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注重个性还是统一?
一,大学生人格的基本特征
1.独特性和一般性。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他的人格,每个人的人格都有区别于他人的特征,即人格的独特性,也称个性。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民族,他们的个性总是不同的,独特的,即使是相似的个性也表现出一些个性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大学生的个性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但是,大学生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相似性,即大学生人格也具有共性或同性恋的特征。因为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处于同一生活环境中的人,和同一群体、民族、阶级的人一样,必然具有相同的成分,即他们形成相同的群体心理特征、民族心理特征和阶级心理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形成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中华民族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具有传统、中庸、谦虚、克己、重视人性、适应环境、相互依存的特点。虽随时代变迁,但总体稳定,始终如一。尤其是经过高考的青年学生,是经过多年一贯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性格既独特又一般。人格的共性在于独特性,人格的独特性是共性的具体表现。在具体的人身上,个性的独特性和共性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2.稳定性和可变性。人格不是一时的心理现象,而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因适应或改变客观世界而经常表现出来的人格心理。正是因为性格的稳定,人们才能从精神面貌上区分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大学生人格的稳定性包括两个因素:从人格的形成来看,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它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从人格的表现来看,人格是指那些经常出现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稳定使得每个人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出自己的个人特点。没有稳定,就没有个性。正是因为人格的稳定性,人们才能了解他人的人格,总结出人格的规律,从而为预测人的行为,发挥人的才能提供依据和可能。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强调的是性格的稳定性和难以改变的特质。改变性格也不是不可以。随着个人生活环境的改变,人的性格会或多或少的发生变化,而这种可塑性在青春期更大。因此,大学生的人格既是确定的,又是可变的,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3.生物和社会的限制。人既包括自然界的生物特征,也包括社会的本质特征。人格的生物学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它影响着人性形成的难易程度和人格表达的方式。人格的社会性是性的本质。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个性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其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产物,是个人社会经验的反映。没有人,就没有社会生活环境,也就没有个性。野生动物抚养成人类的后代,如印度狼孩,作为生物实体已经成熟发展,但没有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即没有人类的社会性,就没有独特的人格事实,这充分说明社会性是性的本质。所以,人格既有生物的制约,也有社会的制约,生物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作为一个脑瘫的孩子,没有良好的遗传素质是不可能形成健全的人格的。社会性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将生物因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可见,人格是由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人的个性都无法形成,所以片面夸大任何一个方面的作用都是不合适的。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发展基础,关注当今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尤为重要。
总之,大学生的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各种特征构成的有机整体,是由许多稳定而持久的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的心理因素构成的独特统一模式。
二,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先天素质、社会生活条件、受教育程度、个体内心世界的矛盾运动、个体社会实践、个体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
1.前自然素质是人格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先天素质,也叫遗传素质,是个体先天的解剖和生理特征。先天素质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没有它是不行的。所以,天生色盲的人永远成不了画家,天生耳聋的人永远成不了歌手。第二,它为人格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任何生理发展正常的人都可以成为具有一定天赋和一定道德行为的人。另外,人的先天素质也有一些差异。例如,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是不同的,而这些差异是人的个性的不同心理因素的物质基础。先天素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性格模式,只是为性格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决定因素是后天条件,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换句话说,遗传素质好的大学生不一定能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2.社交俱乐部的生活状况是人格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先天素质只是在人格形成中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能否转化为现实,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社会生活条件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从广义上讲,整个社会生活环境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任何人格都是被社会打上烙印的,任何人格发展都是被社会打上烙印的,任何人格发展都是被社会制约的。从狭义上讲,当地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首先通过家庭影响学生的人格。家人,尤其是父母,是学生最早的老师。他们的教育观点、态度、方法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会给他们的性格留下深刻的烙印。大学生如果从小被家庭惯坏,就会养成任性、撒娇、傲慢、固执等不良性格。如果家庭民主和谐,管理良好,学生很容易形成独立、坚强、乐于助人、富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品格。高尔基生活在俄国沙皇时代,从小吃苦,后来成为世界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生活在黑暗的旧中国,却成为中国文化大革命的领袖。因此,应把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家庭教育应突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引导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人。学校教育要针对大学生自立能力增强、可塑性较大的特点,正确引导他们实现自身价值、为祖国人民服务,让他们“心系祖国、服务人民”。社会教育是全方位的,应由各级党组织牵头,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如大学生“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扶贫活动等。同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不断弘扬时代主旋律,使大学生在团结奋进、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中受到熏陶,增强社会责任感。
3.教育在人格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社会生活环境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的效果是难以预测和控制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和其他方面的发展产生系统的影响。教育可以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按照既定的方向,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训练和培养,使其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形成和发展个性。教育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社会生活自发分散的影响所无法替代的。当然,教育在人格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教育是万能的。
4.个体内心世界的矛盾运动是个性发展的动力。在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的要求所引起的个体的新需要与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人的内心世界的主要矛盾。个体内心世界的主要矛盾包括两个方面:新的需求和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当个体心理发展的现有水平不能满足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新需求时,矛盾就产生了,矛盾促使个体心理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以满足需求,缓解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实践活动就会对人提出新的要求,创造新的需求,形成新的矛盾,进而解决新的矛盾。在这种运动中,个体内心世界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和产生,从而产生动力,促进个性的发展。没有这种动力,就没有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5.个人社会实践是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纽带,是实现遗传素质、社会生活和教育在人格发展中作用的中介,它既是人格发展的主观因素,也是人格发展的内在因素。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由于每个人对环境教育的态度不同,所以性格也不同。高校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一定要激发学生的主观需求,把合理的诉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以此为动力。高等学校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意志、激励品格、陶冶情操、发展人格的重要条件。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到改革建设的第一线,到恶劣的环境中去,让他们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加深对书本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情感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服务群众,不断增强劳动观念,自觉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因此,没有社会实践;个性无法形成和发展,更谈不上展示。
6.自我意识在人格发展中起着监督和调节的作用。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方方面面的理解。它是由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组成的自我调节系统,控制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人的人格是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在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监控和调节的作用。人的人格能够克服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不断发展,是自我意识监督和调节的结果。在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要引导和帮助他们通过自知力正确认识自己,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为监督和规范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奠定基础;通过自我体验,知识内化为需求和信念,成为引起、维持或控制自己行动的力量;通过自我控制,制定调整计划,控制活动,发展人格品质,最终实现自我意识的监督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