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地理高频考点汇总
高二第二册地理知识点1
(一)地震中的自救和互救
1.地震前——防震——通常以家庭为单位。
2.震中-减震
(1)十几秒预警时间:跑还是躲,瞬间选择。
(2)室内减震——“蹲着待定”:躲在原地,利用三角空间,蹲下或趴下,保护头部。
(3)户外减震——尽量去空旷的地方,降低重心,保护头部。
3.地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习处理创伤的基本方法:
(2)保护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有顽强的毅力和强烈的生存意识。
(二)洪水中的自救和互救
1.防洪准备
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拥有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
2.洪水紧急情况
措施:①尽量逃到高处,爬上坚固建筑物的屋顶、树木、山丘和高坡。
(2)如果无法逃生,应在家中使用木质家具或尽量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要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3)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和倒塌电杆上的电线触电。
3.洪水中的营救
洪水中救援的重点是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是可预测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尤为重要。
(3)自救和预防其他自然灾害
(1)暴风雨中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出门,尽快回家,躲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低洼处。
(2)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生在连续暴雨后。山区和半山区的村庄应特别警惕大雨后山体滑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与泥石流前进方向垂直的方向跑,避免向滚石方向跑下山;特别注意保护头部。泥石流的区域一般不是很宽,根据场地地形可以逃到没有发生泥石流的高处。在山区露营,不要选择谷底泄洪的通道,也不要选择河流的转弯处和汇合处。
③雾和沙尘暴都是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量减少开车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尘暴天气,要准备防风物品,如护目镜、口罩等,保护好眼睛、鼻子和嘴巴。
高二下册地理知识点2
1.自然灾害的定义:由自然异常变化引起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不稳定、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有自然变化和损失。
3.自然灾害的特点:广泛性和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反复性,联动性,严重性,灾害的不可避免性和可还原性。
4.自然灾害的分类:
G.河湾(荆江河段);
H.厄尔尼诺现象等等。
(2)人为原因:
A.砍伐森林会加剧水土流失,抬高河床,增加汛期水量,更容易。
发生了洪水灾害。b .围湖造田;
治理措施:a .兴修水利工程;b .削弯取直,加固大堤,清理河道;c .挖掘
入海河道(淮河);d .建设分洪区;e .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f .退耕
回到湖边;g .建立洪水预报和预警系统;h .实施防洪保险等。
淮河多次发生洪水的原因是:支流众多,呈扇形,流量短,河流汇流快,中下游地势平坦。
落差小的洪水下泄慢,河道蜿蜒、狭窄、淤积,造成泄洪不畅,湖泊淤积。
蓄洪能力减弱,暴雨频繁,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沙尘暴现象
中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发生在冬春季,最明显的是春季)
原因:
(1)自然原因:
A.快速冷锋天气的影响;b .气候干燥,降水少;
C.春天有许多刮风的日子;d .强蒸发e .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危害:引起呼吸道疾病,能见度低等。
地震:(中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中国西南和西北)
原因:地壳在板块交界处是活动的,或者说它位于板块内部的小板块交界处,虽然它在板块内部。
气象灾害有热带气旋、洪水、干旱、寒潮和大风、冰雹、暴风雪、干热风、龙卷风、沙尘暴等。
b .地质地貌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C.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啸等。
D.生物灾害:疾病、虫害、啮齿动物等。
5.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原因
干旱:分布:干旱、半干旱、季风区。
危害:粮食减产,工业缺水,树木干枯,河流、池塘、湖泊干涸,人畜饮水不足,引发火灾、虫害和社会动荡。
分析干旱原因:厄尔尼诺、拉尼娜、太阳活动、雨带延迟、夏旱、春旱防灾减灾:节水(工业、农业、生产生活)、法律法规、宣传。洪涝灾害:(中国典型地区:东部季风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黄河还有凌汛——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发生在解冻和封冻季节)
原因:
(1)自然原因:
A.降水持续时间长、集中(如长江流域的阴雨天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很大。
B.夏季风强度的变化
C.台风的影响;
D.缺少天然河流入海(淮河);
E.低地形
F.水系支流众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高二第二册地理知识点3
(1)自然灾害的灾前准备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
2.灾前准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存放地点。
(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基础是由主要灾害类型和灾害大小决定的。
(2)救灾物资的存放地点——由灾区主要集中区和存放区的交通状况决定,与救灾物资在灾害发生时的到达时间有关。
全国有10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Xi安。
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地方政府和专业救援队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
(2)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反应
1.概念:灾害中的应急是指在灾害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
2.主要目的:尽可能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将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降到最低。
3.灾害应急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应包括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生命线工程的应急保障措施;排查加固可能引发洪水、火灾、爆炸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储存设施、堤坝等次生灾害源,维护交通、通讯系统安全,确保救灾通讯畅通,保障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运输畅通和灾民疏散。
4.“灾难中的紧急行动”最关键的环节:紧急交通线是否畅通?
5.救灾应急预案——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应急行动计划,关系到各部门能否快速高效地投入救灾工作,将灾害降到最低。
目的:①在突发灾害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序、快速、高效。
②对于无法准确预测的突发灾害,应急预案更为重要。
(3)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
1.灾后恢复的目的:减少灾害损失,增强抵抗力。
2.对受害者的救济形式: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3.中国的防灾救灾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抗救结合”
救灾工作的原则是:“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国家给予必要的救济和扶持为辅”
中国救灾管理体制:中国减灾以民政部为主要管理部门,形成了政府无偿救助、军民合作救灾、国家和地区救灾部署的管理体制。
高二地理学习方法。
1,把握课程大纲
每个省份都会在高考前公布考试大纲。如果对学习内容感到迷茫,可以参考往年的考试大纲。大纲列出了要求学生掌握的所有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建立学科知识网络。
2.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
高中地理以地形学为依托,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讲述自然的演变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按照这种脉络,不断将所学内容补充到框架中,可以对地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3.努力学习,努力练习
所有的学科都离不开实践,地理也是如此。因为地理知识点比较详细,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巩固记忆。建议同学们买一本同步练习册作为课内练习,同时买一本高考题直接对比平时的知识点和高考,做到温故而知新。
4、记住图片
地理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各种传说。想把高中地理学好,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传说来记忆。比如说到气候分布规律,要记住全球气候分布图和风带图,并把它们对应起来。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知识就会更容易理解。
5.做笔记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记不记笔记因人而异。高中地理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准备一个笔记本或者记在本子上,画出重点,在旁边标注自己的理解,以备日后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