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是杨贵妃的故乡吗?

(一)关于籍贯的修正

一、唐代古迹

最早记载杨贵妃事迹的是唐天宝四年助教徐子珍所撰《荣州普宁县费阳碑》。据《元大一统志》记载:“阳郡碑文,在普宁郡东一百二十步。”后来被永乐大典引用。碑文不长,抄录如下:“费阳,戎州杨崇仁也。离城市十英里。小名,父亲魏,母亲叶。魏味道说,老祖宗说:“你把祖宗埋在这里十里,遇到一技之长就忘了名字。俗话说‘此坟几尺高,贵有贵子;珍惜太低,生个女儿也贵。公主妈妈是十二月生的,生的时候满屋都是香味。胎衣如莲,三天睁不开眼。夜梦神用手擦了擦眼睛,第二天睁开了眼睛。眼睛如漆,捧出太阳,目光不瞬。肌肉白如玉,容貌无与伦比。后军总司令杨康看到了,用钱嫁了父亲,求做女人。公主家太穷了,不得不应付。康有两个儿子读书,公主三岁。她日夜陪着她坐着,听她读书。渐渐地,知道了“玉”和“孟”,康夫妇就如珍珠和玉石一样珍贵。杨昌时颜拍了张靓仔的照片,听说了这件事,让他妈来了。我见了大齐,便私唤妻爵,说:‘此女体态变态,容貌高贵,我两个女儿远未捉到。所以我给了金子、丝绸和健康,寻求成为一个女人。康没有服从,而是采取了胁迫。发个亲情哭。活无几何,历史悠久,官阶满满,回到长安,与二女同教。只有公主聪明伶俐,精通音律和明朝历史。之后进入寿宫。开元二十四年,明帝入宫,号太实,大受宠爱。天宝室,书是贵妃。"(1)

但是,众说纷纭。《旧唐书·杨贵妃传》说:“玄宗杨贵妃,高祖令本,为锦州刺史。父亲玄奘,周树经理。我早年孤苦伶仃,由叔父曹抚养长大,是个河南官。”(2)籍贯没说清楚。《新唐书·杨贵妃传》明确:“杨贵妃,玄宗贵妃,是隋王四世之孙,是(即永济,今山西蒲坂)弟子,故为永乐人。”(3)《杨太珍传》说他是弘农华阴人,后迁居周浦永乐渡头村。到了村里,就更具体了。后来又说:“其父袁(宣)为蜀国都督,贵妃生于蜀。”④因此,后来有人说费阳是四川人。《旧唐书》、《新唐书》中的《杨元化(玄)衍传》说,杨元化(玄)衍是人,即河南陕县人。另外,据说杨贵妃是湖南醴陵人。真的是众说纷纭,谁也说不准。

这些说法哪个应该更靠谱?笔者认为徐子珍的题词应该是最可靠的。原因有四:第一,碑文内容有理有据,脉络非常清晰。而且详细。虽然文章中有一些传说,但历史上很多皇帝、将军、英雄的事迹都附有一些传说甚至迷信,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二,墓志铭是杨贵妃同时代人写的,是这段历史的权威见证。其他所有关于费阳籍贯的说法,都远远落后于杨贵妃一生中最有资格的代言人徐子珍。第三,这是真正凿刻的碑文,具有一般书籍和人物所不具备的特殊文献价值。这总是第一件发生的事,有它的命运,才能有它的丰碑。对于唐代的一位贵夫人,当代的人是不能随便说它是石碑的。这在人们的常识之内。第四,徐子珍当时担任四个教辅,是学校有威望的院长。司门学校原为唐代以前的大学,隶属于国子监,职责是传授儒家经典。唐朝有三个教辅。据柳宗元《四教辅注》“四学之制,其中一军士为掌国三等,一下士为侯伯子公班中四等,其子孙为进士,庶人之子为君子,使其职业第二,并考证为学儒之官。”(5)因此,徐子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地位很高的人,所以他有责任写这样的碑文,绝不会凭空捏造。

作为一个古老的例子,生命不能传承,所以这个纪念碑应该在费阳死后建造。碑文的风格传下去之后一定要赞,立碑的日期一定要在文字之后。这座纪念碑是独一无二的;从编年史到宫中封贵妃都没有结论,说明不是全文,后面会有一些遗漏。碑文说杨贵妃“入长生殿”,后“圣旨入之,太真,大受宠爱。”这是对历史的正面记录。费阳进入寿王的住处后,成了寿王的妻子,玄宗的父亲抢走了她儿子的妻子,先令她去当道士。数字太真实,她去天宝登记为贵妃乱伦丑闻。碑文只是模糊,没有说清楚,这也是“尊者讳”的原因。

关于费阳籍贯的不同意见,除徐子珍碑外,北方有晋陕豫之别,南方有川湘之别。内容简单,没有细节。其依据是一脉相承的杨玄焱家族,要么遵循《高祖令本》,要么遵循杨玄焱与云的迁居与官游,并无约定。那家没搞清楚杨贵妃的具体来历。更何况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都是后人编的。刘芸编纂《五代唐旧书》时,距费阳去世已有180多年。宋太宗写《杨太珍传》的时候,已经是费阳死后280多年了。历史悠久,材料间接,他们自己的说法比较混乱,不能和当时徐子珍亲身经历的有记载的碑文相比。就连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红在杨贵妃死后50年写的《长恨歌传》,也没有明确肯定杨贵妃的籍贯。《长恨歌》只说“杨家的孩子,还没长大”,却没有说杨家女是哪里人,生父是谁,家在哪里。所以不能得出贵妃是杨玄妍亲生女儿的结论。《长恨歌》只说“弘农杨玄言之女,生于寿帝”(6)。事实上,弘农(今河南灵宝县)是唐代的一个县,杨玄焱任弘农郡公时是一个皇家城镇,而不是他的故乡,所以把它作为杨贵妃的出生地是错误的。

第二,后世的记载

徐子珍在碑文中提到的戎州普宁县在哪里?据《读史记·纪要》“普宁废郡,今为郡治。唐初属戎州,州辖北流县。开元时,嵊州为大都督。”(7)这里所说的县、府、州,都与铭文一致。这就是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的容县。北流郡与荣县相邻,也属荣国管辖。

说杨贵妃是荣县人的不只是徐子珍一家。从唐朝到清朝,很多学者都有关于它的著述,很多史书都有详细的记载。自元代史书《元统志》和明代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史书《大明统志》将徐子珍碑作为历史文献记载以来,到了明代,还有曹学佺的《桂名胜记》、魏军的《岭南笔记》、匡庐的《赤崖》,等等。经过调查他们都有了话语权。曾曰:“杨山在荣县西云岭,唐杨贵妃生于此。”(8)匡庐还从广东老家深入荣县,探访杨贵妃出生地杨,品尝井水。到了清代,相关记载很多,比较权威的是康熙皇帝编纂的大型丛书《古今图书集成》。书中明确肯定:“贵妃姓杨,戎州,谥号玉环。”(9)同时,曾任桂林法官的浙江著名学者王森在《粤西文集》中引用的《五洲赋志》,也证实了杨贵妃是容州云岭人。(10)为了编纂《粤西总集》(包括粤西散文、诗歌、文集,又名三年),王森多年来一直在广西、浙江等地寻找文史资料,埋头研究,终于大获成功。他是公认的广西问题专家,有“广西通”之称。嘉庆年间,董浩等学者将费阳在榕州普宁县的碑文收入颇有影响的《全唐文》。(11)在决定入选之前,董浩多次采访了在京生活的荣县秀才周,得到证实后才入选。对此,周在其《御风漫笔》中说:“贵妃也是妇人之耳。好的言行,书上没有记载,却对后人如此关心,也是悲哀?”此外,由于广西的地方志,如《广西通志》、《梧州府志》和《容县志》等。,更不能不描述杨贵妃是容县人。一个有争议的历史女性形象被历代如此多的重要历史篇章和书籍所记录,并被权威学者所研究,这是罕见的,也绝非偶然。即使有些是受徐子珍碑文的影响,但如果碑文不靠谱,权威学者也绝不会盲从。

第三,歌颂历史

不仅如此,历代还有很多诗人、词人,在他们的吟诵中证实了杨贵妃出生在荣县。明代诗人徐卓在《五洲怀古》七律中写得好:“王草从天涯,遥望夕阳带酒。云寒玉环妾楼,春日残金谷美人家。丹砂孤寄瑶岛,竹疏茂。只有苍梧市去年的上个月有一个清晰的影子。”诗中的对联(12)不仅描写了出生在北流河(江秀河)边的杨贵妃,也触及了出生在南流河边的梁绿珠。中国四大美女中有两个诞生在广西梧州辖区。据广记载,当时的梧州府下辖苍梧、荣县、玉林、博白等十县。(13)这样就可以看出这首诗的高度艺术概括和深刻内涵。明代文人出身的浙江诗人彭清,永乐十六年任荣县知县时,在荣县写了八首山水诗。王森的《粤西诗》共收录了四首诗,其中《云岭斑竹》吟咏了费阳故乡的民俗遗迹。有诗说:“云岭竹,你为何满身污渍?云是玉环年轻时的眼泪,装饰得很漂亮。近几年一百多年来,游子一直在世界范围内练艾灸。为什么天上的美是颠倒的?父母不保护自己!我肯定会说废墟是杨的,这件事朦胧。至今,阳山山麓树木葱郁。凤凰未落,不悲,不过是一记耳光。”(14)诗人感叹费阳童年被出卖:“自然美为何颠倒?父母不保护自己!”但有人指出,竹子被泪点是无稽之谈:“遗骨会说是杨家所为,无从考证。”这位诗人完全正确。《云岭斑竹》无疑出自附会,但也说明生于荣县。因为如果没有杨家的“自然美”和“父母不自保”,就不会有“云岭斑竹”的传说。任何属于附属协会的图例都要先附上,然后才能组合成文字。不是出于对这个土生土长的人的喜爱,荣县人大概也不会编造这个传说。《永乐大典》主编解缙也写诗证实杨贵妃生于荣县。他在《勾楼访古》中写道:“北流县下古通州,为平地山岩笼玉楼。朱砂谁去查漏,人传竹。费阳的井塌了,秋天的葛陵寺(应该是葛陵寺)杂草丛生,树木丛生。但记得家乡山更好,锦袍归船。”(15)解缙被贬,来到容州北流。他路过容州时,看到废弃的贵妃井,就唱了这首歌。现在这首诗还刻在北流县的枪眼里。这口井指的是杨贵妃的家乡井,在荣县杨皮村饶家坞一角的石堆下。附近有黄陂果树,离卞喜村路不远。后来因为风水先生说井不利,村民每次都吵架;喝井里的水会出事也是谬论,所以村民用大石头堵住了井口。

对于杨贵妃的籍贯,在她的诗歌中表现得最为明确的是清雍正年间浙江诗人上盘的《杨之歌》。诗中说:“杨帆鼓满尘,雨湿梨花埋。杨,戎州普宁里人。祁死晚劫沙,行人访杨家。土地之美被宫禁,下一代的痕迹被抽到井边...此井云雾满,古浪不动。若不见我,梁家的女儿满身珍珠,坠楼也要毫不犹豫地埋葬金谷。一勺春叶双椒山,蔓草青。”(16)这首古诗还将杨贵妃与绿珠相提并论,可见古代诗人对这两位中国古代美女诞生于南北两江的事实十分感兴趣,对她们的不幸深表同情。另外,关于费阳在从容县这个地方的诗词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四。历史遗迹的证据

在杨贵妃的故乡荣县,不仅有许多诗歌的记载,还有可供考证的名胜古迹。除了上面提到的杨和云岭斑竹,还有梳妆台、杨飞山和杨飞苗。梳妆台位于容城县东门外唐代遗址真武阁附近。相传是古代戎州官员避暑的地方。杨贵妃被杨康和杨玄彦买下抚养,并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人称之为梳妆台。可惜建筑已经消失很久了,再加上天灾人祸,但地基还是有辨识度的,人们的诗词也还在。清代荣县诗人王维新曾唱道:“内堂春风扫十眉,名引千古。绣楼亭台明明有,梳妆案芙蓉却可疑。咪咪温泉无锦槛,潇潇斑竹有荒庙。读书人死抱着过去不放,仿佛亲眼所见,忧其恩始。”诗(17)中的第二、三、四句是针对费阳籍贯的歧义。据说,由于费阳名义上是杨玄言(历史悠久)的女儿,关于她的踪迹(指她的出生地)有不同的说法。她的遗体被清晰地放置在绣江旁,这让她的出生故事成了一个谜。在诗的后半部分,引用了两处古迹——斑竹和杨飞寺作为佐证,说这个地方(文人)让他“恍如亲眼所见”,亲切之情跃然纸上。清代江西诗人赵德祥在《荣县梳妆楼》诗的第一联中也说得很清楚:“群峰拔黛引游船,长阳州。”(18)杨飞山在杨皮村附近的金牛岭上,又名狮子山。这就是杨贵妃父亲在碑文中所说的坟山所在地。杨贵妃的祖先就葬在上面,她的坟叫“太后点兵”,非常独特。从这里可以看出,杨贵妃祖籍荣县也是毋庸置疑的。杨飞寺位于保存时间最长的白杨树下。该寺又名娘娘庙,规模相当大。除了正殿,还有附属的房屋,山前山后都有杨飞庙的花园。庙的左右两侧,有很多历代文人的题词。其中有一句李白在《清平调》中写的名句:“云要衣要花好容……”旁边是一幅意境独特、艾灸人口的对联:“莫道空山四周寂静,我还闻古井春香。”庙里还有一块银质的牌匾,上面刻着杨贵妃的生卒年月。此外,寺内还保存有几块不同年代的石碑,可惜由于保存不当,碑文正在剥落。无疑,这些碑自然成为杨贵妃生于荣县的证据。我从65438到0950在容县县委工作期间,听到从农村到羊皮村工作的同志回来讲杨飞庙的情况。后悔大祸临头,现在听说没了!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都有与其出生地相关的名胜古迹。如石故里浙江县有浣纱石、浣纱亭、西施谷;王昭君的湖北兴山县包括昭君村、昭君井、望月楼、太妃和梳妆台。在广西博白县,有绿珍珠井,绿珍珠寺,绿珠江。在杨贵妃的故乡荣县,有贵妃井、杨飞、贵妃庙、梳妆台、云岭竹。杨贵妃,王力可昭君,有最多相关的名胜古迹。这些都是为人们设计的风景,是人们流传下来的丰碑,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公认的证据。“西院石,贵妃生一村。香泉的眼泪在那里,曾经照耀过马嵬的灵魂。”(19)清代湖南诗人周志勋的《五绝》或多或少透露了此碑的参考价值。民国初年,广西诗人秋梦在《桂话》中也有过肯定的论述。在列举了吕雉、王昭君、石、薛涛等各有其名的故里古迹后,他又接着说:“荣县有、杨飞景,以美人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