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百步街苏故居旧址。
苏一生创作了40多部作品,在海峡两岸文坛上享有盛名。她万万没有想到,在她去世13年后,自传中一段关于苏州民居的描述,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这个谜一样的纠纷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它主要归结为苏和两个观点完全不同的当事人。此后,接触过张苏的朋友也分成了百步街8号和12号两种不同的看法。
位于百步街的苏故居是她在唯一的私宅。老人写信给台湾省第十中学(振华女子中学)询问百步街的老房子。百步街街区8-12号院曾被多位知名人士入住。苏在百步街的建筑设计于1927,竣工于1928。
根据苏的自传,苏曾三次来到苏州。作者统计如下:
第一次是民国十五年(1926)春,在东吴大学讲学的陈忠范先生的推荐下,应东吴大学W.B.Nance校长的邀请,来到东吴大学与卫理公会合办的静海女子中学和振华女子中学兼职任教。当时,苏暂住在位于天赐庄校区的静海女子学院教工宿舍。当年下半年,东吴大学招工科教授。因为麻省理工的背景,老师受到学校的重视,与张老师协商授课。张老师满口答应从船厂请个长假,来东吴大学教书。张先生在东吴大学任教仅一年后回到上海,不久苏也离开了苏州。在六叔的推荐下,她去了沪江大学教中文,后搬到沪江大学。后来,个性鲜明的苏讨厌沪江“浮华”的风气,在沪江任教仅一年就辞职了。民国二十年(1931),她的好友袁(兰子)极力推荐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王世杰,苏先生赴武汉大学任教。
第二次我和丈夫张宝玲从沪江大学回到了苏州,时间是1928。百步街12号楼设计于1927,竣工于1928。1928-1930他第二次去苏联的时候就住在这里。在此期间,苏的前夫先生设计的百步街新住宅竣工。
第三次,苏老师在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多年后回到苏州。在苏的自传中,他把这座小楼描述成一个船形结构。12号楼里面房间有暖气,屋顶有烟囱,所有房间都是狭长的。底层和东西二层都有阳台。但是,我们在八号院看不到这样的格局。现在,在苏州大学的英明决策下,作为民国建筑遗迹和东吴大学组成部分的百步街破旧老住宅区被宣布不拆,计划保护。苏大当时对媒体的反应是令人鼓舞的,如果这个决定能够实施的话。不久,百步街可能会与不远的丰门街历史街区形成互动效应,为苏州古城增添新的旅游亮点。
不管怎样,苏这位民国才女,真的和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她高兴的时候,人们还是会问苏住在百步街8号还是12号院。答案是不同的。
感兴趣的朋友下来,我们进入考证部分。
基本上有两种观点,
一个是《》,也就是现在已经找到的关于先生的口述和苏联大学提供的张先生。卖给东吴大学“齐”作为证据,作证苏宅是8号院。东吴大学前教授和历史学家白同意这种说法。当时和张都在东吴大学教书,所以他们相遇了。张先生认为8号是先生当年卖掉的房子,也就是说,1927年苏从上海沪江大学回苏联时入住的新房。证据似乎指向了百步街8号院,也就是苏的房子。
但是,另一部《素说》却是完全不同的观点。
与房契的实物证据不同,苏说主要依据的是苏自传中提到的“封门十二号”几个字。此外,苏的学生、沪上翻译家先生也在书中明确提到“丰门百步街12号”。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苏自传》第八章《在苏州教书,回到上海》中写道“我的丈夫从东大辞职回到上海,仍担任江南造船厂的职务...他已经在苏州天赐村住了一年,他喜欢这个小镇,并想在那里定居下来,成为一个永久的家。他的父亲余三先生已经把财产分给了三儿子,手里有钱。虽然他病了,但他还是让东大的同事给他找地。东大之后发现是汾门12号的酒厂。因为工厂要搬迁,所以愿意把房子和地址一起卖了。老公病愈后亲自去苏州考察,满意了就买了,开始盖新居。我劝他找建筑师画房子,他不听,要自己画。同事介绍了一个包工头,几个月后,新房就完工了。”苏在文中详细解释了百步街新建别墅的来龙去脉,并两次提到新建的房子是“汾门十二号”。好像有一定的可能性是百步街12号。毕竟是出自苏的自传,证据不容小觑。“苏朔”有相应的旁证,在苏的弟子、上海翻译家先生的回忆录《往事如烟》第二章中有这样的描述:“教授只在东吴大学任教一年,1927年暑假回到上海,仍到江南造船厂工作。回上海后,苏先生在沪江大学任教,住在学校宿舍。但他只教了一年,写了一部自传体小说《棘心》,在《北新》半月刊上首次连载。几章出版后,由北新书店印刷出版。张宝玲教授回到上海不到一个月就生病了。生病期间,他特别怀念在天赐村度过的那一年。他觉得苏州确实是一个很安静的地方,想在这里安家落户,于是让东吴大学的一个同事在苏州给他买了一块地。结果在东吴大学后门附近,找到一家酒厂,在封门百步街12号,愿意把房子和地基一起卖了。为此张教授亲自到苏州考察过一次,觉得还算满意,就把地基连同房子一起买了下来,自己设计画好图案,找了包工头来建。几个月后,新房子竣工了。张教授是造船专业的学生。他把他的新房子设计得像一艘船,又窄又长,形状奇特。60多年过去了,不知道这座船形建筑是否还存在?从1928秋季学期开始,教授来到苏州东吴大学任教,苏老师也回到东吴大学任教,并在振华女子中学兼职任教。他们住在又长又窄的船形新房子里。这就开始了苏先生在苏州生活的第二阶段。" .《如烟往事》1999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朱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早于1999,距离苏在百步街的新房1927落成已有60多年。朱先生在上述文章中提到了“封门百步街12号”的字样,同时也说明了其前身是酒厂。现在路过百步街北端王门桥头12号院,还能看到院残墙的砖上写着“冯久昌”几个字。或许酒厂被称为“丰久昌”还是挺有道理的。另据调查,苏在东吴大学任教时的名片上,也清晰地显示着“百步街12号”的字样。可见和苏留给后人的东西是不一致的。
《苏州日报》曾刊登《百步街8号,著名教会人士蒋长川故居》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十中退休教师、苏研究专家秦在他的回忆文章中提到了一个细节:“苏在苏州百步街的住宅,是一栋二层小楼,北面临江,从一楼和二楼都可以看到江。百步街8号只有一层楼,明显与当事人的回忆不符。”8号楼隔着10楼的平房,北边不可能是河。可见秦先生也是“苏朔”的支持者。
主要证据概述如下:
1.苏女士在回忆录(江苏文艺出版社,指房子的文字在她的自传《在苏任教,回沪》第八章)中,两次提到新建的房子是“汾门12号”,可能是百步街12号。但孤立的证据不成立,所以我提供其他旁证供参考。
2.苏弟子先生回忆录《往事如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0出版)第二章第四节“苏在苏州”,考证文中确有“丰门百步街12号”。与《苏自传》中“封门十二号”的文字一致。
摘录如下:
“张宝玲教授只在东吴大学教了一年,1927暑假回沪,仍在江南造船厂上班。回上海后,苏先生在沪江大学任教,住在学校宿舍。但他只教了一年,写了一部自传体小说《棘心》,在《北新》半月刊上首次连载。几章出版后,由北新书店印刷出版。
张宝玲教授回到上海不到一个月就生病了。生病期间,他特别怀念在天赐村度过的那一年。他觉得苏州确实是一个很安静的地方,想在这里安家落户,于是让东吴大学的一个同事在苏州给他买了一块地。结果在东吴大学后门附近,找到一家酒厂,在封门百步街12号,愿意把房子和地基一起卖了。为此张教授亲自到苏州考察过一次,觉得还算满意,就把地基连同房子一起买了下来,自己设计画好图案,找了包工头来建。几个月后,新房子竣工了。张教授是造船专业的学生。他把他的新房子设计得像一艘船,又窄又长,形状奇特。60多年过去了,不知道这座船形建筑是否还存在?
从1928秋季学期开始,教授来到苏州东吴大学任教,苏老师也回到东吴大学任教,并在振华女子中学兼职任教。他们住在又长又窄的船形新房子里。这就开始了苏先生在苏州生活的第二阶段。"
——朱雯回忆录《往事如烟》(上海古籍出版社6月出版1999-10)载第二章“乡愁”,第四节“苏在苏州”。
附属证据:
3.在苏的自传中,把这座小楼描述成一艘船的结构。12号楼里面房间有暖气,屋顶有烟囱,所有房间都是狭长的。一楼和东西二楼都有阳台,房子看起来真的像一艘船,所以苏遇描述的很符合,但是8号不在这个格局里。
4.苏十中退休教师秦老师在《苏的学生、著名翻译家的回忆文章》中提到一个细节:“苏在苏州百步街的家,是一座二层小楼,北面有一条河,从一楼、二楼都可以看到河。百步街8号只有一层楼,明显与当事人的回忆不符。”8号楼隔着10楼的平房,北边不可能是河。秦的话见于去年《苏州日报》发表的《百步街8号,著名教会人士蒋长川故居》一文。
5.苏在担任东吴大学教师的名片上,清晰地印着地址为“百步街12号”。和朱文说的一致。
张说道:
据核实,支持这一说法的地契有“百步街8号”字样,该地契从未由张宝玲在当年出售给东吴大学,原文引用如下:
“1953年10月24日,张宝玲以江苏师范大学的名义,将四亩四分、四分、四分、六分、八间西式平房、十六间中式平房出售,共计人民币1.045亿元。”。
-以上是张宝玲先生出售给江苏师范学院的1953号房屋的房产证原件。
作者提供了一个有争议的观点:
1.笔者到百步街8号调查,向房主询问,8号院有多处房屋,据苏自传描述为临江二层小楼。自从他搬进来以后,内江长川府8号后面的江边地区就再也没有过民国的二层小楼,8号院周围的平房都是比江宅晚建的。以前河边有一些简易厨房之类的。此外,江宅旁还有一层楼,经审查并非民国建筑,也没有苏自传中所描述的“船形小楼”的外观特征。
2.张先生将这套房子卖给苏大的证据虽然有土地证明,但在法律效力上可能倾向于张。但是,一张纸并不能完全代替历史考证,至少“孤证不立”。考证的时候,是不是只挑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不考虑其他证据和这些证据之间的矛盾?同样,在“张硕”和“苏朔”的考证中,决不能仅凭土地证上的署名之词,而忽略了苏自传和先生回忆录的史料价值。
由于史料不足,笔者设想了一种可能:既然8号院目前没有临河的房子,那么至少在50年代末是不存在的。那么,有没有可能8号院原本是和12号院相连的(实地考察确实比较近),12号院原本是封闭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需要从8号院进入,所以苏先生认为是12号院。朱先生拜访苏先生时,可能是从8号院进入12号楼,所以朱先生回忆录中出现了“封门百步街12号”的字样。12号对面原是周宅10号,当年因百步街拓宽而整体拆除。
4.看两种学说的依据,作者倾向于“苏朔”,说除了一张纸,没有旁证。张先生会犯错吗?晚了,五十年代就卖完了。是同一栋房子吗?苏的“12号”并不是“8号”的意思,也不是苏大一个天赐村落的老师住所。根据自传,时间不相符。
5.张老师交付给江苏师范学院的房产证上提到的房子应该是江昌川房子,格局基本一致。但张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所建的苏曾居住过的房屋,不应是房产证,故不是洋房号。12还是1953的时候房子就没了。笔者曾经问过从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就住在8号院和12号院的居民,他们都说我印象中的船形洋楼只是现在12号院的河边位置,河对面的刘宅头(两层小楼,东吴大学宿舍)已经全部拆了。如果8号院的8间西式平房都在河边,那么1953交付时,已经不是上世纪20年代的洋楼了。8号院在20世纪20年代是否有苏自传中所说的那种洋楼,早于1953的文字史料和口述资料,至今未见。或许,这也是一种假设。
6.根据房产证,有八套西式平房,可能是一层八套,也可能是两层四套。这个没有明确标识。而且很有可能,这个房契和苏没有任何关系。门牌号(8号和12号)是否有变化没有依据。
(在讲故事时)待后处理的事物
苏和在谈到百步街的居住地址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差,原因不得而知。现在先生已经去世,张先生和先生也不在人世,所以不可能采访证人。至少,现在苏州人都知道,百步街曾经住着一位才女,名叫苏。苏是一位享誉海峡两岸文坛的伟大作家。现在这个房子已经揭了很多年了,苏大方一直没有修,好像是在让它垮掉。期待这座民国洋楼早日修复。作为苏作品的爱好者,我想写这篇文章是对苏先生最好的说明。苏在大陆唯一的私宅,也是两岸文化交流的良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