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
陕西中医药大学1952创建于xi安,1959升级为陕西中医学院,1961迁至古都咸阳。是陕西唯一一所培养中医药高素质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中央56号文件1978中确定的全国八所院校之一。1978年招生培养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高等学校,2015年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经过69年的建设和发展,陕西中医药大学已成为以中医为主体,中西医并重,医、理、工、文、管学科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医学院校。一、基本情况,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新校区位于丰河岸边的西咸新区,总面积796675.3平方米。目前各类学生近654.38+0.5万人。现有14个教学单位,包括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和中西医临床系)、第二临床医学院(下设临床系)、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医技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妇幼保健院等2家医教合作单位,4家直属医院,31家非直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陕西省医史馆。二是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50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专任教师1103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613人;现有硕士生导师600余人,兼职博士生导师43人,博士后导师8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黑龙江、浙江、辽宁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目前,学校拥有中医药大师、国家“千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级优秀教师、全国名老中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国家青年黄绮学者等8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程导师59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杰出人才3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名老中医49人,陕西省名师、优秀教师、名师(先进个人)23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别支持计划”等省级人才21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0人,陕西省科技重点。三是人才培养,70年来,学校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开拓海外,为国家培养了65438+万多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现有本科专业27个,形成了以中医药为核心,医、理、工、文、管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目前有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中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六大类硕士学位授权,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权。截至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5546人,其中研究生2388人,本科生65438人+国际生03078人。国家一级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级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教育部优秀博士(中医药)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2个。国家级精品网络课程2门,国家级本科一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近五年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国家二等奖1项,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四是科研,学校注重科技创新,搭建一流学科平台,成果丰硕。有博士后研究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国家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第二批国家中药临床研究基地、省厅设立的协同创新中心、省厅设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3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5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陕西省临床研究中心和分中心、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3陕西省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陕西省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炎症相关疾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医药诊疗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带一路中医药健康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双导师制科技创新创业中心、陕西省中医药产业研究院、陕西省中医药现实世界临床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医药公众科学素质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咸阳中医药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院士工作站、 中医大师研究院、整合医学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 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行业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陕西省重大科技项目等科研项目700余项,获得国家部门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3项。我校主办的《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和《现代中医药》是中国(入选)数据库核心期刊和陕西省优秀期刊。(5)医疗服务。学校直属附属医院4所。其中,附属医院占地156亩,开放床位2200张。是西北地区首批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产业、文化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它也是七五期间建设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是全国首批重点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博士后研究中心、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国家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基地、国家中西医结合感染性疾病临床基地、 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脑病临床研究中心、陕西省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基地。 二附院占地350亩,开放床位2000张。是西北地区首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点医院,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有28个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项目,其中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别)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3个,陕西省重点学科2个,重点专科9个,咸阳市重点学科2个,重点专科9个。2019年获批为陕西省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转诊中心、妇幼安全优质服务单位。附属咸阳市中心医院和附属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床位3100余张。医院具有较强的医学教学和科研实力,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培训基地。6.科技产业: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产学研优势,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大健康产业。先后与咸阳、渭南、杨凌示范区、铜川、宝鸡、商洛、旬邑、子洲、佳县、柞水、镇巴、洛南等20多个市县建立了政产学研合作关系,与步长制药等知名医药企业开展了全方位合作。作为总技术支撑单位,承担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调查项目,对全省108个县市进行了中药资源综合调查,摸清了中药资源家底,为我省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引导建立了20多个以“秦药”为特色的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助力精准脱贫发挥了积极作用;由我校研制,下属药厂生产的固肠止泻丸、咽炎清丸、金沙乌林丸、消炎解热合剂、天麻眩晕宁合剂、通脉口服液、伊势口服液等一系列中成药畅销全国,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对外交流:学校是中国最早开展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中医药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包括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三秦留学生奖学金。与美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等地区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为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000多名中医药人才。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医药传播事业。先后被授予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国家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陕西)”和“中国-瑞士中医药中心(日内瓦)”,在俄罗斯、瑞士、罗马尼亚、赞比亚建立了中医药医学中心,创办了丝路中医药。8.校园文化:学校秉承“至诚至仁”的校训,坚持“文化铸校”战略,积极传承延安精神,弘扬邵晓丽英雄风范,发挥国医大师示范作用,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等独具特色、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教育模式。积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作用,以传承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抓手,加大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广阔舞台。内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构建了“四微十三端”的新媒体矩阵格局。新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省内高校前列。学校社会实践服务队多次被评为陕西省大学生“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多次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共青团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单位”。
其他信息: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陕西中医药大学被评为中医C级、中药学C级、中西医结合C-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2017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名单中,很多大学的学科甚至连评级资格都没有。所以陕西中医药大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很好。陕西中医药大学多年来一直保持88%左右的就业率,考研升学率为22%。情况一直都比较好!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就业率大幅下降(陕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本科生就业率为87.03%,研究生就业率为90.82%;2020年,陕西中医药大学本科就业率为68.57%,硕士就业率为79.86%。)陕西中医药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大幅提升(202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8.88%,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整体落实率为88.75%),这一切都预示着就业复苏的好转。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