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翻译第三版。单元5和6的Textb和单元8的TextA。
黛博拉·诺维尔
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埃蒙斯博士长期以来一直对感恩在身心健康中的作用感兴趣。他与迈阿密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克尔·麦卡洛(Michael McCullough)一起,挑选了三组志愿者,随机分配他们每周专注于三件事情中的一件:麻烦的事情、他们感激的事情和日常琐事。第一组的人关注的是一切不尽如人意或令他们恼火的事情,比如“那个该死的家伙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开到我前面挡道。”第二组侧重于提高生活质量的事情,如“我的男朋友善良体贴——他很幸运能拥有他。”第三组回忆日常生活中最近发生的事情,比如“我去买鞋了。”
结果,那些专注于感恩的人明显感到更幸福,他们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生活。他们很少抱怨头痛、感冒等身体不适,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与注重烦恼的人相比,他们每周多锻炼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懂得感恩的人,简单,生活质量更高。
周围的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注意到,这群人更快乐、更有活力。他们可以看到那些人变得更加乐观了。”埃蒙斯说。这群懂得感恩的人“甚至似乎更乐于助人,会独立地帮助别人。”埃蒙斯对这个结果感到非常惊讶。“感恩不仅仅是像积极的想法或乐观主义那样让人感到快乐。感恩真的让人付诸行动,让人更贴近社会,更有同情心。”这种变化在另外两组中没有出现。
Emmons和McCullough进一步讨论了他们在2003年发表的研究结果。他们聚集一群大学生,每天关注生活中的烦恼或祝福,而不仅仅是每周。从一开始,埃蒙斯和他的团队就意识到定期的感恩检查非常有效。(1)随后的研究发现,那些每天都能找到感恩的人不太会追求物质享受——他们不太会把生活满意度和物质财富联系在一起。他们比别人更愿意放弃自己的财富。不可能在他们的汽车保险杠上看到一个小标语,上面写着“谁拥有的最多,谁就赢”
那么,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感恩这门科学呢?
(2)每天只需要几分钟,感恩就是产生力量。但这需要毅力、开放和奉献。埃蒙斯说:“我认为感恩是一种苛求的品质,一种苛刻的品质。是一种磨炼,也是一种锻炼。”可能来之不易,但可以培养。栽培方法如下:
记录下你的感激。
每天花一点时间——通常在睡觉前——记下那天发生的三件让你感激的事情。任何能振奋你的精神,让你微笑和感到快乐,或者给你的未来带来幸福的事情都可以。
对于你感激的每一件事,写下为什么它对你是一件好事。也许你收到了一封很久没联系的老同学的邮件。它让你想起你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让你意识到即使你没有联系他们,他们仍然想念你。这足以说明你是一个不一般的人。
另外,记录下谁(如果有这样一个人)是你那天记忆中有影响力的人,以及那个人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些听起来都不难,不是吗?如果让你在记录感恩和做五十个仰卧起坐二十五个俯卧撑之间选择,你会更倾向于拿起一支笔,不是吗?
(3)感恩日记让你以一种积极具体的方式看待生活,提醒你在这个快节奏、冷漠的世界里关注生活的互联互通,他人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你的生活质量。感恩日记促使你关注积极的事情,而不是不可避免的消极的事情。此外,感恩日记还可以增强你的自尊心。
识别模式
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在你感激的项目列表中发现一些一致性。许多项目显示了他人在你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其他项目强调一些有意义的经历。别人涉及的事情都是你造成的,你可以很自豪地指着他们说:“这是我促成的。”这就是所谓的由理性主导的积极生活带来的快乐,即来自行动本身的快乐或满足,而不是其结果。随之而来的所有其他好处——比如有人欣赏你,你的项目成功——都只是装饰品。
把飞镖抓回来
感激之情,在向别人表达过之后,几乎总能回来。被欣赏的人更愿意回报那些让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人。一项研究表明,服务员在递给顾客之前,只需在账单上写下“谢谢”两个字,平均小费比不写的人多11%。将即将推出的特价餐的信息写在账单上的服务员也能获得更高的小费,平均高出17%至20%。(4)在当今这个人际关系越来越少,有时非常紧张的世界,感恩会引起反响。
抓住机遇
看看你的周围:在你的世界里什么是对的?有什么爱好,就付诸行动;如果没有,你可以找一个。向他人伸出援手,与他人分享你的东西。对别人做一个小小的姿态,不需要你付出什么,却能给你带来很多好处。所有这些行为都可以增加你感恩的机会。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说:“感恩可能会将一切从正常状态升华为礼物。”
故事开始于布鲁克林市区的一个街角。
一位老人在过马路时突然晕倒了。一辆救护车将他迅速送往金斯县医院。
在医院里,老人不时醒来,反复喊着要见儿子。
急诊室的一名护士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封皱巴巴的信,从信中他得知他的儿子是一名海军陆战队队员,随军队驻扎在北卡罗来纳州。
看来他没有其他亲人了。
医院里有人打电话给布鲁克林的红十字会办公室,向北卡罗来纳州海军陆战队营地的红十字会组织主任发出请求,让这个年轻人赶快回到布鲁克林。
由于时间紧迫——病人生命垂危——红十字会和一名军官乘坐军车出发了。
当他们到达部队时,看到这个年轻人正在参加军事演习,徒步穿越沼泽。
他被及时送到机场,赶上了唯一一班能带他去见他垂死的父亲的航班。
当年轻的海军士兵走进金斯县医院的门厅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了。
一名护士把疲惫而焦虑的士兵带到老人的床边。
她对老人说:“你的儿子在这里。”
她重复了几次,老人才睁开眼睛。
老人服用了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损害了视力,所以只能看到一个年轻人的身影,穿着海军陆战队的制服,站在氧气帐篷外面。
他伸出手,陆战队员立刻用他有力的手抓住了弱小的手,充满了爱和鼓励。
护士搬来一把椅子,士兵坐在床边。
医院里的漫漫长夜。年轻的海军陆战队员整夜坐在灯光昏暗的病房里,握着老人的手,给他希望和力量。
偶尔有护士来劝他休息,他都拒绝了。
每次护士进来,士兵们都坐在那里。他对护士的进出,医院里晚上的各种噪音——氧气瓶的砰砰声,夜班医生护士的笑声,其他病人的哭喊声,呻吟声,呼吸声,都视而不见。
护士不时听到他轻声说些什么。
在弥留之际,老人什么也没说,只是在那晚的大部分时间里紧紧地握着儿子的手。
这位老人在黎明时去世了。
陆战队员把他一直握着的那只死手放回床上,然后去通知护士。
护士去做善后时,他抽了一支烟,这是他进医院后的第一支烟。
最后,护士回到了护士办公室,他一直在那里等着。
护士开始安慰他,但他打断了她。
“那个老人是谁?”他问。
“他是你爸爸!”她惊讶地回答道。
“不,他不是,”士兵回答。“我从来没见过这个人。”
“那我带你进去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点什么?”护士问。
“当时,我就知道有错误。但我也知道他需要他的儿子,而他的儿子却不在。
当我发现他病得连儿子都认不出我的时候,我觉得他真的很需要我。
所以我留下了。"
说完这些话,士兵转身离开了医院。
两天后,北卡罗来纳海军陆战队基地给布鲁克林红十字会发来通知:老人的亲生儿子正在前往布鲁克林参加父亲葬礼的路上。
原来,部队里恰好有两个同名同姓的陆战队员,人数也差不多。
人事官员拿错了文件。
然而,这个假儿子在老人真正需要儿子的时候,变成了真儿子。
而且,他用非常人性化的方式,证明了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关心同胞经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