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在长安建立的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是什么?

国子监(中国封建时期)

中国最高的教育机构,位于首都,出现在汉代。西汉初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塾教学,没有学术流派。汉武帝废黜百家儒生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开始在长安创办国子监。最初国子监只有5个经学博士和50个博士弟子。从汉武帝到辛莽,国子监的科目和学生逐渐增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亮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元帝当医生时,有1000名弟子,当他成为皇帝时,增加到3000名。王莽主管政治。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笼络广大儒生,他在长安城南修建了碧雍和唐明,并为士人修建了百万区。博士生一万多人,国子监规模空前。武帝到王莽,18岁还是博士生。被选上的,可以由官员补充。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开阳门外建国子监。后来,汉武帝刘庄到国子监讲学。舜帝永建元年(126),对国子监进行了改扩建。用了一年的时间,用112000名劳工建成了240个房间和1850个房间。招收的学生称为泰学生。从那以后,台湾学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3万之多。西平四年(175),为了出版严肃的书籍和文字,在国子监外刻设了著名的《西平石经》。全国各地的人都来观看和抄写经文。汉代太学在培养人才、促进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政治的腐败,台湾学生开始参与政治。西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王献纠集千余名学生,营救执法不严的校尉鲍宣。东汉末年,陈蕃、等人反对宦官的黑暗统治,得到了太学的支持和响应,于是太学也成为宦官打击的对象(见党史),许多与党有牵连的人被囚禁。西平元年,千余名太学学生被宦官逮捕囚禁。

(吴荣增)

曹初级中学恢复洛阳太学,有博士19名。当他们在魏明帝的时候,太多的学生增加到一千多。按汉制设置五经策考之法,考中者可补其故事,舍人太子,大夫等。西晋武帝时有学生三千人(一字七千)。按照晋令的规定,通过考试的人可以拜大夫。西晋教育制度的巨大变化是专门为五级以上官僚子弟设立郭子学校,形成了贵族与下层士人分开教育、郭子学校与国子监并存的双轨制。东晋的学校教育衰落了,到了南朝又复兴了。郭子的学生大多是被称为“周国”或“周市”的士绅高官的子女,他们可以通过明朝进入官职,而国子监往往只有博士没有学生。

十六国时期,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还设置了国子监、四校、县国学、法学,学生身份有限,一般限于大臣或大臣的子女。但是政权的兴衰是不确定的,学校要自己定时间。到北魏道武帝时,建立了一所学校,称为郭子国子监。不要再办商学院了。国子学曾经改名为中国书法,后来又改了回来。县立学校也叫国子监。在孝文帝和宣武帝统治期间,增加了四所小学,形成了三所学校的系统:郭子学校,国子监和四所小学。南北朝后期到隋朝,逐渐形成了法(学法)、书(学字)、算(学数)三大流派。

唐代国子监有郭子、国子监、四校、法、书、算。学校之间的差异与学生的教育地位有关(也就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学、国子监和四会是为三年级、五年级和七年级以上的官僚子弟开设的,而法律、书法和算术是为八年级以下和的子弟开设的。此外,郭子、太子和四会的学生学习儒家经典,而法律、书法和算术的学生学习专门技术。郭子学生300人,帝国理工500人,四科1300人,法律50人,书法算术30人。入学年龄为14至19岁,法定年龄为18至25岁。公元662年,高二年,在东都洛阳设立国子监,与长安国子监并称为“两监”。

太学,行政长官,为国献酒,主持政务。分部下设副主任、程(主管)、主书(手印)、书记员。有博士、助教、古典学者、直接授课等主管教学的学术官员。郭子、太学、四校的学生入学后,要根据将来考进士还是明明经,分科学习。儒家经典分为三类:《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李周》《李逸》为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亮传》为小经。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部;通五经者,大经皆通,其余各一;《孝经》和《论语》要掌握。这与进士和明静的考试要求基本一致。学校每年都会向礼部推荐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如果你在学校成绩不好,多年不能被推荐,或者被推荐后多年落后,往往会被学校开除。

初唐的士人和享有功名的人,大多是二监生。考官也打算在选择中脱胎换骨。进士两监未生,深以为耻。唐玄宗李隆基曾下令,天下举人都要补考。但安史之乱后,由于政治混乱,财政困难,学校由盛转衰,学生人数不足旧社会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国子监和四科的入学资格不得不降低,报考科举的学生和学徒的比例大大降低。

(阎步克)

宋代的国子监仍然是最高学府,后转国子监。宋初只设国子监,招生人数很少,只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宋仁宗李青四年(1044),范仲淹推行新政(见庆历新政),开始在东京开封府与西清源合办大学,在内府招生200人,采用胡瑗的湖学方法,制定“国子监令”。赵专在宋神宗时,扩大了帝国理工学院,学生人数增加到2400人,并设立了80所学校。修改了国子监制度,实行了三畲法。赵时,辟雍为洋学堂,国子监(含辟雍)招生3800人。同时废除科举,一切人才由学校选拔。帝国理工达到了顶峰。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临安府重修国子监,至宋末有学生1700余人。

宋代国子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术体系。泰的学生是从八级以下官员的子女和优秀的平民子女中招收的。李青时期(1041 ~ 1048)宿舍的学生由国子监供养。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开始,住在外面的学生也由国子监供养。南宋时,住在校外的学生要交“斋钱”才能在官厨用餐;一半的穷人;内舍生,快手的长官,快手的指示都免了。一旦学生们学会了每一课,他们将被他们的学术官员教授。学生分为三个班,即上院、内院和外院。学生成绩评定和晋升制度。

被称为“三宅法”的学位(Degree)规定,大一新生要在家门外学习,通过公私立考试,参考日常技能提升内宅。宿舍的学生两年考一次,考试成绩和当年的公、私考成绩都是优秀。如果是宿舍第一等的学生,就授予官职。一优一级为中生,允许免试礼部;两级或一优一优为劣等生,允许免试。商社生不再参加公考。私人考试每月举行一次,学生由学术官员授课。公考每年举行一次,由朝廷主持。学生分斋期学习,每斋期学生30人,屋内五室一灶亭作为读书聚会场所,设斋长一人,斋旨一人,负责监督检查学生表演。宋代的秀才和唐代的秀才差不多,只是没有助教,直接说话,还加了秀才批改、记录学习、监督书库、监督厨师。工作人员被称为学术职位或部长,包括前廊记录,学术神谕,直接研究等。,而且大部分都是上院或者内院的学生,一个月领一个工资。工人称自己为仆人,糊食物等。,而且还收“月月钱”。

宋代国子监为统治者培养了大量的官员和学者。随着理学的逐渐形成和政治斗争的起伏,国子监也成为传播理学和与各种政治势力抗衡的场所。一些学生,如陈东和其他人,写了字,促进了反对黄金的斗争。宋代的科举教育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见国子监)。

(朱瑞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