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音乐欣赏
影视音乐审美意蕴研究:影视画面与影视音乐的结合,不仅可以使影视作品的画面更具动感,还可以使视觉上的东西有声化,使作品中表达的感情更深刻。比如在灯火通明或者繁星闪烁的时候,我们会用钢琴来表达,我们也可以用双簧管或者长笛来描绘生机勃勃的早晨,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微风吹过时小提琴的弓颤效果,让这种感觉更加生动。这种场景交融可以让观众在享受视觉的同时感受到听觉的美妙,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作品的情感。比如钢琴表达的感情就很优越。所以在纪录片《冬猎》中,当冰雪覆盖大自然的场景出现时,会有透彻明亮的钢琴声。为了突出挂树的特点,钢琴快车的琶音可以生动地表现出冰挂在树枝上的场景,使整个画面更加富有激情,通过音乐描绘场景更加深刻。音乐既能表现画面的真实感受,又能把要表现的意境传达给观众,使画面在形似的同时又很有感染力。
图片只能表现出英雄外在的一面,而往往英雄内在的一面却无法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时候影视音乐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比背景氛围,可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1.烘托环境的气氛。影视作品的环境氛围是无法直观观察到的,而影视音乐可以通过旋律和乐器的变换来烘托背景氛围。比如电视剧《红楼梦》,主要通过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悲情爱情故事来表现封建社会一个大家庭的兴衰,以此来表达封建社会注定要结束的主题。作曲家根据这部作品创作了一系列以悲伤为美的音乐作品。以至于整部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悲伤的氛围,细腻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些音乐作品,无论是在歌词、旋律还是和声上,都将这种悲壮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整部作品的背景都呈现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让剧中主角的感情和命运在悲凉的氛围中得到最自然的流露。
2.烘托时代气息。影视作品也可以通过影视音乐烘托时代气息。比如电影《祖国的花朵》,其中一集《我们划桨吧》曾经风靡全国,被很多少年传唱。因为这部电影讲的是孩子,所以这一集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童趣。歌词和旋律描绘了孩子们闲暇时在美丽的北海公园划船和玩耍的场景。把孩子们在最纯真年代的快乐生活展现出来,把北海公园的美好和孩子们的欢乐描写到极致,让我们无论何时看到这部电影,听到这首歌,思绪都能自然而然地回到那个美好的年代。这是影视音乐衬托时代的最好例子。
3.衬托出这个地区的美丽。地域之美不仅可以从影视作品中感受到,也可以从影视音乐中感受到。比如《黑马》这部电影,捕捉到了草原辽阔开阔的景色,捕捉到了草原豁达顽强的生命力,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宽广的胸怀。腾格里辛格创作的主题曲《天堂》通过音乐完美地展现了草原的美,每当音乐响起,人们就能想起辽阔的草原。
4.对比民族的特点。音乐往往能凸显一个民族的特色。比如张艺谋导演的著名作品《十面埋伏》。这部电影《十面埋伏》的插曲用中国传统乐器琵琶将十面埋伏的场景表现的淋漓尽致,既深化了电影的主题,又突出了我们的民族特色。
音乐对听众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它会带着观众走进影视作品,感受主角的内心世界,让观众在听到影视音乐的时候自然地与影视剧中的桥段产生联系,从而将影视作品与影视音乐联系起来。比如曾经风靡中国的港片《甜蜜蜜》,邓丽君演唱的主题曲《甜蜜蜜》就是经典。影片中的两个主角第一次见面时,既浪漫又暖心。这首歌用甜美的声音唱出了主角们的甜蜜和幸福。随着故事的发展,由于现实的压力,主角分分合合,最后在异乡无意中听到甜甜的蜜糖,两眼对视,仿佛经历了几个世纪,让主角心中的情感得以表达。所以这首歌贯穿了整部作品,把主角的内心世界刻画得生动、形象、具体。
从1893开始,爱迪生发明了薄膜镜子,创造了?囚车?工作室?电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电影制作者发现单纯的影视作品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于是出现了影视音乐,它为拓展电影的内涵,丰富电影的美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音乐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结合影视剧情的新艺术表现?音乐电视?它也应运而生,使音乐和影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音乐的内涵更加丰富,影视更加生动。
(一)连接影视故事
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过于复杂的情节有时因为时间的原因无法详细讲述。而且多条主线同时发生的时间也不能同时描述。所以经常会出现多个剪辑连续剪辑的场景。这时候单纯的画面已经不能完全表达细节,就需要用音乐来连接剧情,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电影的内涵。比如《无间道2》中,随着剧情的发展,倪家为了巩固自己的帮派地位,决定杀掉其他四个合作者。因为倪考虑周到,计划周密,鞍山行动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导演用了大量的过场镜头来描述刺杀四大头目的过程。这时背景音乐开始播放,从动作一开始就吹着一首悲伤的口琴,舒缓,悲伤,压抑。观众沉浸其中,大量镜头切换自然流畅,让观众深刻体会到男主角倪的残忍和黑社会的残忍。设计的非常巧妙,背景音乐在这个时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凝聚作用。
(二)影视内容概要
当电影剧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各种因果尘埃落定,再多的镜头画面也无法更深刻地表达内涵的时候,音乐的另一个功能就体现出来了,那就是总结和评价电影,会对观众的灵魂产生更深刻的冲击,如果运用得当,既不会让音乐显得突兀,也不会让画面过于尴尬。比如电影《花木兰》中,战争刚开始,鲜血满天,战马飘扬,木兰出现在战场上。这时音乐《木兰之恋》开始播放,歌词和歌曲中夹杂了大量的中国风,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民族感。而且该集旋律浩瀚大气,以马头琴为主,古筝为辅的演奏工具更清晰地展现了战争场面的震撼,与全片和现场非常吻合。结合强烈的背景音乐,观众不禁感慨花木兰在血战沙场,命运注定。这时候背景音乐起到了完美的作用,不需要更多的画面描述。花木兰在命运面前不轻易低头,勇敢面对困难的顽强心态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音乐让观众产生了愉悦感,进一步强化了影片的效果。
(三)深化影视题材
一般来说,一部成功电影的内涵是不容易让人理解的,但是台词和音乐会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导演的真实想法,这就需要观众结合音乐去细细品味这部电影。比如《大话西游》,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大部分人会认为它只是一部简单的喜剧,但如果你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其实没那么简单。在影片的结尾,孙悟空出现在五彩祥云中,并在空中与夏紫仙女纠缠在一起。猜到了前面,却猜不到结局?音乐也达到了高潮。悲壮的爱情加上苍凉豪迈的音乐,顿时让人泪流满面。这时,整个主题慢慢浮出水面,观众恍然大悟,这根本不是一部喜剧,而是一部关于悲情爱情的黑色幽默剧。剧情的转折当然起了重要作用,但明快肃穆的音乐让观众清醒了过来。不得不说,音乐在影视作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深化影视主题。
根据文中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背景音乐是影视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音乐作为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创造了一种将人的情感从画面中取出,外化为一种动态意向的形式。它以虚幻而紧张的声音运动帮助观众塑造审美思维,最终成就影视音乐的独特魅力。
论影视音乐的节奏艺术1。影视音乐节奏与其他影视声音节奏形成的复音节奏
影视音乐作为一种声音元素,在影视作品中伴随着人声和自然声。因为两者都属于声音物质,所以影视音乐的节奏会直接受到这两种声音元素的影响。在一些学者的观念中,整个影视声音就像是具体的音乐,即其他声音都是音乐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可以把整个影视声音认定为特殊的音乐。这里虽然不能完全认同这个观点,但也不能忽视音乐与其他声音的密切关系,1342013。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在影视的声音设计中,由于其他声音元素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影视音乐具有主观性和随机性。作为一个独立的声音元素,在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技术性和主观能动性,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原则就是节奏。下面,我们将分别分析音乐、人声、自然声形成的复音节奏的形态特征。
(一)音乐和人声的复杂节奏
在有对话的剧情中,人声和音乐的组合主要是垂直组合,两者组合形成的节奏主要分为对应、对比、互补三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多声部音乐那样对两个音层的节奏进行定量分析,但可以用它们的节奏特征进行分析。在某些节奏点上,有时甚至可以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从多声部音乐的节奏特征来看,对应的节奏基本不改变原有的节奏特征,反而能起到丰富和强化的作用。这在影视音乐和人声的结合上也是一样的,比如快声部对白和快节奏音乐的结合。在影视作品中,演唱会强化了对话的节奏,同时也强化了语言的情感。节奏的对比是一个节奏层快,一个节奏层慢。从理论上讲,快节奏和慢节奏的结合是相互合成的。比如慢速的人声对话和快速的音乐结合在一起,增强了人声的速度感,同时也增强了情感。当快声部和慢音乐结合在一起时,声音的速度感就减弱了。这种节奏模式带来的另一种情况是节奏对比打破了视听联觉的习惯,音乐节奏成为前景,视听感官体验减弱,思想感情增强。音乐和人声的互补是指两者的节奏在水平方向上是变化的,但在垂直方向上结合起来就是复合的规律节奏。这里因为音乐和人声形成的音色节奏,节奏更有动感。比如人声的节奏在水平方向上有快有慢,音乐的节奏在水平方向上有慢有快,那么人声和音乐在垂直方向上会形成快慢结合,但在水平方向上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复合节奏。音乐与人声形成的复合节奏的节奏形式,我们在为电影设计声音时,尤其是为一个对话情节安排音乐时,要特别注意音乐节奏中其他声音的参与。比如有时候我们为了声音节奏的表达而重新设计音乐的节奏。再比如音乐可以参与复合节奏,但是要考虑人声内容的表现。明显的音乐节奏会影响语言内容的表达,所以特别是在语言内容非常重要的地方,我们的声音设计应该是:要么音乐在声场中置于背景,语言为前景;要么削弱音乐的节奏力量。
(二)音乐与自然声音的复杂节奏
自然声音和人声一样,往往会受到剧情内容和画面的影响,所以它的节奏是非常客观确定的。因为规则节奏控制着不规则节奏,当它与音乐结合时,人们会不自觉地让它参与到音乐的节奏中。我们抛开自然声音的真实感和表现功能,从节奏的角度来分析复合节奏与音乐结合的形式和特点。自然声音和音乐的复杂节奏也有对应、对比、互补三种形式。比如快脚步和快节奏音乐的组合就是对应的节奏;密集枪炮声的快节奏和长旋律的慢节奏的结合是对比;格斗中偶尔的一记重拳和后面的音乐重音,形成一个以自然声音为重音的音频片段,是节奏的互为补充。这里有一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人声的表现力比它的节奏特征更强,所以它参与音乐节奏的倾向较弱,而自然声音的节奏特征很明显,所以它与音乐结合时与人声不同。这时,如果自然声音和音乐在纵向复合节奏中不能体现节奏的一致性,就会形成不协和节奏。如果此时不和谐的节奏不是我们表演的需要,那么在声场中一般以音乐作为背景,自然声作为前景的声音设计,或者弱化音乐的节奏力量,突出自然声的节奏和自然声的逼真性、表现力等功能。
第二,影视音乐节奏和画面节奏形成的声画复合节奏。
(一)影视画面节奏理论
从文章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在音乐的节奏理论中,发音点、持续时间、停顿是节奏构成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这可以认为是一个乐章或一个音符的节奏点,多个乐章或多个节奏点会产生节奏感。这种神经反射的时间间隔存在于听觉神经系统对声音和所有其他感觉系统的反应中。比如对物体活动视觉反应的时间间隔,会形成视觉节奏体验。有了音乐节奏的概念,我们就可以理解影视画面元素中剪辑、镜头、信息的节奏。剪辑节奏的要素中,一个镜头的第一帧可以看作发音点,时长可以看作持续时间,最后一帧可以看作停顿;镜头的节奏要素可以理解为镜头运动的开始、延续和结束,即镜头从开始到左图的过程。画中的信息主要是人和物的运动,节奏是人和物运动的开始、延续和结束。
(二)声音与绘画节奏的概念
影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除了受到其他声音元素的影响外,还受到画面节奏的影响。换句话说,电影音乐可以和画面结合起来,形成影视声画的节奏。在无声电影时期,音乐被视为电影的伴奏,其作用更多的是增加娱乐性,满足人们的视听习惯。当然,后来人们也试图让音乐和电影协调,比如在情感和节奏上,但很多时候音乐和画面和节奏关系不大。在会说话的电影时期,音乐成为画面的附属,画面的运动和节奏往往伴随着相应节奏的音乐。这种方式叫做按动作配乐,也叫米老鼠编曲。如今,影视音乐已经成为影视艺术视听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不是简单的附属元素,而是有机的组成部分。音乐积极参与叙事、表达和运动。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节奏成为一个重要的载体。电影中音画结合所形成的音画节奏形态特征的发展变化,是一个从单一元素组合到多元元素组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偶然、随机到主观、互动的过程。影视作品中画面的节奏主要由剪辑、镜头运动和画面中的信息运动构成。在实际作品中,有时会有主次或前景背景之分。比如有的画面节奏以剪辑节奏为主,有的则以镜头移动节奏为主。一般来说,谁的节奏快,谁就是主节奏层次或者前景节奏。如果剪辑节奏快于画面中的相机运动和信息运动,那么剪辑节奏就是主节奏层次和前景节奏。
(三)影视音乐和画面的声音和绘画的复合节奏形式
如同音乐、人声、自然声的节奏关系一样,影视音乐与画面的复合节奏主要有对应、对比、互补三种形式。声画节奏的三种形式反映了声画节奏的不同特征。声画节奏对应是音乐与画面剪辑、运动与信息节奏以相同的节奏速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声画复合节奏。当视频画面节奏快,此时音乐节奏快,则属于对应节奏。节奏对应时,可能会出现以画面节奏为前景的声画节奏和以音乐节奏为前景的声画节奏两种状态。当画面节奏为前景时,画面内容的重要性凸显,内部节奏成为主要节奏层;当音乐节奏为前景时,视听体验突出,外部节奏成为主要节奏层。当然也有一种情况,它们不是前景和背景的关系,而是音乐的节奏点和画面的节奏点形成节奏重音。由于节奏元素的增加和节奏的一致性,节奏重音的力度会大大增强。对比节奏是音乐的节奏速度和画面的节奏速度的对比,即一个节奏层次的速度快,另一个节奏层次的速度慢。会出现节奏和力量相互作用的情况。比如当快节奏的画面节奏与慢节奏的音乐节奏相结合时,由于对比节奏的出现,外部的画面节奏减弱,内部的心理情绪节奏增强。由于视听节奏的不一致,人们会在外在的画面节奏之外主动感受到内在的剧情节奏。而当画面节奏较慢,音乐较快时,由于对比节奏的出现,外部视听节奏感增强。节奏互补其实就是画面节奏和音乐节奏的节奏点互补。如果编辑节奏慢,音乐节奏在垂直方向快,当音乐节奏在水平方向变快时,编辑节奏在垂直方向变慢。互补节奏只是指节奏的要素发生变化而节奏的特征不变。互补节奏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比如由于元素的增加,它的音画节奏力量加强;还有就是在剧情上,声音和画面相辅相成,互不干扰。比如在音乐和人声的互补节奏中,音乐和人声的相继出现可以使人声所表达的信息不受其他声音元素的干扰。
第三,影视音乐等声音和画面形成的复杂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