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查一下张培源的详细资料?
一个国家,因为承载了过去的文明,才能凸显现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民族,因为延续了过去的文化,才能用悠久的历史诠释时代的特征;一个地方,因为有过去文史的积淀,才能展现当代风貌的丰富。
智者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其实还不止这些!一方面,水土养育一个人,一个地方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程度,不仅反映了这个地方人文内涵的深度,也反映了对这个地方的文学、历史、经济相互作用的认识程度。
毫无疑问,地方文史的收集、研究、开发和利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渗透是巨大的,其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但对于个人来说,这份工作属于费力且难以获得经济回报的“苦差事”。在兴化,也就那么几个“苦行僧”沉迷其中,乐此不疲。张培源,配得上这个称呼。
特殊的家庭背景成为他对寻根产生浓厚兴趣的诱因。
不糊涂的张培源是土生土长的兴化人。小时候,我对每晚听妈妈讲故事这门必修课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关于岳飞、范仲淹、高古、李春芳、郑板桥的传说是否真实,民俗的根源和差异有什么关系?当地的文化是如何传承和演变的?虽然它相当模糊,但它已经在张培源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培源逐渐接触和了解到他特殊的家庭背景,他母亲的家族也很有名:母亲是名门望族,祖父杨作山是兴化的工商大亨。他继承并拓展祖业,经营万顺南货业、典当行、银行、丝厂、铁厂,被称为“苏北第一”,诗词传世。我姑姑也是一个绣嘴的女诗人,我姑父李更胜一筹。她是南社的成员,擅长书法。她曾是兴化建国前报纸《招报》的记者。父系也非同一般:父亲出身儒商家庭,祖籍湖广荆州府江陵县张家台(今湖北沙市),是明朝万历年间政治改革家张的后代。清康熙初年,他的后代迁到苏州长门,他们的后代又迁到兴化,张培源就是其中之一。
1982夏天,张培源聊到了一个双方都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兴化历史名人的故事。在交谈中,我了解到他的宗族中还有一位知名人物,张道忠,清末理学家。22岁时,考入扬州两淮的范老师。张道忠是民国时期的书画家,寒社成员,擅长画毛驴。代表作有《百驴图》、《巴山驴队》等。年考入北京大学,主修国学,潜心教育。后来加入中国大学法律系,听过蔡元培演讲的张道忠,对教育非常热心。张勋复辟,张道忠回到兴化,变卖家产,办起了培德小学(今城西小学),后来献给了国家。张培源了解到,在为自己的祖先感到自豪的同时,他对探索家族历史的起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特殊的工作环境成为他执着追求文史研究的条件。无论是在社团办公室,还是当代课老师,张培源都没有放弃对地方文史的收集和研究。
2001被市图书馆聘为馆员,负责地方文史资料的收集、研究、开发和利用。图书馆承担着“保存文化遗产、传播科学知识”的职能,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张培源在市图书馆如鱼得水。他的研究既需要时空的保障,又需要文献的佐证,所以对这里丰富的古籍情有独钟。这与市图书馆将“开发研究古籍”列为工作重点的理念不谋而合。从此,张培源开始以专业研究者的身份研究地方文史,进入了人生的多产期。张培源的丰硕成果有:一是在整理古籍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极有研究价值、被学界认为已不存在或不为学界所知的史料,为国内外学术研究服务。例如,世界老年保健和食疗的奠基人陈至发现了一本关于照顾老年人的新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老年保健专家陈可冀教授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清乾隆年间文字狱所毁的王中儒编年诗集《西斋集》中部分作品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许叔奎柱上诗》和王中儒《西斋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发现了清代雍正年间郑板桥的老师、学者卢忠元的木刻《卢忠子遗事》。这份遗产之前只是手稿,错误很多。这一发现有助于更科学地研究郑板桥诗歌的传承。周恩来祖父万庆轩相关资料的发现,对于确认周恩来母亲的祖籍,研究万庆轩在淮阴的藏书对青年周恩来生活的重大影响,都大有裨益...其次,张培源与地方文史研究同行一起,通过网上查询、实地走访等形式,挖掘整理了大量流传于民间的史料。他们在不断完善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馆藏的同时,还对这些史料进行提炼加工,形成二次文献。如张培元与郝彤合著的《明清儒街文化街区资料》、《馆藏古籍目录》、《馆藏地方文献目录》、《兴化籍籍籍古籍目录》、《兴化百家姓溯源》、《儒街历史》、《昭阳十二景》、《兴化百年老店》等多篇文章。,并通过新华网江苏频道。
作者:钻石→单身汉2006-5-3 00:38回复此发言
-
2兴化名人——张培源的故事
此外,张培源还和其他有识之士一起,利用现有的文史资料,深入城乡街道和乡村。他在兴化游览历史人物、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的同时,新发现并确认了附近的文物古迹。如:西汉樊哙墓、蒯通墓、北宋盐门、元代楠木堂、明代碣石祠堂、黄玉石建中墓、道观、江西会馆“万寿宫”、徐成家的“大夫第”、陈锦石的、杨家楼、鲍忠的“同德大”醉蟹加工作坊、明清进士吕殿鹏故居(即著名作家毕飞宇笔下的)
特殊的奉献使命成为他深刻理解服务社会的基础。家谱是一种收藏丰富、记载准确、风格独特的历史文献,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风貌、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折射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光芒。
早在上世纪初,大学者梁启超就提出:“我国家家都有乐谱,真是历史上的瑰宝。如果将来有一个国家图书馆,可以收藏全世界所有的家谱,供学者们进行不同学科的研究,那将是不朽的。”对于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地区乃至民族、宗族、家族的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家谱是一座巨大而珍贵的文化史料宝库,为人们研究历史学、社会学、人才学、民族学、地方志等学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献资源。
张培源从十几岁开始对家世产生兴趣,到成为一名族谱学者,经历了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如果说父系和母系家庭背景特殊,引发了张培源对家谱研究的初步认识。然后,两件事进一步助长了他踏足家谱的决心。第一,早在1977,张培源就去了一起学画的同学杨健家里。杨坚的父亲向他介绍了自己的家族历史:杨家祖居苏州,明末有一位著名人物杨念如,是代表作《五人墓碑》中提到的五义之士之一。还讲述了兴化也有周顺昌的后代,因《五人墓碑》所述事件逃离苏州后,迁居兴化定居。当时正在研究课文《五墓碑》的张培源突然被吸引住了。他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一边对姓氏和堂名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二、1984张培源咨询兴华中学五位名师:刘寅生、、任、谢、任树增。谈及家谱研究,五位老师一致认为,这在当时可能被认为是“冷门”,但可以断言,20年后在中国一定会“热”起来。老师的分析坚定了张培源的愿望。
当然,张培源研究家谱并不容易。为了找谱,就要“走四方,路漫漫,水漫漫,一村又一村”?我们问张培源“你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好家谱研究的?”他的回答很简单:“苦,真的苦!”是的,为了找谱,我破了门槛,破了嘴。有时候办一个家族要跑好几趟、几十趟,有时候找个族谱要走几里、几十里。张培源用两条腿和一辆自行车走了几年几十年。但如果说张培源的研究是靠两条腿和一辆自行车支撑的,不如说是靠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支撑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人拿出一本连自己儿子都不会展示的家谱,心甘情愿地展示给张培源看。当我们被张元培的坚持感动的时候,张元培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最近我和孔祥年馆长去戴窑,发现了一个自称是史可法后人的老人——史茂林。当时,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缘故,老人浑身发抖,说话也有困难。但当我表达对史可法的敬意,唱起清代诗人张二旗的对联《梅花亡国几滴泪》时,这让我很感动。老人至今珍藏着《石公可法画像》,是清道光年间江都(今扬州)著名学者孙所绘,并题写长跋。经过查找(包括阅读和整理乐谱的过程),确认老人是史可法副将史迪威的12孙,史迪威是史可法的养子,这在名著《梅花岭》中有据可查。“史可法后裔在兴化”这一结果的确认,不仅是对老人的告慰,也是所有兴化人都应该感到骄傲的事情。
不仅是史可法的后人,还有北宋大书法家颜真卿、大学者朱、周敦颐、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明代“明四家”之一的沈万三、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后人。此外,张培源还发现和发掘了近代重要人物的家世史料和线索,如南通实业家张骞、无锡实业家荣德生、荣毅仁,以及他们与兴化的关系。当然,张培源看别人的家谱也不是白看的。经过认真学习,反复考证,广泛引用,详细比较,他会帮人整理家谱,指导人如何续谱。
目前,张培源已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收集了20余种各种版本的家谱,发现了30余条家谱收集线索。同时,先后为爱立信保险集团驻港代表谢刚先生、海内外钱氏文化研究会钱万生先生、通书编委会副主委曾任天敬先生、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著名农业专家许先生、南京理工大学李德昌教授等提供族谱续修、查询、寻根、寻亲等综合服务。帮助扬州知名学者顾先生和在兴化戴南工作的盐城人姜,分别找到顾家谱和句容姜家谱;《兴化部分族谱略》一文为江苏语言学家包和泰州方言专家研究泰州方言和兴化方言的形成提供了佐证。
张培源认为:谱牒研究的意义有三:一是可以在谱牒中发现《史记》中许多空白的、模糊的东西,考证其他方法无法考证的史实,从而为研究地方史乃至中国史提供佐证;第二,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兴民族精神,促进祖国统一,通过家谱团结更多的人,消除拜金主义造成的人际关系的隔阂和冷漠;三是利桑,通过族谱的“纽带”,引发同姓人开展寻根、缅怀祖先、认宗等活动,可以吸引海内外人士到兴化旅游、投资、经商。
远远跨过千年的门槛,张培源那种望进去的表情是那么专注和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