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1976年月,持续了10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但它留下了毁灭性的痕迹。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教育科技文化日薄西山。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居世界倒数第二;每万人中只有11.6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全球排名倒数第九;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企业员工占比不到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超过80%。整整一代人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都没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要恢复国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人才问题。

1977,刚回来的邓小平主动请缨,负责科技和教育工作。为了解决人才问题,他建议立即恢复高考(微博)制度,以更快的速度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由此,10停止的高考招生系统重启。当时有570万考生报名参加高考,但由于高校太少,条件不够,招生规模受到很大限制,仅招生27万余人。540多万考生因各种原因没有报名参加高考,数千万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被挡在大学门外。这是历史的无奈,也是历史的矛盾。但如果不解决这些无奈和矛盾,中国的人才问题、经济建设问题、科学发展问题、社会建设问题都不会得到根本解决。

1977年底,邓小平会见了正在中国访问的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斯。他对希思介绍英国用现代手段举办开放大学的经验,让更多的人上大学很感兴趣,并表示中国也应该利用电视来加快教育的发展。此后,根据邓小平的指示精神,中央有关部门迅速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开始筹建广播电视大学。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在后来的全国科学大会和第一次筹办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举办电大。我们要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这个现代化的手段就是电大。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既要看到短期的需要,又要预见长期的需要;既要适应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又要充分估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制定措施,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教育手段,这是更快、更经济地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重视”。

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电大的筹备工作进展迅速。1979 1,国务院正式发文指出:“举办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对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快培养大批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广播电视大学的筹备工作,切实解决工作。2月6日,1979,经过一年多一点的高效筹备,中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28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同时宣告成立,并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这一天标志着广播电视大学的诞生,它不落俗套,从无到有,充满创新精神。

30年来,电大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形成了包括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929所地市级电大分校、1852所县级电大、3082个教学点、6万多个教学班的办学格局。办学网络覆盖全国城乡,在校学生320多万人,居世界第一。为社会培养了75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开展了数千万人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

历史证明,邓小平倡导和创办广播电视大学的决策是英明的、正确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广播电视大学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学者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广播电视大学作为远程开放大学,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内涵,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教育公平,成为全面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在广播电视大学31年的历史发展中,它经历了以下三个不同的阶段:

1.建立和发展阶段(1979 -1989)。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历史发展阶段。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探索广播电视大学独特的发展道路,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在职人员高等教育学历教育,促进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解决10年“文革”耽误和积压的数千万青年上大学问题,以及各类人才短缺问题。1979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招生41.7万余人,其中普通生11.5万人,单生30.2万人。此外,还有约65438+万试听生,加上收听全国各地电大课程的高校分校学生,收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授课的有60多万人。广播电视大学* *在1979年至1989年的10年间,招收高等学历学生161000人,毕业104万人,非学历教育毕业200万人,占全国毕业生总数的65.44%。

2.多探阶段(1990 -1998)。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深入进行。特别是经济体制由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和实施,使广播电视大学面临新的背景、任务和要求,进入了多元探索阶段。现阶段,电大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办学探索,强调从半封闭办学模式向开放办学转变,从单一的专科层次学历教育向多功能转变,从全日制、非全日制学习向业余学习转变,开展深度自考视听生制度,在专科起点开放本科教育,举办专科基础课教育试点;探索为广大农村和基层培养专门人才,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技术人员、回乡知识青年、乡镇企业干部职工和农民提供电视教学课程(节目),普及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探索教育教学现代化,成立中国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网络协作会和CAI课件开发制作协作会,建设电视直播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多媒体研发中心,促进电大教育“现代化”不断发展。

3.“开放教育”阶段(1999 -2010)。20世纪末,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实施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4月65438日至4月099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若干意见》,要求“探索构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电大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专科教育起点)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试点内容包括:免试入学,择优报名,面向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及同等学力在职人员和社会青年招生,学分有效期8年;方便灵活,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文字教材、广播(录音)、电视(视频)、CAI课件、学习网站等媒体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给予必要的面授辅导和全程学习支持服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学籍管理,颁发毕业证书。1999至2010期间,电大开放教育招生643.8万人,毕业325.83万人。开放教育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远程开放条件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