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中国投资环境的特点,最好从几个方面分段说明。谢谢你。如果有好的,我可以加分。
(一)非国有投资与国有投资“齐头并进”。从1997到1999,国有投资增长强劲。此后三年,非国有投资增长势头逐步恢复,集体经济、个人投资和其他投资成为主要动力。国有经济投资增速回落,增量占比逐步降低。自2003年以来,国有投资再次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中国的非国有投资目前正处于高度活跃期,国有投资再次蓬勃发展,从而促进了全社会投资的快速增长。
(2)基本建设投资成为投资增长的重点。2001以来,基本建设投资成为推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总的来说,政策因素对投资的影响有增大的趋势。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推动特征明显。它的优点是在经济遇冷时能见效快,缺点是惯性大,往往导致经济过热和结构扭曲。从最近两年来看,基本建设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再次明显。
(3)自筹及其他投资资金贡献保持较高水平,银行贷款贡献增加。从资金来源看:一是全国预算内资金增速和比重同步下降,说明在外部环境改善的情况下,预算内资金使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二是银行贷款在利益驱动下迅速扩张,但同时受到相关政策因素的制约,说明银行贷款占总投资的比重变化不大,是仅次于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的第二大贡献因素。三是利用外资增长势头强劲,但贡献仍然很低。四是自筹及其他资金增长强劲。可以说,在自筹资金和其他资本增长的支持下,中国经济正处于投资快速增长并伴随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阶段。
分析,影响投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一)市场的自发作用。一方面,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结构升级带动了投资需求的发展。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基础设施、能源和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总的来说,经过几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市场逐渐活跃,新的投资领域日益扩大。虽然市场可以自发引导投资行为,但不否认它是盲目的,尤其是在当前市场价格信息反馈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主要表现为:一是居民消费价格维持在较低水平,说明消费对经济和投资增长的加速贡献不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虚热”。二是投资结构还存在一些偏差,产业结构升级后劲不足。第三,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错位。受当前经济环境的制约,居民对服务业的需求有限,就业压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投资资金的供应。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初期,外生因素对投资资金来源的影响较大,国家预算内资金总额的增速和增量占比继续提高,而自筹和其他投资资金大幅下降。自2000年以来,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国家预算中的资金增长率下降到20%左右。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投资资金增速普遍大幅提高。在资金特征上,投资风险承担能力强的资金(如购房预付款和定金、非国有企业自有资金、各种形式的集资等。)都在不断增长,支撑了投资增速的提升。而风险承担能力弱的基金(如国企自有基金、债券基金)则很难成长。
(3)经济发展预期。影响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预期。就市场预期而言。2001以来,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利润率呈持续上升趋势。面对良好的盈利状况,企业家的信心处于近年来的最高水平,投资信心得到增强。此外,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利润预期和实际利率降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政府管理预期方面,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社会就业等任务的驱动下,在地方利益的吸引下,必然会选择加大投入,这是最快见效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不承担投资亏损或投资失误的责任,至少不完全承担,还能获得政绩,掌控更多资源。
(4)政策环境影响。一是在入世后调整市场规则的过程中,取消了部分行业准入限制,改革了审批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投资者的产权保护。第二,货币供应总量充足。三是对部分行业实行严格的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资金的供应。
前不久《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要抓紧落实,真正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主体地位。
1.加强投资立法和执法,为投资者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重点加强投资产权、投资收益权、投资所有权、投资合同履行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独立性。在市场准入方面,继续清理现行投资准入政策,体现国民待遇和公平竞争原则,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许可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和政策执行的透明度。
2.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一是推进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改革。第二,各级政府不能是商业项目的投资主体,但可以是公益项目的投资主体之一,投资者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3.实施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合理引导资金投向。首先是调整不公平的税收。二是调整部分行业出口退税,保证部分资源和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同时抑制这些行业投资过快增长。三是设立资源调节税。四是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税收。
4.加快金融改革,拓宽融资渠道。要通过市场机制控制投资规模。
5、鼓励自发成立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和市场中介服务机构。通过自发的行业组织进行行业自律。支持法律、会计、评估、市场信息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正确引导市场投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