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心理咨询

由于外界对心理咨询了解不多,一些老师和家长把有各种问题的学生送到心理老师那里。不管学生愿不愿意,有没有心理问题,都希望心理老师能“化腐朽为神奇”。在如此高的期望下,他们有时会幻想心理咨询可以“包治百病”。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咨询是有限的。

心理咨询能否有效,除了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技术外,来访者的动机也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来访者如果不想找心理老师,就会产生防御和抵触情绪,影响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就像厦大钱老师说的:“光要进来,门要开,不然光就没用了。”对于这种不由自主的案例,对于这种不想打开的“门”,作为心理老师应该怎么做?

尝试建立关系

对于非自愿的情况,不要试图去解决他的问题。因为他个人没有感觉到纠结的痛苦,或者说没有感觉到改变的必要。比如,很多初中生家长对孩子沉迷手机和游戏感到担心和焦虑,但孩子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根本没有去找心理老师的想法。

但是,家长和班主任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心理老师身上,以为和心理老师谈谈就能让孩子有所改变。就好像一个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脸上有脏东西,怎么可能擦掉?那他怎么能看到自己脸上的脏东西呢?告诉他?他会接受吗?我觉得首先要想办法和他建立关系,让他愿意坐在你面前,心理老师做他的镜子,让他自己看。只有他自己看到了,才能思考要不要擦掉,怎么擦掉。

曾经有一个初中生,因为和同学发生矛盾,一拳打碎了教室的窗户玻璃,但是他一句话也没说。班主任很担心他,因为他情绪一直不稳定,怕他做出更极端的行为。班主任让我和学生们谈谈。我给他倒了杯水,请他坐下,然后问:“你想和老师谈谈吗?”因为班主任在场,学生们没法说不,就从喉咙里发出一声闷闷的“嗯”。那个“嗯”就是我不想来,但是班主任要我跟你说,我就完成任务。我觉得班主任太权威了,就对班主任说,那我跟他说,你先回去。

和学生独处的时候,我又问他,你想让老师讲几分钟?他说,不会太久,就十分钟。我诚恳地说,好吧,我们聊十分钟。十分钟后,我问学生,哦,时间到了。我们是结束谈话还是继续?他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继续谈。结果,我们谈了将近一个小时,当那个学生告诉我事情的来龙去脉时,他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他的情绪出来后,开始理性思考自己还能做什么来应对刚才的情况。我给学生倒水,请他坐下,征求他的意见。这些做法都是在建立关系。如果没有良好的关系,恐怕学生不会对心理老师说什么,也不会处理。

准确的角色定位

心理咨询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但学校心理老师长期以来被“高尚”和“神话”,有时难免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产生困惑,不自觉地扮演起“救世主”的角色。尤其是学校的心理老师更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这主要是因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学生也视老师为高人一等。钱老师说,心理咨询师相当于拐杖,拐杖不会代替来访者决定人生的方向,走完人生的旅程!但是拐杖可以在来访者无助的时候真诚的陪伴和支持,等着他们重新认识到自己的完整和坚强,然后,扔掉拐杖,继续前进!

当我们这样定位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时,至少有几个前提:第一,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二是承认来访者自己有照顾自己的权力;第三,心理咨询师不能代替来访者决定自己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不能操纵或强行改变来访者。因为“拐杖”无法决定和控制朝哪个方向走,怎么走,而“拐杖”也无法解决前方的坎坷或泥泞的道路。这些问题必须由拄着拐杖的“人”来决定和解决,但不管这个人怎么走,“拐杖”——也就是心理老师会陪伴和支持他,让他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来照顾自己!

中学生年龄小,自我认知能力还比较弱,求助意识也没有那么强。尤其在中国,心理咨询还没有被大众完全接受。很多中学生对心理咨询还是有误解的,怕被其他同学嘲笑,怕来找心理老师。对于非自愿的来访者,我们只能用肢体和语言表达一种开放的态度,尽可能与他们建立关系,做好陪伴工作,但如果来访者仍然保持防御和反抗,那么我只能结束咨询。毕竟心理咨询有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