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 Z的亲身经历。

Kevin Z,2014.11-至今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资江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学者。

2008.07-2014.11讲师(2008.07-2009.08)、副教授(2009.09-2013.08)、教授(2008.07-2009.08)

2009年8月-2011.0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博士后研究;

2011.12-2012.06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系访问学者;2012.10-2013.04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系访问学者。

个人荣誉2014.03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基金,中国;2014.03上海2013“黎明学者”,中国上海;2013.06上海师范大学第七届“杰出中青年学术骨干”,中国上海;2012.12第十一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上海;2012.12中国上海市青年语言学家优秀论文奖一等奖;2011.02纪念方奎李先生,美国西雅图中国语言学研究会方奎LFK论文奖(2010);2010.11纪念方奎李先生,方奎LFK田野调查奖(2010),美国西雅图中国语言学研究会;2010.11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十五届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中国北京;2010.06上海师范大学第十届“优秀青年教师”,中国上海;2010.05美国波士顿国际汉语学会“青年学者奖”(Mantaro J. Hashimoto中国历史音韵学奖);2008.06复旦大学“杰出研究生奖”,中国上海。个人作品

2012.05《汉语音韵学与方言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013.08《吴语比较元音研究》(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2011资助《中国语言学文库丛书三》系列之一),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08《山流水:郑张尚方教授八十寿辰庆典文集》(潘武云主编,凯文Z副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发表的论文

在《语言与语言学》、《中国语言学杂志》、《中国语言》、《民族语言》、《方言》、《语言科学》、《语言学研究》、《语言学论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篇。

2015从比较音韵学角度看北部吴语和闽语的历史关系。中国语言学家杂志ics 43.1A:119-149。(SSCI,A & ampHCI)(英文)吴方言,出现在王世英和孙朝芬(编。)牛津中国语言学手册。牛津大学出版社。(英文,与《上方正章》合著)论汉语方言语音史研究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以吴语为例。语言科学1: 25-46。淳安威坪方言古全清尹平字的浊化。方言1: 36-43。(第二作者,吴语与江淮官话音韵比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语言学论文51:108-131。中古以后马家谐音的类型和性质。中国中文3:254-265 . 5368686868667

1.《石林广记》音韵类若干音韵规律的再分析。中国历史学报14:105-116。

2.关于古代汉语中的核心词“咬”,潘武云主编,《山川:郑张尚方教授八十寿辰庆典文集》,第181-185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当涂湖阳方言的体标记“啊”,陆、等主编,《汉语方言时体新探》,321-329页,北京: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3

1.《吴语切韵中马云与贾芸的演变与划分》,《汉学研究》(台北)31.1: 37-68。

2.“切韵”在中国与台湾关系中的反映,《国语》4:28-36。

3.早期和现代吴语的指示词“能”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研究》13:189- 196。

4.方言的历史语音变化和地理分布类型,语言研究丛书11:266-279。

2012

1.“枝入险境”与现代方言、语言及语言学家(台北,SSCI &;AHCI) 13.5: 887-928。

2.(第一作者)安徽当涂湖阳吴语同音字,方言4:314-325。

3.安徽当涂吴词汇,东方语言学12:41-110。

4.自然音变与音变类型:边音L的演变模式,《中国语言学家通报》(香港)6.2: 121-140。

2011

1.《先秦两汉楚辞札记》,中国历史学报11: 227-234。

2.探索不同材料反映的汉语声母的音变,《语言研究》4: 73-79。

3.冷韵“切韵”与现代吴语的演变特点。

4.书评:布兰纳(2006)-汉语韵表:语言哲学和历史比较音韵学,东方语言学9: 195-203。

5.吴语语音史上白音的保留与创新——以[*iu]和[*i]的两次变化为例,语言科学1: 21-32。

2010

1.吴语太湖片曾耕取字的读音及其演变,《南开语言学学报》2: 72-82。

2.龚皇城先生汉藏同源词一览表,东方语言学8: 141-159。

3.“上”完成体在早期和现代吴语方言中的用法。

4.北部吴语和闽语的历史关系--一些词汇证据。中国语言学家杂志(SSCI &;AHCI)38.1:

2009

1.太湖片吴语切韵侯友云的演变,《中国历史学报》8: 86-98。

2.吴语太湖片的演变模式与历史层次,语言科学4: 356-365。

3.从侗台语看汉语双音节辅音,国语2:50-56;全文转载于《人大语言学复印资料》2009。9: 75-81.

2008

1.(第一作者)常州方言句末语气词,复旦大学语言研究文集,5: 123-135。

2.古吴语的指示代词“儿”和常熟方言的“吴”——兼论苏州话第二人称代词的来源,语言学系列37: 105-124。

3.闽语和侗台语中“于”字的语音层次和赋予意义的年代,《语言科学》3: 320-328。

4.常州方言中的身体助词“则列”和“老列”,吴语研究——第四届吴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62-165,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1.吴早期文学中的“等”字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研究2: 33-42。

2.《古楚方言的起源》(豫能),《中国语文》4: 378-381。

3.汉藏语、民族语言“来”2: 24-31。

2006

1.谈古汉语中的“洗”,语言研究4: 56-61。

2005

1.长洲方言的指示代词,武玉研究,306-312。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1.(第一作者)汉语方言女性称谓“伯”探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96-99。

2.古壮语地名“婺源”、“婺语”解读,3月3日少数民族语言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