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学大师”到被唾弃,曾经被北大学生赶下台的于丹经历了什么?

现在现代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任何人任何事都可能一夜走红。有的人会因为一些热点突然进入大家的视野,迅速走红;有些人因为各种不恰当的话语慢慢消失。网络就是这样。任何信息都来去匆匆。下面我要介绍的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于丹。风光无限的于丹在一次演讲中被大学生轰下台。从国学大师到大众唾弃,她经历了什么?

“国学大师”于丹

2006年,于丹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做客《百家讲坛》,向全国观众深入浅出地讲述《论语》。《心灵鸡汤》这一温暖易懂的讲座频道,让于丹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于丹借助电视媒体,开始出版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书籍,如《于丹论语》,不仅在国内声名鹊起,还向30多个外国进行文化宣传,被亲切地称为“国学大师”。

圣贤的书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和道德思想。海外学者看了于丹出版的书,确实把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于丹本人也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当时刚刚成名的于丹有些受宠若惊。面对大家的夸奖,她也会谦虚的说自己是国学小老师。

于丹的声誉下降了。

之后,她在全国各地讲学,解读昆曲。当她在课堂上,于丹是平静和冷静的。古今中外,得心应手;语言很有意思。于丹还出版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也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然而,几年后,于丹的名声每况愈下。发现于丹虽然讲的是《论语》,但她并不是艺术和传媒的老师。对于许多读者来说,于丹的魅力在于她雄辩的演讲,但《论语》的内容正确吗?京口名嘴周孝正评价于丹的《论语》讲座:漏洞百出,每一分钟都是重伤。"她对《论语》的理解完全是按照她自己的意思来解释的."这是很多网友的看法。

2007年,来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十名博士签署了一份联合抵制于丹的文章。他们认为他“极其无知”,并要求于丹离开演讲厅。人们也开始反思于丹所说的话。在讲台上,于丹试图强调“真善美”,但京主认为于丹完全是在说“正确的废话,孔子活过来也要向她鞠躬。”给人灌无用的心灵鸡汤。

失败只能怪自己。

一年的时间,名气。在收获了鲜花和掌声之后,我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本性和工作。她已经把追求的本质从交流思想变成了提高生活质量和谋生。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奢华,以至于她迷失了自己,忘记了家人的期望,忘记了当初学习国学经典的初衷。

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一个人对生活和学习的态度变了,他的行为就会变得太不符合文坛了。作为一个学者,至少要穿着得体,尤其是在很多大家都出现的场合,不能有超短裙和高跟鞋。国学大师在严谨治学的同时,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不应该用来吸引人的注意力,让人觉得反感。

随着名气的上升,心态不再平和,于丹对名篇的研究也不再深入。成名后,她出版了几本书,但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创新理念。都是照搬古人的观念,没有任何创新。她随后在公开场合的发言多是心灵鸡汤,很分散注意力,但也没什么新意。

“看到好思齐就要自省”似乎是所有人的生存法则,更何况是一个老师!不仅教知识,还要教道德。任何人都可以被名利诱惑,但永远不能成为老师,因为他们是老师,为学生树立了榜样。