东莞日报、东莞新闻时事版(A04)等报刊媒体采写报道。

6.2007年应邀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黑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科举制度与“科举”研讨会,并在“20世纪以来明代科举研究述评”会议上作了发言。

7.5438年6月+2008年10月,应邀出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中国第四届“科举制度与科举”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关于明代科举的几个问题”的发言。

8.2009年9月,应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邀请,出席“纪念郑天挺先生诞辰110周年暨中国古代社会高层论坛”,并做了题为《明代公务员选任制度的发展特点及启示》的演讲。

9.2010年3月,应邀参加第六届科举制度与科举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论明代辽东士人的历史贡献》的发言。

10,2010 12应邀出席在宁波举行的“明代科举与科举文献国际研讨会”,并作了题为“明代进士群体社会流动的再审视”的学术演讲。

11,2011年5月,应邀出席在台湾省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七届科举制度与科举——东亚地区的书院与科举”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明代军事学者总数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考辨》的演讲。

12,2011年9月,应邀参加第八届国际科举制度与科举学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明代解元集团构成特点简论》的演讲。

13、2012年6月,应邀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南开大学明史研究室主办的“明代国家与社会学术研讨会”,作了题为“明代进士群体的地理和代数分布及特点”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