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简介是怎样的?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50多年来,不畏艰难,执着追求,大胆创新,敢于攀登高峰,科研成果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领先世界水平,不仅解决了中国的自给自足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特殊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杰出科技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当选“科学中国”。

袁隆平,从田间沉甸甸的稻浪中走来,是一代科学巨匠,是一座精神富矿。他以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事业追求与社会责任、祖国情节与世界胸怀完美结合的风格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坚定不移,默默奉献。调研之初,很多人说他是自找的,他坦然回答: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我愿意吃苦。简陋而艰苦的研究条件,滇南孕育大地震的威胁,文革时期的政治震荡,成千上万次失败的实验...动摇不了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他把科学研究看得比家庭甚至生命都重要。他像候鸟一样从南到北追着太阳繁殖了几十年,在第一个10年的攻关中,在海南岛度过了7个春节假期。在艰苦的条件下,他患上了习惯性肠胃炎,瘦了10公斤。同事们都担心他的健康,他却满不在乎地说:“只要杂交水稻能培育成功,我愿意献出生命!”

袁隆平注重实践。他说,水稻不是书本或电脑种出来的,他始终相信真正的权威来自实践。“我不在家,我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里,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他和助手们都坚持到田间去,用自己的瘦弱换来稻子的饱满,用自己的黑暗换来稻谷的洁白。他在第一线的坚持使他能够抓住科学的灵感,锻造战略眼光。袁隆平愿做天梯。他注重培养杂交水稻科研人才,把团结协作作为制胜的关键。他捐赠奖金,设立科研基金和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他把实验材料“野败”毫无保留地分发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加快了“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步伐。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袁隆平从不满足。从“三系法”到“两系法”,从普通杂交水稻的成功到超级杂交水稻一、二、三期,袁隆平先后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如今77岁的袁隆平依然苍老,充满勇气。他说,他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到2010,超级稻第三期实现试验田亩产900公斤;一个是向全世界推广杂交水稻。大德大有成就。到2006年,中国已经种植了56亿多亩杂交水稻,每年增加的水稻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总和。不仅如此,杂交水稻还推广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因此,袁隆平得到了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由衷赞誉。先后获得国际奖项10多项,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