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哪些精神值得学习?
苏轼的一生
——读苏轼《审美人生》有感
作者:刘一,化学学院,学号:12040208,课程号:200402311。
导读:“审美人生和官场人生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官场生活和诗人的本性是根本不相容的:一个是假面政客,一个是内心纯洁的诗人,一个是极度需要官场娱乐的虚伪,一个必须是真诚真挚的。苏轼的一生是典型的审美人生,就是埋头于文学艺术的阅读和写作,以享受生命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乐。”
今天看了老师写的《苏轼的审美人生》一文,对苏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苏轼的诗词。一开始我们只是觉得他的诗很豪放,不太了解。但是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里面有太多的东西让我们佩服,他的文采,他的人品。
下面,我只介绍苏轼:
(一)苏轼的一生:
苏轼(1037 ~ 1101年),宋代著名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名“东坡居士”,梅州眉山(今四川梅州)人。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文学人物,在世界上被称为“三苏”。与汉末“曹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相同。说到他,几乎稍微有点文学知识的人都知道。
他的父亲苏洵,就是27岁时在《圣紫晶》中被提到的“苏”。苏洵很晚才发火,但他很努力。晚年的苏轼回忆起童年随父求学的经历,觉得自己深受父亲的影响。当然,如果没有苏洵的刻苦学习,苏轼从小就不可能得到一个好的导师,更不可能“学通经史,那是属于每天几千字的事”,更不可能有未来的文学大师。
嘉祐元年(1056),20岁的苏轼第一次离开四川去北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次年参加礼部考试,以一篇《论刑与忠》获得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成为秀才。
嘉祐六年,苏轼参加了通常称为“三年京检”的语文中专考试,进了三等,给大理判官,签了书。后来,父亲在汴京去世,丁回到了家乡。熙宁二年(1069),任满后回朝,仍赐职。
苏轼离开北京几年了,朝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宗申登基后,任命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很多师友,包括当初很欣赏他的欧阳修,都因为不同意新国王安石推行新法而被迫离京。朝野的旧雨褪去,苏轼眼中看到的不再是二十岁时看到的“太平盛世”。
苏轼在回京的路上,看到新法对普通百姓的伤害,所以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意见,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于是写了一封反对的信。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是,和他被迫离开北京的老师朋友一样,不允许他们留在朝廷。于是苏轼要求释放,被调到杭州服将军刑。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期结束后,他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周知。
这样持续了十年左右,苏轼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灾难。当时有人故意歪曲他的诗,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苏轼到湖州不到三个月,就因写诗讽刺新法,“谤君”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在狱中103天,几乎处于被斩首的边缘。幸亏北宋毛统治时期实行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躲过一劫。
出狱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永琏(相当于现代民间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卑微,而此时的苏轼经过这次牢狱之灾已经心灰意冷。在业余时间,他带领家人开垦荒地和农场,以帮助维持生计。“东坡居士”的绰号就是在这一刻给他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赴任汝州。由于路途遥远,旅途劳累,苏轼的子女不幸去世。汝州很远,路费都用完了。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要去汝州,先在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返回常州时,宗申去世了。
哲宗即位,王安石势力衰微,司马光被重新启用为相。苏轼于1920年被召回朝鲜。之后,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里,苏轼从登州太守升为翰林学士,成为了最高礼部的大臣。
俗话说“北京官不好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打压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废除新法,认为他们不过是与所谓“王党”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建言献策。
至此,苏轼既不能容忍新党,也不能原谅旧党,于是再次要求外调。作为龙图阁学士,他在阔别16年后再次前往杭州担任府尹。
苏轼在杭州唯一的功绩,就是修建了重大水利工程,在西湖旁筑起了堤坝,这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幸福,把自己比作唐朝的白居易。但没过多久,王安石又上台了,他被召回朝鲜。但很快就因为政见不合被释放到了颍州。
之后苏轼数次赴朝,贬官,贬官,入朝...又受尽了官海的沉浮。曾被贬至惠州、儋州(在今海南岛),元朝(1101)再次被召回京时,卒于常州,享年66岁。
从苏轼的履历来看,他做官并不成功。他的主要优点在于文学创作。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就现存的苏轼作品而言,他精通各类诗词歌赋。在人才济济的宋代,他集诗、词、文于一身。
(二)苏轼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苏轼多元的人生观和丰富复杂的思想对其文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研究者对此持不同看法。如蒲友君的《超越困境:苏轼在海南》(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1992)认为,苏轼乐观豁达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态度,使他在偏远贫困的海南儋州克服种种迫害和磨难,登上诗歌创作和文学思想的高峰。陈小芬的《佛教思想与苏轼创作论》(文学理论研究,第6期,1992)认为,“佛教思想因为涉及宇宙的宏观内容,具有非常规的认知方法和思维特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与创作的某些规律沟通”,“苏轼一直信佛,与僧人交往密切,熟悉各种佛经,对佛学理解深刻,刘石《苏轼创作中与佛禅有关的几个问题》(贵州社科,第3期,1992)从佛典、佛语、禅意三个方面论述了苏轼诗歌善用禅典、禅语表现禅境的特点。高《论禅宗美学对苏轼艺术创作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第1993期,第1期)从思维特征、审美态度、审美方式等方面初步考察了禅宗美学对苏轼艺术创作的影响。苏轼引禅美学的反理性思维特征,使他的一些作品充分强调了对个体情感的表达和对文学真实内涵的审视:禅宗美学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在苏轼的作品中体现为一种超然的精神,从而造就了他或淡然或豪放的创作风格;苏轼借鉴禅宗美学中“见象离相”的审美模式的直接结果,就是形成了他的诗化特征,其诗化特征是蕴于物中而不滞于物。相反,祁文邦的《东坡词体与佛道思想》(河南大学学报,第2期,1993)认为,佛道思想给东坡词的一些豪放之作蒙上了一层虚无的色彩,从积极用世转向佛道,反映出词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豪放旷达、飘逸之作。秦的《佛禅的梦魇与禅的悲哀——苏轼岭南时期的禅情结》(《文史知识》第6期,1996)认为“苏轼的人格不是单一的旷达,内心藏着深深的悲凉”,“它成为苏轼后期,尤其是岭南时期人格的主导面”,而追求它的深层原因是“苏轼”“苏轼对禅宗的信仰不仅奠定了他后期诗歌的感伤基调“从隐喻意义上来说,这一时期的苏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算是禅宗的牺牲品。
其他研究者讨论了苏轼作品与道家思想的关系。如张炜的《论苏轼美学思想与道教的关系》(社科研究第4期,1994)论述了苏轼的道教思想对其审美观和艺术创作的影响,认为“他将修道与艺术创作有机结合,将道教的观念和原理渗透到创作中,使作品更具灵气和美感”。曾的《论苏轼“吉”体散文中的道家思想》(宝鸡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1990)认为,苏轼散文中所体现的道家思想,往往被儒家中和改造,成为儒家道家思想,在特殊情况下更有积极作用。周小华的《苏轼的虚静明观——论庄子“斋戒思想”对苏轼后期思想的影响》(学术月刊第9期,1996)认为,“苏轼的虚静之心,既与庄子思想的超越性有关,又无法摆脱儒家思想的羁绊”。杨胜宽的《论苏轼的人格思想》(《唐都日报》第2期,1993)认为,苏轼继承并综合了儒道两家所宣扬的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君子如水,物所形”的人格理想。苏轼的人生境界和文艺追求,都烙上了这种理想的人格境界。宋代理学的兴起也对苏轼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郑荣基的《苏轼文论批评与创作思想的核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4期,1994)认为,“理”贯穿苏轼整个哲学思想、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但苏轼的理具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表现为重理、知理、达理三个方面。
也有研究者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苏轼的文学观。如王世德的《苏轼论妙法度的审美意义》(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1992)论述了苏轼艺术观中法度与新意的关系,以及他“送之以味,淡然处之”的艺术追求。张仪《开放之美——苏轼的创作个性、文化品格和审美取向》(《文学理论研究》第4期,1992)概括了苏轼作品在“开放”语境下的艺术特征。耿钦《苏轼“行云流水”论》(烟台大学学报,第4期,1994)认为,苏轼反复用行云流水比喻诗文,体现了他崇尚自然的审美追求。
(3)结论:
看了这个,大家对苏轼有了一定的了解。苏轼在文学创作上是成功的,但做官却是不成功的。因为他的性格与当时的社会太格格不入了。他虽然有理想,有抱负,但是因为被排挤,他的才能得不到施展,可谓生不逢时。最后,苏轼选择了写诗来缓解自己的痛苦。
用创作充实自己,取悦自己。所以他留下了许多壮丽的诗篇。苏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有自己的审美观点,那就是写作。因此,他的诗歌深受其美学思想的影响。
苏轼用笔描绘了自己的一生,也为后人留下了精美的诗篇。我们要感谢上帝为我们的创作找到了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正是因为他独特的审美观点,所以即使在抑郁的时候也能创作。苏轼身上还有太多值得研究和思考的东西。相信总有一天,一个完整的苏轼展会出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