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回忆往事。

追忆HKUST往事——庆祝上海科技大学建校50周年

2008年5月19日是上海科技大学诞生50周年。18日,我校早期部分校友在嘉定科技学院原校区举办纪念座谈会。会上已经有现任领导和原科大几个系的负责人发言。由于时间限制,无法让更多的参与者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这里,我只想利用校友通讯的空间,谈谈我个人的经历和HKUST成立初期的经历。

上海科技大学成立于1958年夏天,当时我在中科院上海分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有一次,分院召开全院职工大会。会上,有人建议分会全力以赴在上海建设一所高等学府,许多科学家立即响应。因为听说北京也是这么干的,还被冠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如果首都能做到这一点,为什么上海不能?除此之外,铁道部、交通部、纺织部都可以办大学。为什么科研系统办不了自己的大学?

大跃进时期,各行各业都要跃进,办大学也不例外。事实上,当年5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聂抵达上海,与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柯庆施一起,决定建立一所新的多科性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和各研究所负责建校,具体分工是“院办院,系办院”。

但是,办学的准备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等到准备就绪,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了。但在那个大跃进的时代,有什么奇迹不能发生?经过市领导和分局领导的努力,终于在上海大学招生专列后面接上了一节车厢。今年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分校”的名义,将488名学生加入上海高校新生招生名单,派往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培养。这是我校第一批1958学生。

正是在1959,学校正式选定校址和上海科技大学的招牌进行招生。我是当年从中科院分配到学校工作的一批老师。当时人们的办学热情很高,很多科学家承担了部门领导的重任。如上海分院高级副院长、冶金所所长周仁先生担任校长,硅酸盐所所长严东升先生担任硅酸盐化学与工程所所长,有机化学所所长王友先生、生物化学所所长王英来先生等。就连我校最早成立的基础课教研组——化学教研组,也是由生物化学研究所派出的著名生物化学家沈先生担任组长的。我当时也是这个教研组的一员。当时是暑假,欧阳路新校址还在装修。为了让我们有一个安静凉爽的备课环境,学校特意在南昌路科学馆租了一间会议室作为我们的工作室。后来担任学校党委副书记的刘芳同志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安排我们的生活。总之,我们非常重视我们新大学初期的工作。

之所以重视科大的建立,与其说是形势的需要,不如说是科学家自身的实践要求。爱国的科学家要求释放能量。他们不满意少数人在一个小研究室里传授的工作方法。他们要求年轻人在批量训练中接手他们的班级。在此之前,生物化学研究所已经做了一些探索。他们曾举办过两期高级生化培训班,有效地培训了我院或兄弟所尚未起步或刚刚起步的初级研究人员。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想推广这种工作方式,所以对办大学特别感兴趣。从欧美留学归来的研究人员认为,研究和教育密不可分,尤其是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通常在国外的大学进行。这是大学教师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药物化学家季如云先生在一次会议上说,科学家既研究人,又教人,这是很自然的。比如国外同事给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王英来写信,信封上写的是“王英来教授”,而不是“王英来研究员”。他们不懂什么是研究员,人家也不知道你的职称或者职务是什么,只承认你是教授。一席话让大家热烈鼓掌。还有人(不记得是谁了)说,科研人员搞教学,总能把你脑子里的知识整理出来,让你的知识系统化、逻辑化,找到你研究的漏洞,提高你的研究水平。科研人员为什么不从事教学?这些话也引起了与会者的赞赏。

建国初期,我们学苏联40年代的做法,把科学院的任务和高等院校的任务分开,双方都不满意。时任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和时任高教部部长的杨秀峰先生,在争夺留学生就业时,有时会发生争执。因为郭和杨都是重听,就有了“两条龙(聋子)抢珍珠”的笑话。现在中科院提出要办一所科技大学,郭校长就当了校长。不知道他对过去的“抢珍珠”是什么感受?时代总是沿着规律的方向发展。或许科大的出现已经预示着中国将走科教机构与大学联手的道路。

自从北京和上海的理工大学出现后,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理工大学。似乎“科技”二字不足以表达他们学科的先进性。因为先进技术的广泛采用,没有一所大学不表明其先进的要求。所以,给大学贴上“理工”的标签,似乎没有必要。上海科技大学后来假借其名并入上海大学,也是原因之一。

在上海科技大学诞生50周年之际,缅怀过去,谈一谈办学初衷和随后的大浪淘沙之势,或许有益于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作者:朱教授。1931岁。江苏常熟人。1952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先后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现上海大学)任职。1992退役。退休前,他是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