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护士?
“护士”和“护工”的分工不明确。
上海是中国第一个成为老龄化城市的城市。目前上海女性平均寿命为80岁,男性为70岁。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全市户籍人口133425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近年来,上海的养老机构越来越多。敬老院、养老院、托儿所、养老院分布在全市各区县,但仍供不应求。在一些设备齐全、收费合理的养老院,排队预约挂号的空床位甚至超过100张,还有很多人闭上眼睛仍然排不到号。
在老人感叹养老院难进的同时,养老机构也在感叹其中的艰辛。床位紧张,入不敷出,更重要的是护理人员少,无法满足更多老人的需求。几乎所有的养老机构都大量招聘护工。这些来自农村的护工,经过系统培训,大多只能从事给老人喂饭、洗澡、翻身、倒尿壶等简单的体力劳动。护士还是要给老人量体温、量血压、褥疮清理、口腔清洁、插管护理、吸痰。护工护工,“关心”几乎为零,而护士“工作”大于“关心”。一方面护士短缺,工作量大,另一方面护工无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老年人护理已成为上海养老机构的突出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协调和解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待遇”和“养老”两个概念
早在三十年前,与中国相邻的日本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有资料显示,2000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7.4%,预计到2014年将达到25%。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老龄化正在步日本后尘。上海作为中国相对发达的城市,与日本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他们在养老制度法律法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上海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少可以在别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国情,取长补短,少走弯路。
日前,上海市红十字会与日本旭川村联合举办的“老年护理教师培训班”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正式开班。这是中国第一个老年护理培训班,也是中日两国在老年护理方面的友好交流。本次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市内十余家红十字老年医院。他们不仅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而且是老年护理的骨干护士。
洪亮是红十字田林老年护理医院的护士长,她有着多年的老年护理经验。第一天上课,她就被日本养老的先进理念深深打动了。原来,在日本的老年人护理中,治疗、康复和养老是完全分开的。不像我们,只要老人住在老年医院,一切都会好的,不会有治疗和康复。反正到了医院就养老了。
日本老年人生病时,会先进入老年医院接受治疗。病房、病床、病号服、氧气瓶...在那里,他们接触最多的是医生和护士,然后是护士。待病情稳定后,老人会被送到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然后去养老院或护理院等养老机构。在六室或八室一厅的格局中,客厅、卫生间、厨房等家居设施也很齐全。老人们可以在客厅聊天,去厨房做饭,回房间休息。与其说是养老院,不如说是大家庭。医院里没有统一的床位,几乎没有穿白大褂和护士服的医生护士。与老人形影不离的不是护士或护士,而是“护士”,日本专门从事老人护理的专职人员。
老人不是什么都做。
60多岁的冈本诚江女士,现任日本朝日笠泽养老院副院长。她当护士已经35年了。她告诉记者,大约在15年前,日本开始实行全职照顾老人的“转诊护士”。目前,日本约有654.38+0.2万名护士,另有465.438+0.00万人取得了“护士证”,其中654.38+0.1.00万人在老年护理一线岗位,且多为年轻女性。与护工不同的是,“转诊护士”和护士一样,需要在卫校经过两年的正规学习,并通过考试才能获得执照。
“我一走进日本养老院,第一印象就是干净、亲切。无论我往哪里看,都不像是在病房里,而像是在自己家里。20岁左右的‘转诊护士’和老人们在一起,穿着自己家的衣服,陪他们聊天,陪他们做饭。感觉就像孙子住在一起一样。”上海红十字会遵义老年医院护士长杨丽萍至今还记得去日本参观养老院的情景。
“洁护士”学校的教室全部装修成养老院,四通八达的盲道,残疾人专用厕所,甚至还有一个厨房,里面有齐全的调味品,各种规格的案板,菜刀,是专门为学生学习做饭准备的。学校甚至要求学生随身携带针线包,随时练习,以便将来为老人服务。
“要说护理水平,Ala上海护理学校毕业的护士绝对不比日本‘护士’差,我们也有医学院护理系的大专毕业生。要说差距,日本老人护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确实值得借鉴。”第二医科大学卫生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的张景芬老师说。
在中国,人们通常习惯于用为老人做的多与少来评判护理工作的质量。大多数老年人还认为,张着嘴洗澡洗衣服是晚年的享受。而在日本则相反,“转诊护士”不是什么都做,而是尽量帮助老人过上接近正常的生活。除非瘫痪在床,老年人更喜欢烹饪。“转诊护士”要做的就是准备好原料,然后配合老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即使是卧床的老人也不愿意被喂食。护士会为老人准备最省力的餐具:勺子弯成各种弧度和角度,筷子设计成夹子,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去过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地铁的老人专座一般都是空的,因为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是老人。“我还没老,生活能自理。”这是一个幸福的晚年。冈本澄江女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64岁时,她拒绝领取养老金,但她决心继续工作赚钱养活自己,并为此感到自豪。
取长补短,期待立法
日本的养老院大多集中在各个社区。规模不大,设施也比较简单。一般单间只能容纳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一个床头柜,不过五六平米。而上海新建的养老机构,吸引的大多是有奢有奢的人。上海市红十字会办公室叶主任表示,豪华奢侈固然吸引人,但对于绝大多数靠养老金生活的老人来说,门槛还是有点高,一两千元的费用让很多想进养老院的老人望而生畏。养老院要主要考虑人性化、实用性、合理性。与其花太多钱在硬件设施上,不如降低建设成本。毕竟养老院是大众化而不是贵族化的。
日本「转诊护士」适合搬到上海和中国吗?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简单的机械复制是不行的。毕竟中日两国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日本今天的老龄状况是几年后中国的一面镜子。“转诊护士”养老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一套完整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保险和立法。
日本老年护理工作能走在世界先进行列,得益于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保障体系,这也值得上海乃至中国学习。据第二医科大学医学法学双学士学位教师陈奕君介绍,早在1963年,日本政府就颁布了《老年人福利法》,以解决当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1982年还针对老年病的增多颁布了《老年人保健法》。在1990年代,日本社会中卧床不起、痴呆的老人越来越多,所以在1997年,日本政府出台了护理保险法,规定日本公民从40岁起必须办理保险,这样当他们老了以后,就可以享受护理,买保险,有法律保障,这个老年生活当然是有保障的。
据悉,德国早些年也在中国引进了“中介护士”。国家承担养老金的经济压力太大,政府最终不得不宣布该计划失败。与日本相比,德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前期的投入,而日本实行的护理保险早在中年时就使每个人都能投入到晚年。
目前上海的养老院大部分收费都是自费。如果一个需要生活照顾的老人住进了养老院,仅仅依靠他的养老金是不够的。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这将演变成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有专家建议,面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是通过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