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校园或班级可以举办哪些活动?
2.心理教育活动课
心理教育活动课是以学生为中心,由班主任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生动活泼、互动联动的活动。活动课可在班会、团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周会、晨会中开展,有条件的可纳入校本课程建设。根据需要,可以布置在室内室外,学校内外。活动课体现了主体性、实践性、系统性、组织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通过游戏、讨论、分析、观察、演讲、表演、小品、训练和测试,旨在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活动课目标明确,精心准备,内容明确,步骤具体,技巧得当。心理活动计划的设计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班级、发展趋势和预防要求慎重处理。
3.心语沙龙
心语沙龙类似于几个心理活动课。与之相比,参与人数较少,一般在8 ~ 12左右。活动形式较为简单、轻松、灵活,活动时间一般在课后、晚上或周末进行。场地的选择也很自由,包括在老师和学生家里。活动的主题也更加集中,参与者也更加具体,比如班主任或者班级,团队干部,单亲家庭的学生,贫困学生,或者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为了一个目标组织一次沙龙活动。心连心沙龙更注重心灵交流,情感体验,加深理解,获取知识。
4.心理教育小报
心理教育小报可以是小学生办的“手抄报”,班级里可以有一份或多份,也可以在班级墙报、黑板报开辟专栏。《心理教育小报》由学生自编自办,旨在让学生交流内心世界,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讨论学生心理问题。班级心理教育小报可以“走出”班级,与其他班级进行交流,并与学校广播和小电视台相结合,丰富校园媒体和校园文化内容。作为一份心理小报,双胞胎还可以借助艺术表现和欣赏的功能,开办心理画报和心理漫画,提高心理教育效果。
心理剧包括心理儿童剧、心理小品、心理故事会、心理训练练习等。心理剧的素材来自学生。心理剧的写、编、演、看、评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扮演支持、帮助、辅导、组织的角色。同时,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或者让老师扮演学生的角色。这种深受学生喜爱的表演,更具有娱乐性的“教学”功能。
6.“心日记”——结合小学生写日记和周日记,鼓励学生写“心日记”(周日记)。“交心日记”有学生的心理宣泄和排解,也有心理认知和感悟;它是能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镜子”,是能展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窗口”,是学生健康进步的“阶梯”。通过浏览学生的“心灵日记”(在学生愿意自愿提供的前提下),班主任可以连接学生的“脉搏”,开展对话,交流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