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ncaa疯狂三月?

美国的体育就像候鸟,有一些周期性的节日。看完二月初的超级碗,我会让在寒风中撕裂的嗓子休息一下,迎接三月的疯狂:NCAA已经到了英冠淘汰的阶段。三月的美国,篮球躁动,像动物冬眠破冰。从奥巴马到胡同,问候会变成“今年谁赢了?”一亿美国人在赌彩票,64支球队在磨刀霍霍,数百名球探像鲨鱼一样嗜血,拿着笔记本电脑和一叠叠名片,捂着耳朵接收新千里马的消息。相反,世界篮球的核心梦剧场NBA会很郁闷:一半是一些长子在父母赶去二哥毕业典礼时被冷落的无聊,另一半是球员三心二意,忙着支持主队。

美国人对大学篮球的热情,就像欧洲人不理解“美式足球有什么好感动的”,在外人看来是不够的。当然,NCAA覆盖整个美国,美国人有母校情结,光荣而光荣。然而,在外人看来,NCAA只是培养NBA人才的摇篮。毕竟大学生年纪小,见识少。业余球队和职业球队相比,是有区别的。美在哪里?如果不是美国本土的,那就什么也说不出来。

第一,美国大学体育历史悠久,远在NBA、NHL等职业联赛之上。UCLA,北卡,杜克等篮球巨头迂腐,独立于NBA。大学篮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不比NBA。比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北美历史上第一位教练,100岁的约翰·伍登,跟随他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攻体系半个世纪。豪门和大学,都是把大学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的,不像瘸腿文凭磨坊,专门培养一个NBA球员,可以让他胡作非为,鹤立鸡群。相比之下,NBA球队的铁血军人,无论传统有多悠久,都忍不住被那些打着几个算盘的管理者和老板们压弯了腰。纽约尼克斯也算是NBA豪门,从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很强。到了2008年,为了重建系统,其风格一路下滑到了快玩和三司。在NCAA的大球队里,很难想象这种倒戈:大学的体制颇有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从NBA球员回顾大学篮球,其实是有淡淡的血统的。比如北卡罗来纳大学,爱两种人。来自乔丹、卡特、斯塔克豪斯,技术全面、单打能力突出的二号、三号秋千飞人;贾米森、马文·威廉姆斯、拉希德·华莱士等大个子有大前锋的招牌,但三分球和小前锋进攻技术都很出色。再比如,来自康涅狄格大学的得分后卫,如雷阿伦、汉密尔顿、本·戈登,都是冷血射手,投篮技术出色,无球跑动狡猾;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产生了既是篮板大师又是应对专家的内线,早在贾巴尔和比尔·沃顿,晚到2008年的凯文·洛夫。乔治敦大学出了所有的铁人硬核:尤因,穆托姆博,莫宁,三个中锋,加上艾弗森,世界上最叛逆的小个子,1996的状元。

第二,每年的疯狂三月大赛,可以切出100部残酷的青春电影。NCAA很大,但每年只有60人被选入NBA。如果是这样的话,每年的NBA选秀,无论如何陪伴最后的身影,只要不陷入孙山,在大学里永远是龙凤之列。而这些梦想篮球的年轻人,除了少数天才,能不能进NBA,全由疯狂三月决定。美就美在64强冠军一战被淘汰,场外有很多球探,命运迫在眉睫。就算大学打四年,也只有四次总冠军机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在上大学,人生早如河沙,被时间的河流冲刷。美国人喜欢看NCAA胜于NBA,NBA很残酷,很草根。偶然的、刺激的、不稳定的年轻人,有最真实的泪水、遗憾、狂喜和激情。乔丹曾在1982回忆和北卡一起夺得NCAA总冠军的过程:“我们夺冠的时候,我还是大一新生,对未知还很无知。我看着队友激动的泪流满面,心想,我们打大学联赛不是为了夺冠吗?有什么好哭的?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一切的意义。”

最后,也是NCAA和NBA最大的差距:NCAA愿意做“业余”,并以此为基础。大学队教练的工资可以和NBA职业教练媲美,但是球员的收入,除了奖学金,基本微不足道。NCAA对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控制:接受商人的私人赞助和从事营利活动都受到限制。大学篮球不会像NBA一样,改变各种规则来满足大众的视觉欲望。尽管这套规章制度在如今的大学篮球界越来越难以执行——大量有天赋的新星在大学打了一两年球后获得了NBA球队的青睐,中途离开家去选秀大会碰碰运气,拿到百万美元的合同——但NCAA不为所动。这种纯粹也是很多著名教练,比如约翰·汤普森,乔治城公爵,宁愿坚守校园,也不愿去NBA谋利的原因:相比于NBA商业领域,大学篮球至少更痴迷于篮球本身。

就像现在的世界越来越鄙视商业化,却热爱苏珊·博伊尔的平民选秀,看着一些草根梦想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最诚实最有激情的永远是最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