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简介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安徽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84。2008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在安徽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独立组建为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鸟瞰学院位于马鞍山新城东区的大学城,距离南京仅45公里,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和教育资源丰富。校园占地面积331亩,学校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15万元。拥有先进的教学楼、训练楼、图书馆、标准塑胶足球场和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教学体育设施。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6.5万册,电子图书90万册,体育设施比较齐全。目前校内实验实训室26个,校外实训基地20个,电子商务、会计、国际商务凭证等专业技能鉴定站3个。是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和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培训基地成员。

学院设有自动化系、计算机系、经济管理系、外语系等四个系和基础系,15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省级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现有在校学生近3000人,在职教师190人,其中专任教师15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42人,双师型教师65人,硕士学位教师103人。长期聘用38名兼职教授和高级工程师。近三年来,学院教师公开出版教材26部,主持或参与各级科研项目或课题27项(其中省级以上6项),为市有关部门和企业提供科研服务7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发表论文151篇。

校园一角●教学改革

学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率先探索实施学分制改革。目前有156门专业选修课,55门公共选修课。中国教育报在2006年做过专题报道。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历年高考升学率都达到60%以上。多年来,我院英语A类三级统考成绩和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一直名列前茅,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5%以上。2009年安徽省第三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3名选手获得二等奖,7名选手获得三等奖。2009年安徽省高考,我院成功率100%,录取率95.3%。

●合作教育

目前,各专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外实习基地,特别是与上海宝冶、上海宝钢梅山集团、上海张江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实施“1+2”、“2+1”订单式实训和合作开发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1以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与上海宝冶合作培养学生560余人,深受社会认可和欢迎,大部分学生直接被合作企业录用。2006年,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专业开始与上海宝钢梅山集团实施订单式培养。目前,已有90多名学生直接在梅钢就业。2007年,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开始与上海张江动画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企业不仅长期向学院派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还积极参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实习的安排。在校际合作方面,学院积极加强对外交流。自2000年以来,学院一直依托安徽工业大学办学,充分享受安徽工业大学的各类教学资源,得到安徽工业大学的悉心指导和关怀,形成了严谨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注重内涵、质量、品牌、特色的办学理念。2008年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结为姐妹学校;与常州技师学院进行了实质性的合作。目前07数控128学生已经开始去基地实习两个月。与安徽水利水电职业学院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学院成立的江淮工程职业教育集团,并出任执行董事。学院积极寻求中外合作办学,先后与卡罗理工大学、新加坡计算机学院、美国国家理工学院、墨西哥色雷斯潘特拉理工学院建立了校际联系,初步建立了专家学者和学生交流机制。

●扶贫系统

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助学金制度,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助学金和贫困学生学费减免。五年来,学院共帮助学生申请助学贷款262万余元,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654.38+0.75万元,学院用于扶贫的金额达300余万元。目前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助学金1000-3000元/人,有内特奖学金2000元,一等奖学金1000元,二等奖学金600元,三等奖学金300元,单项学习金奖等。获奖学生占学生的40%以上。

●入学和就业

学院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完善毕业生就业网络。近几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8%左右,专业对口率在80%以上。毕业生大多在长三角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作过,多次获得安徽工业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院第一志愿率、录取率、新生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25年来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07年6月5438+2月,省高校设置评估委员会专家经过实地考察评估,对学院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同意在安徽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设立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2007年新生录取分数线超过安徽本科(三本)10分20分。2008年,学院刚刚独立设置,实际录取分数线平均超出安徽省第一学院录取控制线4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工学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高职办学道路,坚持稳定规模、深化内涵、提高质量、铸造品牌、形成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