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1921上海交通大学在电气工程系设置了“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门”。1952,部门调整后成立电信部。1958改建为无线电系,1978更名为电子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四个二级学科分别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国家重点学科。

电子工程系涉及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图像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安全、集成电路设计、微波射频电路与天线技术、信号处理、电子测量技术等。拥有区域光纤通信网络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信息安全综合管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与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联合研究院和实验室,如上海交通大学-微软联合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IBM联合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贝尔通信与网络联合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三星电子联合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李泰联合实验室等。

电子工程系围绕国内外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学科的发展建设目标,制定和实施科研教学计划。承担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防重点预研项目、科技部重大重点研究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注重解决科研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关键技术和过程。许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系统的组成

现代通信研究所

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所

图像传播研究所

光纤通信技术研究所

信号处理和系统研究所

图像传播研究所

浏览人数:23731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6-09-14 13:24:39

上海交通大学图像通信与信息处理研究所成立于1998,致力于数字高清电视系统、高级信源信道编码、无线视频传输、网络多媒体信息处理、ASIC芯片设计等技术研究。主任张文军教授曾任国家高清电视专项总体组组长,教育部首批长江特聘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图像通信研究所是上海市科委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建的上海数字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是教育部首个高校数字技术在线合作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和牵头单位。也是上海市数字电视联合实验室、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上海市图像与图形学会的挂靠单位。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招收本学科两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博士、工程硕士和工程硕士,拥有一级博士后流动站。

图像传播学院目前有30多名教职工,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在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硕士、工程硕士200多人。在数字电视广播和宽带无线图像传输、数字媒体的普适计算和处理、网络多媒体、数字媒体内容的生产和应用、芯片和系统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近年来,他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在工博会上组织了一年一度的数字电视和无线多媒体技术国际论坛,聘请了数十位国际知名学者和教授担任客座教授和研究员。

图像通信所长期从事视音频压缩编码算法、系统、软硬件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究,是我国数字电视广播和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之一。10年来,图像传播研究所* * *完成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自然基金项目、863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其中,张文军教授领导的国家高清电视总体组于1998年完成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数字高清电视的功能样机,于1999年完成的第二代系统成功进行了国庆50周年庆典高清电视直播试验,开创了我国数字电视研发的新局面。交大提出的数字电视单载波地面广播传输系统ADTB-T整体性能优于美国的ATSC标准和欧洲的DVB-T标准,突破了单载波在高速移动、大容量接收和单频组网方面的国际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数字电视中间件、机卡分离、SOC芯片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在3TNet网络流媒体和新一代视频编解码技术、数字媒体内容制作、网络化非线性编辑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光纤通信技术研究所

浏览人数:18267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日期:09-14 13:29:15。

区域光纤通信网和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页:

“区域光纤通信网和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批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国家教委(吉焦19968号)于2011年3月19968批准实验室正式向国内外开放运行。

实验室位于上海交通大学浩然高新楼17层,实验室面积约580平方米。主要依托电子信息学院光纤技术研究所和理学院应用物理系现代光子学研究所。实验室设有由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包括著名学者、美国工程院院士厉鼎毅博士,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教授。实验室有固定工作人员2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博士7人。实验室配有多用户工作站、蓝宝石激光系统、微处理器分析系统、精密反射镜、光谱分析仪、掺铒光纤放大器等先进仪器设备30台,固定资产总额12万元。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全光通信网络技术研究、区域光纤通信网络技术与应用研究、光导波与光子器件基础技术研究等。,培养这些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目前有博士后3人,博士生35人,硕士生37人。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了多门教学实验课程。

全光通信网络是目前世界上的前沿研究领域。90年代中期,实验室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全光通信网络的研究计划,并得到了国家重大863计划的支持。这是中国政府部门支持的第一批全光通信网络研究项目。1998年,实验室建成了国内第一个网络等级完整的三节点城域全光自愈试验环网和四节点城域全光自愈双环试验网。经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认为“该技术具有9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具有特色和多项重要创新。我国在全光通信网络研究领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提出并验证了许多创新的节点结构,特别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光自愈环结构。已完成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全光通信网络实用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该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在区域光纤通信网络方面,实验室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如在区域光纤通信网在国防和军事领域的应用研究中,承担国防科工委九五科技重点项目“SDH多环综合通信网”,主要研究和提供高可靠的多路自愈环语音、数据和图像综合通信网;“光交换矩阵”的研究是高速区域光纤通信网络中多路径选择的关键设备。同时对光纤通信网接入用户家庭的“最后1km”——接入网进行了研究。在光导波、光子器件和光学非线性方面,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支持DWDM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的各种无源光器件的研发,各种新型光器件及其在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中应用的探索与研究。2)研究非线性光学中的多波相互作用和光纤中的光学非线性效应;色散和非线性对光信号传输的影响及其利用。3)在导波光学的研究中,建立了渐变折射率光波导的精确色散方程,从物理上阐明了WKB方法的近似本质;每年都有很多SCI/EI论文发表。4)在特种光纤和器件方面,研究特种光纤(包括应时光纤和有机塑料光纤)和器件,包括抗辐射光纤,研究这类光纤的抗辐射机理和抗辐射加固技术。本实验室研制成功的抗辐射特种光纤作为光纤信道耦合器,已成功应用于5月1999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C遥感仪。中日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组织的在轨测试表明,利用光纤通道获得的图像清晰,其图像质量可与美国1998年发射的NOAA-15卫星相媲美。

“九五”期间,实验室共获得136科研项目资助,经费131375000元,其中“863”项目16,攀登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省部级项目50项。获得专利6项,科技进步奖7项,出版专著3部。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51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8篇,在国内普通期刊发表论文85篇。实验室与一些国际知名的学术团体和机构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1994-1999与DFID开展TC(技术合作)项目,开展技术合作交流7人次。我们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在全光通信网络方面进行了合作。进入2000年,全球信息通信特别是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在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验室将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尤其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并根据国内外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制定更高的研究目标。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学校、研究机构和公司在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的合作。注重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为提高我国在国际信息通信领域的地位,培养国家急需的通信技术人才,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信号处理和系统研究所

信号处理与系统研究所的前身是雷达技术实验室,是CSSC于1980批准成立的。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和技术发展的要求,1990变更为“信号与信息处理教学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上海交通大学信号处理与系统研究所于2006年经上海交通大学批准成立,主要从事雷达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信号处理、语音、音频和多媒体信号的压缩编码、DSP应用。信号学院有10名教师,近百名研究生,五个主要实验室。长期以来,我们在信号处理相关的基础研究、软件开发和硬件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技术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